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传统的补锅手艺(散文)
【编者按】补锅手艺虽然成了人们的记忆,可是,那段岁月,那呼叫的声音仍然记忆犹新。那时间,只要补锅的师傅进了村,许多家都会拿出铁锅或者铝壶一类的东西让师傅补,有的锅会有好几个破洞仍然不厌其烦地补。这段回忆,说明了当时人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以及电器产品和电力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而今,方便快捷的电饭锅等炊具走进了千家万户,从城市到乡村用上了天然气和液化气,加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换代产品日新月异,补锅的手艺永远成为历史。欣赏老师佳作,期待你更多的精彩。【编辑:你猜】
回复1 楼 文友:了缘无尘 2017-06-22 09:48:18
谢谢。
2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6-22 08:33:47
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锅都是铸铁做成的,一个锅要用近20年。农村人做饭大都烧柴禾,每过半个月,锅底就会积下厚厚的一层灰垢。这样会影响做饭的速度,所以,必须将锅底的灰垢铲掉。于是,灰垢越铲锅底越薄,有时不小心,就会把锅底戳一个洞。即使锅底有了洞,只要能补,农家人是绝对不会当废铁卖掉的,所以才有了补锅这个行业。
欣赏老师佳作!拜读了!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欣赏老师佳作!拜读了!
回复2 楼 文友:了缘无尘 2017-06-22 09:48:09
谢谢点评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6-22 19:04:09
欣赏老师佳作,一篇情真意切、怀旧的好文字,品读学习:担子的一头是手摇式的戗刀磨剪子机,另一头是一个大木箱子,木箱里装有不同型号的铁锤、铸铁皮、铆钉等物。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3 楼 文友:了缘无尘 2017-06-23 15:36:53
谢谢点评。
4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6-22 22:42:44
一篇怀旧佳作,把人带回了那段老时光,那些记忆特别的触动人心,温馨而美好,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感谢老师精彩的分享,也感谢老师对晓荷社团的支持。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4 楼 文友:了缘无尘 2017-06-23 15:37:14
谢谢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