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香的豌豆
豌豆心上下滚的滋味你体验过吗?
昔日的童年,上学路过一小块豌豆地,小伙伴们都会不约而同偷吃鲜嫩的豌豆,挨了许多次骂。我只是远远的看上几眼,向着向我眨眼的豌豆咽上几口口水,走进校园也就暂且不想那诱惑的豌豆。我发现一个小小的规律,我上学走晚一些,不要和庄子里的伙伴走在一起,总会得到豌豆小妈的一兜嫩豌豆吃,清香甜润。豌豆小妈的大儿子上了大学,在那个年代家里出一个大学生真的是稀奇。人家的日子过得富有,舍得种一地的豌豆。为了解决温饱,庄户人家种的大多是糜子和谷子,上顿下顿吃的都是黄米干饭。这种黄米,干涩,没有大米香。那时没有蔬菜吃,只有土豆。讨厌大人们说“洋芋蛋”这三个字,有一种被贬低的感觉,感觉那是愚笨的代名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将近吃了半个世纪的土豆仍然眷恋着它。喜欢蒸一锅洋芋蛋蛋调上半碗又酸又辣的汁子蘸着吃,吃它一个天南地北。炒一碟子豌豆芽芽,慢慢咀嚼,品味日子里的香与乐;烫一碗豌豆芽更是极致的美味。不知不觉这份味道淡出生活圈,生活里只有黄米干饭、土豆和苦涩的井水。积攒一窑雨水,主人把窖锁着,生怕庄里人偷吃了。这里真的太干了,就来记忆都是干的,潮湿的心不在这里,这里太干了,因此赋予这里一个字“甘”,先“干”后“甘”,苦尽甘来的甜日子是我们的梦想。上学的路上如果渴了,我们几个小伙伴爬在地上喝积在水窝窝里的天然水,那水很甜,你喝过吗?这就是我们快乐的姿态,带着一身的泥土继续跳跃,泥土和我们一起跳,我们像一只只蝴蝶在乡间的小路上飞跑,那豌豆竟然是儿时的零食,一有空,就在地棱棱上寻找“奶瓜瓜”吃,那也是大地给童年的一份礼物,如今再也不见一个“奶瓜瓜”了,种豌豆了土地太少了,它们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童年乐趣,拥有了一份珍贵的异样的味道在记忆里。
少年,又一次遇见了一地的豌豆,那是在巴彦淖尔。暑假我们出去挖苦菜喂鸡、喂兔子,发现了一片豌豆地,长在荒地里,没有人家看管,就像甘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着。暑假里,我们的作业就是早上骑着自行车出去挖甘草、挖苦菜,下午学习,晚上看电视,那时候没有彩色电视机,大都是挤在公共电视房里看,没有烦恼,无忧无虑,唱的是《小草》,喝上了自来水,快乐满满的溢出了心房。一辆自行车拖一袋子苦菜和一袋子甘草,更本不知道累,也不怕晒黑。不知其数的蚊子包围了我们,我们武装得严严实实,涂了厚厚一层风油精或清凉油,蚊子一闻就晕了,或许吃苦耐劳就是少年时代锻炼出来的。话说回来,我们走进那片豌豆地,一个个摘了半袋子豌豆,回家后满满地煮了一大锅,端着盆吃了一个足,吃回了亏欠了好多个夏天的豌豆,结果造成了人生里的第一次积食,一连几天没有进食,那滋味可怕,买了一次教训:再好吃的美味,要懂得有度,只能吃七成饱,留三分白。曾国藩说,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为人处世之道。太满的日子不是好日子,反而是一种饥饿。从此以后就这样“戒了豌豆”,就连“豌豆”这两个字都不敢听到。
物以稀为贵,如今一斤新鲜豌豆10元钱,我又想吃豌豆了,不再害怕那积食的滋味了。懂得了做人做事有度,没有积食的可能了。今天早上煮了一锅豌豆,又一次赏到了童年的味道,粉润爽心。这份豆香融入到了我的骨髓,好香,吃上这么一回豌豆,这个夏天没有遗憾。
这一颗颗豌豆的快乐就是遇上喜欢它们的人,只有这种回归纯真的味道,才是香甜的生活。有了归宿的味道,就是心居住的地方。豌豆住在我心里,豌豆的外衣就是生活的空间和时空,一颗颗豌豆就是在生活里所拥有的财富。一个豌豆就是一个小家,坐在夏天里一起抢着吃豌豆,吃出豆香的日子,吃出一个夏的记忆,那么甜美,那么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