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回南少林
降世携风雷,半生武侠梦。笔尖绘江湖,道尽恩情仇。
由于受文坛泰斗金庸先生的影响,我撰写了部分武侠小说《风起云涌》,所以我常常想起曾经到过的南少林,以自己曾经到过南少林禅院为荣。
我原以为南少林寺只有一处,经查资料,方知少林寺在全国有十处之多,而南北少林只是相对而言。
据我所知,闽地有两处少林寺,都称南少林。
一处南少林,在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下林山村境内,建于南朝初年?(几处资料互有矛盾),是南少林武术文化的发源地。
莆田南少林寺不仅是佛教中禅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也是中国武术南拳的发源地之一。因为占地约三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
据考证,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
直至1986年,考古学家挖掘发现南少林寺遗址(莆田南少林寺遗址)。
1989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始重建。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确定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亲笔题写"南少林寺"匾额,支持南少林寺的开发建设。
1998年12月8日,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正式向海内外开放。
我所到过的南少林,是闽南泉州少林寺,又名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位于泉州清源山东麓,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经历几度兴废,史迹犹存。
泉州少林始唐,盛于两宋,几经兴废,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泉州少林与洪门、天地会等组织渊源密切,屡遭官府压制。
清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少林寺因反清复明第三次被毁。火烧少林寺之后,少林寺和尚至善法师避祸民间,继续招收少林弟子,反清复明,部分武僧逃入德化避难。
一代武林宗师洪熙官曾进泉州少林寺,拜至善禅师为师,继续发展少林拳。后来,他在广东佛山习武、开馆授徒,培养出了少林拳王黄飞鸿。之后,由黄飞鸿弟子传至香港,并远播东南亚及美国等地。
少林禅院为武林盛坛开枝散叶,而其凝重辉煌的巨宏建筑注定要承载浩劫。历史上的泉州少林寺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共有十三进落,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而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1992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在原址重建,至1997年成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2002年开始在大雄宝殿正前方复建天王殿。此为泉州少林寺的第四次重建。
当年,我去的时候,泉州少林寺正处于修建状态。我怀着万分的敬仰之情在大雄宝殿敬香顶礼膜拜,之后参观了寺院的一些角落,并拿了一张名片,才离开。
数月后,我神交了知名武僧释理亮。
释理亮,俗家名吴小亮,是湖北黄梅县人。
2000年,他在泉州南少林出家,但一直没有受戒,算是个俗家弟子。
2004年,释理亮因练成了传说中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一指禅”,开始被媒体所关注。
而2005年,释理亮再度练成了传说中的“水上漂”。
2012年11月12日,在泉州清源山展示南少林绝技“飞墙走壁”,成功登上5米高墙头,刷新了他个人“飞墙走壁”的纪录。
2015年1月,水上漂120米,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2004年,泉州晚报大肆报道金庸先生来泉,一时万人空巷。金庸大侠泉州之旅,为泉州少林寺题下了“少林武功,源远流长,传来南方,光大发扬”十六字,随后的金庸新版武侠小说里的南少林皆定改为泉州南少林。
数年后,韩国演员进驻泉州少林寺拍戏,顿成泉州晚报头版的头条重大新闻。
往事往耶,然而泉州少林寺里的一草一木至今我记忆犹新,总是想起寺里的众僧,四大金刚、笑容可掬的紫檀弥勒也历历在目。
宗教,在早期成为统治阶级奴役百姓的工具,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甚至是现在在某些局部范围内,成了一些人的精神寄托。
如今,中国所有的宗教资源已经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得硕果都在为新中国国力的综合指数增色添彩。
祝愿佛法宏业发扬光大!
2017.7.4.于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