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致所有的理想、浪漫和坚持

编辑推荐 致所有的理想、浪漫和坚持


作者:精卫 秀才,1653.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98发表时间:2017-07-10 17:15:27

致所有的理想、浪漫和坚持 喜欢一本书,就像喜欢一个人,在茫茫书海中,你不知它何时会与你结缘。但是不期而遇的那一刻,你还是会为它的名儿或书中的某个句子而怦然心动,于是就迷上了这本书,一定要买回来放在枕边,一定要在亲密接触中,品味它的美。传记小说大师欧文·斯通的绝笔之作《渴望风流》,就是我不求而得的一本佳作。第一次读欧文·斯通的书,就被他语言的质朴雅致所吸引,像山间清澈的流水,鲜活生动地把生活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蚕食桑叶似的读完这本书,我带着下蛋母鸡般躁动的喜悦,总想咯答几声,把阅读本书所带来的心灵震撼用文字呈现出来。我相信,世间所有美好的艺术,都会引起人的情感共鸣。
   “当他七十岁走进1900年‘伟大世纪博览会’的大厅,立即回想到1855年的万国博览会。当时,一名二十五岁的青年,心怀憧憬,目光敏锐,站在师友身边,看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像银河系那样多的绘画。在如此大量的美术作品前,他惊惶失措,又欢心异常!他自信他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书中的这段文字,把画家的过去和现在巧妙地衔接在一起,那是画家追求艺术之路的开始,也是他得到认可、赢得辉煌的终结。法国印象派绘画之父卡米耶·毕莎罗,为坚持自己所选择的追求艺术理想的道路,一生与贫困、羞辱、拒绝等矢志不渝地做抗争的故事,很感人。他宽厚温和的秉性中,怀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他对自己的所爱,有一种坚不可摧的执着和浪漫情怀。
   作为父母钟爱的儿子,他们希望儿子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发财,成功,生活幸福。但是毕莎罗却不愿违背自己的天性,坚持想成为一名画家。22岁时,他曾跟着一名画家朋友离家出走,在异乡学画一年多。母亲认为他不走正路,对他的叛逆耿耿于怀;父亲虽默许了儿子的坚持,但他认为艺术是一种奢侈品,渴望他早日成名成家。可是在漫长的绘画生涯中,他耗费亲人资助的钱和青春,创作的画,不断地遭受权威沙龙的拒绝、嘲讽,没指望靠画画谋生。他违背了母亲要他和有钱人家的姑娘结婚、在上流社会站住脚的愿望,同一个卑贱的女佣坠入爱河。他的一意孤行挑战了母亲的底线,他只好带着爱人像飘零的落叶,四处安家。父母先后离世,剥夺了他的继承权,不愿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糟蹋他们靠投资攒下的财产。成为家庭的弃儿后,他满腹悲苦,一直和穷困抗争,买画笔颜料要钱,筹备画展要钱,养儿育女要钱,靠着卖画的微薄收入、朋友的周济和赊账维持生计,深爱他的妻子曾在借钱遭拒绝时,绝望地给儿子写信打算自杀。就在这捉襟见肘的困窘中,在各种挫败屈辱打击下,毕莎罗没有向世俗妥协,没有放下过他的画笔,没有停止过追求的脚步,在荆棘丛生的崎岖中坚如磐石,始终把大自然的美呈现在画布上。在凡夫俗子眼中,他是个十足的做白日梦的“大傻瓜”。我们的时代之所以平庸,就是缺少像他这样百折不挠的傻子精神。
   追求艺术的人,每个人都有过从无名小辈青涩成长的历程,心里没底,迷惘,自我怀疑;都有过师承各种流派,被师友的各种观点左右、影响的时候。但只有内心笃定、遵从自己的直觉和内心的人,才不会盲目追随,妄自菲薄。没有消化从师所学的东西,只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只能永远落在他人后面;没有几十年的艰苦训练和深厚积累,没有对生活自然的观察、体悟,要想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权威的认可而一举成名,简直比登天还难。毕莎罗对绘画的痴迷坚持,体现在保有自己的风格,不向权威屈服的倔强,体现在作画时忘我的境界中。大半生在囊空如洗、各种失败、羞辱中左冲右突,他从不坠他的青云之志,相反,挫折和失败更能激发他的斗志,让他一次次从低谷中爬起来,去组织印象派的画展,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目光,来发现印象派的的价值。他坚信,优秀的作品迟早会得到赏识的。他只有在同大自然、调色板、画布、画笔颜料融为一体的时候,他的心灵才是最自由最充实的时候。他曾任性地说:“如果我必须重来一遍,我还要走这条路。”能捕捉到自然界的美,并把它用色彩装饰在永恒的形象中,有没有认可,本身就是成功。
   艺术创作虽说是孤独的,但他却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生存。毕莎罗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中,但他身边却有许多才华卓越、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在各自的处境中立身存世,无论是早期的绘画前辈柯罗、杜比尼、梅尔比,还是印象派中的马奈、德加、塞尚、莫奈、高更、梵高等绘画同行,都在相互交流切磋、砥砺影响中,给过彼此温暖和促进。“有人攻击,就有人保卫。”“我们必须像手指一样团结。”毕莎罗是他们中成长起来的佼佼者,是印象派中最有朝气、最厚实、最坚定的一个,称他是印象派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小说中还有一位可敬可爱的人物,他就是画商丢朗·吕厄先生。他是独具慧眼发现印象派魅力的伯乐,是毕莎罗命中的福星。他是一位实力雄厚的资深画商,更是具有敏锐前瞻性的鉴赏家。他为自己赏识、推崇的画家撑腰壮胆,为生活困窘的画家雪中送炭,为他们举办画展寻找、创造各种机会,给他们带来生气希望,给屡次失败处在彷徨低谷中的他们中肯的建议和坚持下去的勇气。他为展览和捍卫印象派的画而不惜被主顾们曲解和诟病。他是漫漫寒夜中那一丛明亮迷人的火焰,是这个势利、薄情的社会中带给人温暖和希望的人。他对毕莎罗至始至终不离不弃的忠诚和友谊,极其可贵。
   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每一个致力于梦想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都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到丰沛的能量。书中闪闪发亮俯拾皆是的个性锋芒和淳朴率真的浪漫情怀,让人在悲欣交织中去体会艺术、人性带给人类的思考和精神享受。

共 22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作者阅读传记大师欧文·斯通的《渴望风流》之后的感想。这部作品写的是印象派绘画大师卡米耶·毕沙罗,该文先概括叙述介绍了画家的人生经历,突出了他成名之前经历的各种痛苦折磨,突出了他在绘画路上的坚持和永不放弃。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鲜明的观点——“我们的时代之所以平庸,就是缺少像他这样百折不挠的傻子精神”。然后,文章从艺术大师必然要经历的成长过程进行分析论述,指出了这种“傻子精神”的不可缺少。文章结尾,也指出了“伯乐”对于毕沙罗的重要性,这个画商不仅表现出了伯乐慧眼,而且也表现出了坚韧和执着。文章讲述的故事,对我们了解《渴望风流》是有帮助的,阐述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7-10 18:02:47
  这篇文章写作者阅读的《渴望风流》,揭示出了人生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生之路上总要经历许多我们预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屈辱,但是,只要我们能坚持,最后就能走向成功。这是每个人都没法摆脱的命运之路。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