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影视戏曲 >> 【柳岸•美】救寿春(微电影)

精品 【柳岸•美】救寿春(微电影)


作者:启旸天 秀才,2740.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92发表时间:2017-07-08 23:21:39

【柳岸•美】救寿春(微电影) 【剧中主要人物】
   于诠:三国时吴国将军。在司马昭征讨寿春时,力主救援寿春,后兵败拒绝投降,被杀身亡。
   司马昭:三国时魏国权臣。
   孙綝:三国时吴国丞相。
   诸葛诞:三国时魏国将军,因被司马昭所逼,在寿春城起兵,后被杀。
   钟会:司马昭的心腹爱将,素以计谋著称。
   全端:三国时吴国主将,在寿春之战时投降司马昭。
   文钦:原魏国将军,后投降吴国。在寿春之战时因劝诸葛诞释放城中百姓和饥饿的士兵出城,被诸葛诞所杀。
  
   【序幕】
   场景:三国时期,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都是两军交战,互相厮杀的场景。只见城头之上狼烟滚滚,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画面切换:一只浩浩荡荡的魏国大军正在行进中。只见旌旗招展,刀枪耀眼,盔明甲亮,杀气腾腾。
   【字幕】:三国时期,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诈病诛杀曹爽,从此魏国权柄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擅自废除魏主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激起魏国忠臣的强烈不满。魏国将军毌丘俭起兵讨伐司马师,兵败被杀,其部将文钦逃亡吴国。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司马师病死,将魏国权柄交给其弟司马昭。司马昭自封为天下兵马大都督,一应事务,不奏朝廷,就于府中裁处;又大肆诛杀异己,常怀篡逆之心,皇帝已经成为傀儡。司马昭深知驻守寿春的大将诸葛诞乃是魏国的忠臣,于是采用心腹贾充之计,故意逼反诸葛诞,然后胁迫魏主曹髦,一起出征。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寿春之战正式拉开帷幕。在魏军大举压境之下,诸葛诞兵少将寡,只好派长史吴纲,送子诸葛靓入吴国为质求援。
  
   【第一幕】吴国丞相孙綝府中/日/内
   场景:孙綝端坐在正座上,文武大臣分别站在两边。
   侍从(从门外走进,来到孙綝面前躬身施礼):启禀丞相,诸葛诞派来求援的长史吴纲,在门外求见。
   孙綝:传他进来。
   侍从:是。(侍从随后下)
   吴纲领着年幼的诸葛靓上。
   吴纲(向孙綝施礼):我奉了诸葛诞将军之令,前来向丞相求救。诸葛诞将军乃是蜀汉丞相诸葛武侯之族弟也,一向忠于魏国皇帝。今见司马昭欺君罔上,废主弄权,便兴义师讨之,可是司马昭兵多将广,力不能敌,故特来向丞相求援。诚恐无凭,专送亲子诸葛靓为人质。伏望丞相立刻发兵相助,否则性命不保。(急切地跪倒在地)
   孙綝:先生请起。你可先到别院休息,容我商议。
   吴纲领着诸葛靓下。
   孙綝(环顾四周):众位爱卿,认为寿春该救否?
   于诠(上前施礼):丞相,依末将之见,应该出兵相救。据末将所闻,司马昭的狠毒不亚于其父司马懿,此次故意逼反诸葛诞,实际上是“一石二鸟”之计,既灭了诸葛诞,又可乘机进攻我们吴国。如果丞相坐视诸葛诞的死活不管,一旦诸葛诞被灭亡,唇亡齿寒,我们吴国也将大祸临头了。因此,救援诸葛诞,实际上也是保存了我们吴国。因此,末将力主丞相出兵相救。
   全端(随后上前施礼):丞相,末将也赞同于诠将军所言。
   孙綝(沉吟片刻):好,我就依二位将军所言,出兵救援诸葛诞。那么,何人可为主将领兵出征呢?
   于诠:全端将军文武全才,其弟全怿更是勇冠三军,微臣保举全端和全怿为主将,朱异、唐咨为先锋,原来魏国降将文钦为向导,微臣也愿意倾力辅佐全端将军,共同领兵救援诸葛诞。
   孙綝(点头):就依于爱卿之言。来人,传吴纲来。
   吴纲上,冲着孙綝施礼。
   孙綝:我已决定命全怿、全端为主将,于诠为后合,朱异、唐咨为先锋,文钦为向导,起兵救援。你可立即返回寿春,报知诸葛诞,与我一起迎敌。
   吴纲(再次施礼):多谢丞相!我这就返回寿春,通知诸葛诞将军。(吴纲随后下)
  
   【第二幕】于诠府中/日/内
   场景:于诠穿戴好盔甲,准备出发。他的夫人为他收拾行装。
   于夫人:夫君,这次出征能凯旋回来吗?
   于诠:实不相瞒,这次出征是凶多吉少。司马昭手下的精兵猛将如云,诸葛诞本来就兵微将寡,而我们吴国已经享受太平很长时间了,吴军早已久疏战阵,因此这一仗肯定难以取胜。
   于夫人(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忧心忡忡地):那夫君为何还要建议丞相出兵呢?
   于诠:大丈夫生于当世,就应当报效国家,岂能做缩头乌龟?何况司马昭的为人,奸诈狠毒不亚于其父司马懿。这次他故意逼反诸葛诞,就是要在消灭诸葛诞的同时也灭亡我们吴国。此乃“一石二鸟”之计。吴国已经面临危险,我又怎肯坐视不管?既然这一仗已经非打不可了,那我纵然不敌,也要奋力死战。即使拼得一死,马革裹尸,也让司马昭不敢正视我江东。
   于夫人(扑到于诠怀中):夫君,我不想你死。你死了,我和孩子怎么办?(说完哭泣起来)
   于诠:夫人莫哭。假如我真的战死沙场,你也要好好活下去,把我的孩子抚养成人,让他将来也像我一样,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于夫人(含泪点头):夫君,你放心吧,孩子我会抚养成人。同时,我也会在家中为夫君祈祷,盼望夫君能早日凯旋归来。
   于诠:谢谢你,夫人。(随后和夫人拥抱在一起)
   于诠(解下佩带的宝剑,递与夫人):夫人,这是我于家的祖传宝剑,我留给你。如果我能活着回来,你再还给我,如果我不能生还,你就留着它,以后做个纪念吧。
   于夫人含泪接过宝剑。二人相对注视,默默无语。
   (画外音乐)军队集合的号角传来。
   于诠:好了,我要走了,夫人多保重。
   于夫人(难舍难分):夫君,多保重。
   于诠拿起包袱,看了一眼夫人,头也不回地下。
   【特写】于夫人一直张望,依依不舍,两行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第三幕】寿春城外,司马昭大帐/日/内
   场景:司马昭端坐在正中,钟会站在一旁。
   司马昭:这次孤采纳贾充之计,逼反诸葛诞,就是采用“一石二鸟”之计。诸葛诞只有一个寿春城,手下没有什么精兵猛将,孤消灭诸葛诞不过是举手之劳。其实,孤的本意是乘机消灭吴国,将江东之地收为我的囊中。现在吴国是孙綝主政,他是个胸无点墨之人,吴国在他的统治下已经衰弱了。我要灭亡吴国,也是易如反掌。如果吴国被灭亡了,那么三国之中只剩下一个蜀国了。到那时,孤命令邓艾从北部牵制汉中的姜维,你率领大军从东部进攻成都,令蜀国首尾难顾,也必将灭亡。到那时,天下就将被孤统一。这可是能和秦始皇统一六国一样名垂青史的伟大功绩了。
   钟会:主公真是英明,恐怕秦始皇还比不上主公呢。不过,主公也不能小瞧了吴国。吴国虽然势弱,可是江东自古多才俊,一旦吴国有人识破了主公的计策,力荐孙綝出兵救援诸葛诞。他们两家联合,就有些棘手了。
   司马昭:即使吴军前来救援诸葛诞,孤也不怕。孤这次命镇南将军王基和安东将军陈骞为正副先锋,监军石苞为左军,兖州刺史州泰为右军,这些人可都是我魏国最有名的将军。另外,这次出征,孤还带来了二十六万精兵。有了这些精兵猛将,难道还怕吴国的军队吗?
   钟会(献媚说):主公所言极是。王基、陈骞等人都是我魏国的名将,有他们在,何愁诸葛诞和吴国不灭?至于蜀国,更是不在话下。看来统一天下的霸业,非主公莫属了。
   司马昭得意地大笑:哈哈。
   兵士(从营外入,来到司马昭面前躬身施礼):回禀主公,我们派去的探子已经探知,诸葛诞派长史吴纲,送其子入吴国为质求援兵。孙綝已经应允,便遣大将全怿、全端为主将,于诠为后合,朱异、唐咨为先锋,叛将文钦为向导,起兵七万,前来救援寿春。如今文钦已经先期进入寿春城,吴国大军则驻扎在安丰,已经离我军不远。(兵士随后下)
   钟会:主公,据臣所知,吴将全怿、全端、朱异、唐咨等人,全都不足虑,唯独这个于诠,有勇有谋,可是江东的名将,绝不可小瞧。有此人辅助全怿等人,还请主公小心应对。
   司马昭(轻蔑地表情):一群鼠辈,何足挂齿。你马上传孤将令,先派王基迎战吴国大军,务必全胜,先挫动吴军锐气,然后孤再率大军全力进攻寿春。
   钟会:是,臣这就传令。(钟会随后下)
  
   【第四幕】寿春城内,诸葛诞帅府/日/内
   场景:诸葛诞坐在正中,文钦站在一旁。
   兵士(从外面慌慌张张进,来到诸葛诞面前施礼):回禀将军,司马昭听闻吴国大军前来救援,派大将王基前去迎敌。那王基甚是骁勇,连败吴军朱异、唐咨两员大将,王基随后驱兵掩杀,吴兵大败。要不是于诠出马拼命抵挡住王基,吴军恐怕早已全军覆没。如今吴军锐气尽堕,主将全端已经下令放弃安丰,兵退五十里下寨了。(兵士随后下)
   诸葛诞(大惊的表情):没想到魏军中仅仅一个王基出马,就将吴军打得大败。文钦将军,你有什么计谋可以退敌?
   文钦(想了想):将军,为今之计,只有派人联络吴军,约其两面夹击司马昭,使其首尾难顾,或许能有一线胜机。
   诸葛诞:好吧,就依将军计策,我即刻引本部所有精锐兵马,并联络吴军,与司马昭决战。
   文钦(点了点头):是。(文钦随后下)
  
   【第五幕】寿春城外,司马昭大帐/日/内
   场景:司马昭端坐在正中,钟会站在一旁。
   司马昭:诸葛诞这个匹夫,妄图想联合吴军,用两面夹攻的策略,与孤决战,简直是愚蠢之极。孤已经派偏将成倅引老弱残军前去诱敌,又命令石苞、州泰各引一军埋伏在石头城,陈骞负责包抄接应。至于吴军,刚刚战败,无力一战,即使出兵配合诸葛诞,孤有王基一人足矣。这一战,孤一定要生擒诸葛诞,踏平寿春城。
   钟会:主公真是神机妙算,即便管仲再世、张良重生,也不及主公。
   司马昭(得意地大笑):哈哈。
   兵士(从营外入,来到司马昭面前躬身施礼):回禀主公,前方捷报传来。诸葛诞中了主公的埋伏之计,已经大败。文钦和其二子文鸯、文虎拼命保护诸葛诞,这才杀出重围。诸葛诞的人马已经折损大半,逃回寿春后闭门不出,已经无力再战了。吴军那边,王基领军出击,连败全端、全怿两员吴将,吴军再次大败,龟缩于营内,不敢出战。如今王基见吴军已经丧胆,于是联合石苞、州泰、陈骞等人,已将寿春城团团围住,就等主公一声令下,全力攻城。(兵士随后下)
   司马昭:既然吴军不足虑,孤立刻下令王基等人全力攻打寿春城,先灭诸葛诞,再破吴军,最后踏平江东。
   钟会(阻止说):主公切莫着急。今诸葛诞虽败,但是寿春城高坚固,城内粮草又多,诸葛诞再次经营多年,深得民心,因此急攻未必能成功。吴兵虽然新败,但仍有数万大军屯驻营寨和寿春城互为掎角之势。今主公如果四面攻围,诸葛诞必然拼死坚守;如果吴兵乘势夹攻,对我军无益。依微臣之计,主公不如下令王基等人三面围城,只留下南门大路,容敌军自走。诸葛诞之军如见可有出路,必然心生逃走之念。如果敌军出城,我军击之,可获全胜也。至于吴兵远来,其虽然坚守营寨不出,可是其远来,粮草必然不继。主公可派一员大将引轻骑抄在其后,不战而自破矣。如果能先打败吴军,则寿春便成为一座孤城,我军指日可下了。
   司马昭:此计大妙。你立刻传孤命令,让王基撤退南门之兵,并且只围不打,等孤先破吴军之后,再行攻城。
   钟会:是。(随后躬身下)
  
   【第六幕】吴军大帐/日/内
   场景:全端、全怿、于诠、朱异、唐咨等站立帐中。
   全端(眉头紧锁):诸位将军,如今寿春城被围,我军又连吃败仗,魏军甚是骁勇,如何退敌?
   全怿、朱异、唐咨等全都面有惧色,默不作声。
   于诠(想了想):我有一计,或许可行。
   全端(急忙问):于将军有何妙计?
   于诠:如今听闻魏军只是三面围住寿春城,南门却不围,此举不过是扰乱城内守军之心的诡计。因为诸葛诞之军如见可有出路,必然心生无心恋战欲要逃走之念。如果城内守军出城,魏军必然击之,诸葛诞必败无疑。而我军远道而来,粮草必然不继,也不利于旷日坚守营寨。一旦魏军派一员大将抄在其后,断我军粮道,则我军不战而自破矣。因此唯有速战,才能保全。末将愿领一军从南门进入寿春,帮助诸葛诞坚守城池。将军立刻派人报与丞相,请求援兵增援。如果援兵来到,将军可与末将暗中联络。将军可先与魏兵挑战,末将再从城中杀出,只要两路夹攻,魏兵可破矣。
   全端(点头):于将军此计大妙。只是城内坚守,非比寻常。虽有诸葛诞、文钦等人协助,可是魏军猛将如云,也很难应付。不如我与全怿和将军率领一万人马从南门入城。大营之中留下朱异、唐咨两位将军,等候丞相的援军到来。
   众将(齐声):末将等遵令。
  
   (画外音)旬日后。
   【第七幕】寿春城内,诸葛诞帅府/日/内
   场景:诸葛诞、全端、全怿、于诠、文钦等站立屋中。

共 1055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三国后期,魏国司马昭专权,皇帝沦为傀儡。司马昭为了剪除异己,设计逼反驻守寿春的大将诸葛诞。在大兵压境下,诸葛诞被迫求救于吴国,于是一场著名的寿春之战拉开序幕。于诠是吴国名将,他力主救援寿春。在寿春之战中,吴军屡战屡败,包括吴军主将全端在内的大批将领贪生怕死,陆续投降了司马昭,可是于诠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司马昭的诱降,最后在寿春被攻破后,依然与魏军血战到底,直至阵亡,用生命和气节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篇章。于诠的死节,即赢得了吴国百姓的赞扬,也赢得了敌方主帅司马昭的敬佩。司马昭于是放弃灭亡吴国的企图,引军北归,吴国也因此得到了保全。于诠死后,与他相敬相爱的夫人亲自来到墓前,在祭奠之后,也自杀身亡,表现出一位为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宁愿誓死相随的刚烈女子的形象,令人潸然泪下。这部微电影剧本文笔流畅,画面感强,在真实重现这一段历史的基础上,大胆构思,巧妙穿插剧情,在生与死、血与火的古代战场上,用浓重的笔墨塑造了主人公于诠宁死不降的伟大爱国气节,非常震撼人心!佳作欣赏,问候作者,期待与文友共赏!【编辑:梦中楼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711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17-07-08 23:31:07
  欣赏启师佳作!也为文中于诠将军的忠贞不渝而感动!身为吴国之臣,能够在大兵围困之际沉着应战,顽强抵抗,不受司马昭的引诱,大义凛然献身于沙场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更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敬崇!
回复1 楼        文友:启旸天        2017-07-09 23:16:51
  非常感谢楼兰师精彩的点评和热情洋溢的留评!楼兰师辛苦编文,给您敬茶!再一次感谢楼兰师的大力支持!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17-07-08 23:32:41
  感谢启师带给我们一部历史剧!祝夏日愉快,创作丰收!
回复2 楼        文友:启旸天        2017-07-09 23:17:34
  谢谢楼兰师的评语!也祝您夏日愉快,创作丰收!
3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7-09 17:26:42
  启旸天和柳琴姐一样也写起了剧本,真是辛苦了
回复3 楼        文友:启旸天        2017-07-09 23:18:54
  感谢寒梅老师光临留评!老师创作诗歌也非常辛苦,问候老师夏安文琪,创作丰硕!
4 楼        文友:星光问路        2017-07-14 22:57:59
  拜读老师的佳作,打这么多的文字,一定很累,老师辛苦了啊!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回复4 楼        文友:启旸天        2017-07-15 00:29:02
  感谢老师光临!感谢支持!祝您夏安文琪,创作丰硕!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