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纯净的瓦尔登湖,寂寞的一叶扁舟

编辑推荐 纯净的瓦尔登湖,寂寞的一叶扁舟 ——梭罗《瓦尔登湖》阅读随笔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41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57发表时间:2017-06-21 07:24:06
摘要:读《瓦尔登湖》,脑子里总不由自主的出现一个诗意化的画面:一个孤独的渔夫,乘一叶扁舟,身影倒映在水波上。“孤独”两个字,在梭罗的心里,是沉静、淡泊的近义词,在这孤独里,他可以从容不迫地享受瓦尔登湖的纯净,让自己的魂魄回归自然,回归故乡。读《瓦尔登湖》中梭罗的流水账就像读一首诗。其对自然景物观察的深入细致和精确描写,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真得令人拍案叫绝。他散文诗化的语言令我痴迷,他高屋建瓴而又深入精辟的哲学思辨令我如醍醐灌顶。

纯净的瓦尔登湖,寂寞的一叶扁舟
   这一段话里,先运用比较笔法写出了瓦尔登湖的地势高的特点。而“脱去夜雾的衣衫”,是运用拟人笔法形象描绘夜雾逐渐消散的情景。“轻柔的涟漪或如镜的湖面”,写出了湖面的动态变化,也让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长时间的观察。“雾如幽灵般悄然从四处隐入林中,仿佛某种夜间的秘密宗教集会散会了一样”,既是比喻,又是拟人;既令人惊叹其丰富的想象力,又令读者的脑海中可以生灵活现地再现夜雾逐渐消散于林中的漫长过程。最后,又开阔视野,拿湖边林中树上的露珠和远处山坡上的露珠作比较,写露珠消失的过程的缓慢和时间的漫长。
   他这样描写听见蚊子嗡嗡的声音和自己的联想及想象:“在曙光熹微的时分,当我门窗大开坐在屋子里的时候,一只蚊子在我的房间里做着看不见的也无法想象的旅行,发出的微弱的嗡嗡声打动了我,就像听到任何歌颂美名的号声一样。这是荷马的《安魂曲》;本身就是空中传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歌唱着自己的愤怒和漂泊。在它里面有着某种宇宙性的东西;只要不被禁止,就会永远张扬着世界永恒的活力和生生不息。”
   读了这样的文字。我们怎能不由衷赞叹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惊喜观察?这得需要多么恬淡安静的心去长时间的谛听啊?我们怎能不由衷赞叹他的哲学家的头脑和艺术家的文笔的完美结合?这深邃的哲学思辨和散文诗一样的文字,得需要多么横溢的才华和渊博的知识视野啊?
   读完每一篇,我在后面的空白处以及在书的任何一页的任何地方,随手涂抹了一些眉批,现抄录一部分,以证明我对他的五体投地。
   第二篇《我生活的地方,我生活的目的》:
   读本章很兴奋,兴奋于鲜活生动的散文诗一样的语言,兴奋于其思想的清明澄澈,兴奋于其奔涌激荡的情感洪流。
   第三篇《读书》:
   提倡读古典,读经典,读伟大的作品,读最好的书。
   第四篇《声音》:
   火车、商业运输,带来了喧嚣和活力。
   山林中的复合音令人沉醉。
   因没有家禽的声音而欣喜——排斥所谓的“文明”之声。
   第五篇《孤独》:
   一个人居住在瓦尔登湖静明的环境,享受着美好的孤独。
   在孤独中,一个人才能自由思想。
   勤奋工作的人必是孤独之人,学习、书写、研究学问者尤其如此。
   第六篇《来客》:
   喜欢:1、真诚的伐木工人;2、谦恭的贫民;3、为了享受自由的人。
   不喜欢:墨守成规的人。
   第七篇《豆子地》:
   将劳动看作一种消遣,一种审美活动——审美的而非功利的。
   在劳动中收获快乐,而不在乎收获粮食的多寡。
   第八篇《村庄》:
   摒弃庸俗和所谓的“规则”,在孤独中享受自由思想的快乐。
   第九篇《湖泊》:
   细心的观察,诗化的描写。
   心醉意迷,方有如此文字。
   爱湖的天然纯净,憎一切的污染。
   总让我想起孔子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可见在崇尚自然这一点上,不同民族,不同的思想精英,是相通的。
   第十篇《贝克农场》:
   对各种植物的精确识记和描写,增加了文字的定力和张力。
   对森林的痴迷,对约翰•菲尔德庸俗的生活方式的厌嫌。
   第十一篇《更崇高的法则》:
   反对纵欲,提倡节制。
   靠智慧和纯洁去战胜无知和纵欲。
   第十二篇《与野兽为邻》:
   特别注意细微处和细节,并用特写镜头放大开来。将动物的战斗和人类战争放在一起深入思考。
   潜鸟之潜、之笑,人格化描写。
   对动物如此精细的描写和思辨,与个人长时期与动物的沉静相对是离不开的呀!
   人格化的描写和深入思辨,源自于一个哲学家的头脑。
   第十三篇《室内取暖》:
   取暖,既是一个劳动过程,也是一个安顿灵魂的过程。
   第十四篇《往昔的居民,冬日来客》:
   和没思想的人在一起深感乏味——毫不掩饰。
   冬天里赏景,自得其乐。
   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是人生乐事。
   第十五篇《冬季动物》:
   他的叙述总是非常精确,永远以他观察到的事实作为根据。
   他用来征服科学上的一切阻碍的另一工具,就是忍耐。他可以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成为他身下的那块石头的一部分。
   第十六篇《冬季的湖泊》:
   他选择了瓦尔登湖,就是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
   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读书写作,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他认为他自己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
   他有种倾向,要放大这一刹那;眼前的物件或是几个综合物体,他要在那里看出一切自然界的定律。每一件小事实,他都引证宇宙的定律。
   第十七篇《春天》:
   优美的文字,满心喜悦,春天的赞歌。
   他散文诗化的语言令我痴迷,他高屋建瓴而又深入精辟的哲学思辨令我如醍醐灌顶。
  
   跋
   不由自主地又想起印度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几句诗:“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隶,也是自然的主人。”无疑,梭罗是纯净的瓦尔登湖最一往情深痴醉沉迷的情人;也是甘愿匍匐在瓦尔登湖畔,俯首称臣的最忠实的奴隶。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也是瓦尔登湖最头脑清醒的主人,他并不企愿在经济上占有它,而是以欣赏它的纯净优美为宗旨,在美学意义上做它的主人。而且,许多时候,将它的美与宇宙规律紧紧联系起来,使这美有了更深远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一点而言,他就比许多人的视野和胸襟宽阔得多。

共 713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本文对《瓦尔登湖》的行文特点和哲学思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赏析,并且展示自己在读此书时留下的眉批,诱惑得其他读者也会慢慢地爱上梭罗的《瓦尔登湖》。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7-06-21 08:19:36
  感谢湖北武戈编辑的审阅、推荐和精彩点评!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7-06-21 08:33:30
  无疑,梭罗是纯净的瓦尔登湖最一往情深痴醉沉迷的情人;也是甘愿匍匐在瓦尔登湖畔,俯首称臣的最忠实的奴隶。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也是瓦尔登湖最头脑清醒的主人,他并不企愿在经济上占有它,而是以欣赏它的纯净优美为宗旨,在美学意义上做它的主人。而且,许多时候,将它的美与宇宙规律紧紧联系起来,使这美有了更深远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一点而言,他就比许多人的视野和胸襟宽阔得多。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6-21 10:43:27
  一篇气势磅礴的赏析文章,欣赏了,问候快乐一轻舟老师,祝佳作连连。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7-06-21 11:12:43
  谢谢您的鼓励,共同享受码字儿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