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人之初,性本病

  人之初,性本病


作者:高世麟 布衣,36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08发表时间:2017-07-04 16:31:23
摘要:活了这么多年,接触着各色人等,深感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不易,知已难遇,知彼更难。我也常思虑:所谓的人格健全是什么样的标准呢?上帝造人的时候是否有一套ISO9001或某些验收条款?可书上说上帝或女娲造人时只是照着他的形象做,并没说照他的脾性做。现实世界的每个角色若都以自我中心来评判别人,世间确实是找不到正常的人了。

人之初,性本病
   老婆报了个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最近时不时就把课上的内容念给我听,把我们一一对号入座:“……A君像XX症状,B君有XX倾向,C君像极了XX症……你妈这情况就是XXX,你弟是典型的XXX,你的症状就是XXX……”
   真是应了那句话:学了这个看谁都是神经病。
   虽然被别人认作有病是多数人都不乐意。但我不得不承认是带了无数的缺陷降生到这个布满伤病的世界,庸懒、沉默、逃避、无为、怯懦、忍气吞声,鼠目寸光、放浪形骸、随波逐流……所有这些都适合我。我是满心希望老婆学成后先把我家这些人搞妥贴了——特别是把我治好了,比如吃了某种药变得阳光可爱了……只是据我经验判断,这任务艰巨!前景不太乐观。老师也说了,学了这个不是人人都能成心理医生……尚且病人永远是医生的n倍。
   活了这么多年,接触着各色人等,深感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不易,知已难遇,知彼更难。我也常思虑:所谓的人格健全是什么样的标准呢?上帝造人的时候,是否有一套ISO9001或某些验收条款?可书上说上帝或女娲造人时,只是照着他的形象做,并没说照他的脾性做。现实世界的每个角色若都以自我中心来评判别人,世间确实是找不到正常的人了。
   性善或性恶自从人有了文化开始就争论不休了,估计一时半会儿也难有定论。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人事本是不多,但从远了看,人的病残却是普遍的——不管身体还是心理,所以,“人之初,性本病”这话也许更贴切。基督说每个人都有罪,似乎太伤人自尊,“每个人都是带病之身”应更容易接受些吧。只是现实中大多人是不承认自己有病的,哪怕实际上也许病入膏肓——自以为是几乎是人性中最顽固的品行,都是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架式,殊不知所有光鲜亮丽的赞誉词语背后,都有猥琐不堪的称谓,所有消极堕落的命名后面,也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叫法,现实中的我们常常都只是九十步笑百步而已。
   虽然世界看起来是如此多姿多彩,科学也貌似所向批縻,但面对人的精神世界,还是有太多的束手无策,每次老婆唠叨那些病症时我就说:“你得拿出治疗对策才有用……”她也一脸茫然,最后就是一句话:“知道人家有病就不要和他计较……”——这多少和宗教信仰的包容理念相通了,也可算是目前最可行的“药方”了——渴望被包容是所有人的共性,可是,有多少人愿意去包容别人呢?我想,哪怕她成了心理学博士,也未必能把我家治成一团和气吧……
   最近,常看到网上推荐一本胡适的书《容忍与自由》,我没看过,不知道是否是教育人们待人处事要包容的鸡汤文,但我觉得买它的百姓,估计是想从中得到些为人处世之道吧,我以为若是认可人世间残病的普遍性,那看到书名差不多就够了,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看了也白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病人的态度和作为病人的态度,基本决定了人性的格局。

共 11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当心理活动异常的程度达到医学诊断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强调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不把它们当做疾病看待。此外,使用心理障碍一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能减轻社会的歧视。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7-04 17:45:35
  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