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地主
扑克纸牌有许多玩法,其中“斗地主”在前几年很流行;主要是这种玩法不需要正规的场所,在车上、地上、吃饭前的餐桌上都可以玩,参战人数少。我也偶尔玩玩,因没有认真研究它,总是输多赢少,渐渐失去了兴趣。特别在目前,不来点经济奖励,也没人陪你玩儿。
斗地主的乐趣集中在斗字上。三个人一围,揪出一个地主,不论平时亲疏,只管明火执仗,这是斗地主的规则。地主之所以被斗,因为多了三张牌,自然是攻击的对象。
斗地主是最简单的纸牌游戏,经过每人有效的排列组合,变幻出不同的阵势,应用不同的策略,产生不同的结果。只有知己知彼,随时调整布局,在变化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有时候手里缺几张关键牌,如果你放手一搏,又运气好,这三张底牌有可能助你稳操胜券;如果是废牌,就会让本来的赢牌变成输牌。
斗地主其实里面也有管理方面的学问。当地主是个人负责制,需要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另外两个人要团结合作,有集体主义观念。一个人的成功可能是一时心理满足,两个人成功的配合才回味悠长。地主手里的牌很强势,处于弱势的你和伙伴,只有团结合作,抓住战机打好自己手里的牌,并给伙伴留下战机或为伙伴创造机会,发挥各自的优势,才有战胜地主的可能。
我虽然不喜欢斗地主,但没事时也喜爱观战。记得有一天,遇到一位喜欢打牌的校长,他为了一点小钱,竟然在桌面上偷牌。他的作为,瞬间就在我心中就没了的形象。也许他太爱钱了,听好友说不到两年他就因经济问题走进了牢房。另外一位小车师傅陪领导玩牌,本来领导是地主,他却当了叛徒,帮了领导,坏了规矩,让另一个同事哭笑不得。就问他为何这样,他告诉我,如果领导输了就会在工作中找他的麻烦。你说这领导多小气。
如果说你沉迷游戏,那是衰败的征兆。有一个同学,玩游戏成瘾,最后竟然大学没毕业,从而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另外一个老乡多年不见,不知什么时候迷上了斗地主,输的钱太多,还想找我担保贷款。你想,我没有享受打牌的过程就输了,多划不来。后来那老乡可能是欠账太多,只好背井离乡。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玩游戏成瘾的人也是一种病,好像比吸毒还厉害,有的甚至玩得家破人亡。
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喜欢玩纸牌游戏。有时运气特别差,就抱怨,发起了少爷脾气。 他母亲告诉他:“好运气是不可能都让你碰上的,人生就和这打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你名下的牌是好是坏,你都必须面对,你能做的就是让浮躁的心理平静下来,认真把自己的牌打好,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对待人生才有意义!” 这句话让艾森豪威尔终身受益,最终走进了美国的总统府。
斗地主是谁发明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没有人去研究它。我猜想那位发明者可能有文革的经历。记得文革期间,每隔几个月就要把那些是地主成分的人捉来斗争半天或一个晚上。有的队里没有地主,还到外队借个地主来斗。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些地主分子取了帽子,才过上了普通正常人的生活。邻村有一位地主成分的孙婆婆,文革时期经常被斗。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当孙婆婆再一次听到年青人喊要斗地主,以为又是要斗她,当时就吓昏了过去。邻居告诉她,是孩子们玩“斗地主”的游戏,这时才放下心来。也许是巧合,也许孙婆婆确实因“斗地主”造成了心灵创伤。
斗地主是游戏,输赢可以说是技术、机遇、团队、心态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虽说是游戏,但也演绎着人间百态。偶尔玩玩,娱乐一下也无妨,赢也罢输也罢,大家一笑了之。如果与利益、金钱扯上关系,千万要小心,以免让人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