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戏曲】《西厢记》选段-长亭送别

编辑推荐 【戏曲】《西厢记》选段-长亭送别


作者:洞庭湖老艄公 童生,78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63发表时间:2017-07-02 22:30:06

【戏曲】《西厢记》选段-长亭送别

共 1850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十里长亭,莺莺和张生依依惜别,一个有情,一个含意,两人心旌动荡,情意绵绵。莺莺期盼张生科举考试,金榜题名,荣耀而归。张生对莺莺一往情深,一番深情告白,表其决心和意志。两人情深意笃,恋恋不舍。唱词韵律流畅,人物鲜明,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耐读而品,佳作,推荐欣赏!【编辑:箫音依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17-07-02 22:31:56
  经典的段子,在老师笔下展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欣赏老师精彩的分享,问好!
2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7-07-03 07:33:22
  《长亭送别》这折戏充分表现了一对恋人被迫分离时内心的痛苦和怨恨。在凄凉的气氛和痛苦的内心独白中表现了两种不同思想的对立,戏剧冲突在一种独特的形式中巧妙地得到发展。 莺莺的唱词,体现了她大胆反抗而又温顺柔弱的性格特征,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反映出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和命运。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她的反抗和怨恨表现得含蓄深沉,她不仅不能有越礼的行为,同时在情人离别时因有母亲在身边也不能畅抒情怀,这就显示出她性格中温顺柔弱的另一面。她的痛苦中,不仅有离愁别恨,而且包含着怕将来被遗弃的隐忧。作者运用具有特征性的景物写情,情景交融,构成凄清哀婉的诗的艺术境界。语言亦雅亦俗,既华美典丽又通俗生动。作者匠心独运,巧妙构思,夸张、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整个环境和背景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与人物的感情心境融化为一体,增强了戏剧语言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诚谢洞庭湖老艄公老师赐稿江山。问候身康笔健,吉祥如意。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3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7-07-03 07:36:27
  献分江山首页文游上榜。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