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路
1
老关头到乡里赶了一趟集,村里修柏油路的石料便运到了他家门口。
老赵头有点懵了。原本是要修到上沟里的路,怎么忽然修到下沟里来了呢?他拄着棍子挪到二里地以外的村支部,找到了他的接班人——村支书小刘。
“修到哪不是修呢?都是给咱村里人造福嘛!”小刘把一杯浓茶端到老赵面前,笑呵呵地说。
老赵把茶杯放在桌上,双手搭在拐棍上:“那怎么能一样呢,孩子?那上沟里二十多户人家,四五里的路程,他们急着要一条好路啊!我们下沟,总共才十来户人家,道也比上沟强好多。我们可以等一等嘛。”
“您说您这老爷子,给您家门口修路您还不乐意。再说,这路本来就应该修到您那条沟里去,您老出来进去的也方便方便。你说当初我怎么就没有考虑到呢?乡里领导提了个醒,我才把您老人家的事想起来,您不挑我就不错了,怎么还责怪起来了?”
“考虑我?考虑我就应该听听我的意见啊!”老赵头有点激动了。虽然是老支书,但是他可从不讲这种特殊,不要这种照顾。
“哪里光是考虑您啊,您家赵哥当那么大的官,也不说告诉我们一声,往后啊,还巴望您老人家多说几句话,让赵哥多照顾照顾咱们呢!”小刘的一脸真诚,藏在不自然的笑里。
老赵眼珠子瞪得老大,下巴颏上的胡茬眼见着有些抖起来:“谁告诉你的?你听谁说的?俺家老大的事你怎么知道的?”大儿子千叮咛万嘱咐的事,这是怎么传开的?老赵心里有些犯嘀咕了。
“咋知道的?报纸上都公示了。人家乡里领导听你家关二舅说的。我这是不常看报,都跟不上形势,咱们村出了这么大的好事我都不知道,要不咋说我觉悟不高呢!”小刘把茶杯往老赵跟前儿推了推,一阵自责式的絮叨。
“得!我先回去了。”老赵拄起拐棍,转身便往出走。
“哎,赵大爷……”小刘连忙起身,老赵已经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出了村委会的大门……
2
“老二,你给我出来!”关老二的家,就在姐夫家坡下隔个三五家的地方。砖石瓦房盖得有些年头了,院子里收拾得干净整洁。门口堆着修路用拌了沥青的石子,阳光下散发出刺鼻的味道。
老赵的叫声惊醒了正在午睡的关老二:“哎哟,啥事儿这么急啊,姐夫?”
关老二是老赵的妻弟,被姐姐宠得厉害,人又精明,读书看报,吹拉弹唱的什么都能鼓捣,是村里村外有名的文艺老青年。老赵的儿子从小跟着他学这学那的,老二总说孩子学习好有出息那都是他的功劳。
“你是不是跟人家乡里领导提到老大的事了?”老赵举起拐棍指着关老二的鼻尖问。
关老二抖了下披在肩上的外衣,抬手把老赵的拐棍拨拉到一边:“是,怎么了?那报纸电视的都播了,还用得着我说吗?谁不知道你老赵发达了。”关老二最看不上姐夫村支书的那副架式。老哥俩掐了一辈子,谁都没服过谁。
“那往咱沟里修路的事,是不是你跟乡里领导提了?”
“提了。我说你腿脚不方便,又没人照顾,先把咱沟的路修一修,咋了?”关老二也不示弱,“姐夫,我这不也是为你好?人家乡里领导都说了,反正都是修路,三条沟修哪条都是修,也不犯毛病……”
“狗屁!”老赵拐棍往地上使劲一戳,硬梆梆的山土地上一下被戳出个坑来,“晚上来家里说道说道!”说完,老赵一扭花白的头,气呼呼地走了。刚出院门,差点被门口堆着的路料撞个跟头。
“说道个屁!”关老二被姐夫骂得心里莫名其妙,冲着姐夫远去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唾沫。
3
掌灯的时候,关老二还是揣着不安的心钻进了老赵的屋子里。老赵七十多了,身板不错。大儿子早些年考大学,毕业就进了省纪委工作,前些日子老大打电话来说是自己到哪个市里去任纪委书记了,跟他报了个喜,还一再叮嘱他要低调,千万不要和别人提起这件事。老二是个女儿,在县城里当老师,偶尔回来看看。老伴前些年去世了,孩子们都想把他接出沟到城里去住,可是他舍不得老乡亲老邻居们,喜欢在这沟里种种园子,串串门,聊聊天。
关老二一进屋,老赵就把茶水沏上了。俩老头坐在炕上,你瞅我,我瞅你,谁也不说话。
“你说你那破嘴,怎么就那么没个把门的?”老赵抱怨小舅子。
“咋了?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这也是给你挣脸呢,咱孩子出息了,那是光荣!”关老二一口浓茶咽下去,吐出不服气的语气。
“你啊,真是不懂事。你说你这不是给孩子惹麻烦吗?”
“麻烦?惹啥麻烦了?人家乡里领导都说了,今年就是给咱村里修路,三条沟修哪条都可以,我只不过顺嘴提了个想法,人家就要往咱这沟里修,再说了,这大山沟子,出个门进个车的多不方便,早点把路修通了,咱也方便方便,有啥不好呢?孩子当那么大的官,我们借这点光有啥不行的?”
“胡说!你这哪是借孩子的光,你这是给孩子抹黑呢!那下沟里沟那么深,路那么险,人家又多,把路修到人家那里才是合情合理,才让人心服口服。噢,儿子当官了,就把路修到咱家门口了?人家乡里领导怎么想,村里人怎么想咱们?怎么想咱儿子?说吧,怎么办,反正我是绝对不同意把路往咱这沟里修。”老赵一扭头,把话撂给了小舅子。
关老二有点懵,姐夫说的好像真是那么个理儿。“可是,那我也没说让村里把路修到咱沟里啊,是他们这么安排的啊!再说,人家把路基都打好了,料也拉来了,那还能咋整?”他也觉得有点委屈呢。
老赵皱起了眉头,瞅了瞅一脸无辜的小舅子,重重地叹了口气:“哎!咱这路也确实该修一修了。”
大屁股电视里,正在播送晚间新闻。
4
关老二、老赵头,老哥俩坐在乡政府的办公室里,乡长热情地给俩老头端上热茶。
“乡长啊,我们老哥俩有点事,就是那个我们村里修路的事……”关老二平生头一次还有点结巴了。
“啊,我知道,我已经安排好了,今年市里扶贫修路,我已经把这事交待给村长了,路修得怎么样了?”
“啊……那个……挺好挺好。我是说,那个路啊,村里不应该修到我们上沟里……”
“怎么不应该,都应该修,只是咱们资金有困难,所以暂时先修上沟的路,等筹到了资金,下沟的路也要修。”
“不是,我们是说,路也是该修的,就是我们老哥俩有点想法,寻思乡长给安排安排。”老赵接过了话茬。
“我寻思咱上沟的路也已经开始修了,就修吧。那下沟的路也得修啊,我呢,这几年攒了些钱,我想把它交给咱乡里,让乡里帮着给安排一下,用这些钱把下沟的路也一并修起来,要是钱不够,我寻思乡里能不能给补点,或是我再筹措筹措……”
老赵头把肩上的挎包摘了下来,掏出厚厚的一打儿钱。
乡长眼晴瞪得老大:“大爷,您这是……”望着老赵放在桌上的十来捆钱,乡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咱们沟上沟下的乡亲们都能早点走上好路,早点富起来。”
“是啊,是啊……”关老二也拿出来一捆儿,加在老赵头的钱上,“我没有那么多,也算出份力吧!”
乡长慢慢地站起身来,紧紧握住了两个老头的手,深深地鞠了一躬……
5
乡长带着村长挨家挨户地走了一遍。上沟的路还没修完,下沟的路也动工了。
完工那天,乡长说要搞个仪式,老赵头、关老二都坚决不同意。最后,工程队的人在路边给树起了一块石板,上面密密麻麻地镌了几十户人家的名字,后面是他们为修这条路而捐的钱数,少的几十元,多的几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