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

编辑推荐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


作者:未名书屋屋主 进士,1094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58发表时间:2017-07-23 14:56:48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 早就听说淮海战役纪念塔园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战博物馆。晨起,胡乱吃了口早饭,便徒步向纪念塔方向进发。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自春秋时期晋楚彭城之战,秦汉年间的楚汉相争,两千多年来,史书上有记载的大小的战争经历了三百余次。到六十九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决定共和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为了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们的革命精神,纪念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959年,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园林。
   这里是徐州市南郊凤凰山东麓,环境幽静,风景秀丽。园林内建有淮海战役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碑林、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徐州国防园等五大建筑,是一个历史内涵深刻、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优美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来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广场,老远就看见纪念塔在半山腰上,绿树丛中,面向东阳,巍然耸立。塔下,层台叠石阶梯式渐次向上,连接塔台,据说台阶有129级。怀着无比的崇敬的心情步步登阶,来到宽敞的平台上瞻仰高塔。塔高38.15米,不知寓意什么。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塔的上端塔徽高悬,塔徽上,五角星照耀两支相交的步枪,下方的松枝两边系着绸带,将塔徽托起。塔身下方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群众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塔周边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三万多名烈士名录。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
   在塔前居高临下,东望园林中心广场,一股正气盈满胸腔。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60万将士与80万国民党军主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平原上展开殊死决战,经过65昼夜地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从根本上动摇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进程,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为此,有多少热血志士为国捐躯,人们在这里纪念他们,也对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更加珍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
  
   淮海战役五前委群雕
   循园中小径前行,淮海战役五前委群雕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从左依次看去,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位将帅并肩而立,五双炯炯有神的目光,闪烁着坚毅而智慧的光芒,挺直如泰山般的身躯威武而雄壮,整洁的冬季戎装朴实而庄重。雕像以五位总前委在淮海战役中唯一的一次合影为蓝本而制作,以北京昌平“高粱红”花岗岩雕刻而成。高7米,宽9.5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伟人群雕。它造型浑朴,气势宏大,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将帅们当年叱咤风云的光辉形象。
   起风了,松涛阵阵,山岚云岫。久久地伫望,凝神,心就飞出,飞到硝烟弥漫的徐蚌战场,飞到距此不远的萧县丁里镇蔡凹村杨台子。65个日日夜夜,是中央军委和团结战斗的总前委的正确决策,华野、中野的密切配合,指战员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五位伟人已经作古,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淮海战役碑林
   朝园林西北方向继续向前,一尊罕见的横式石壁巍然矗立,上书“人民的胜利”五个红色大字,气势磅礴,笔力雄劲,乃旷世伟人毛泽东挥动如椽之笔,亲笔手书。巨碑二人多高,宽约10米,据说重达150吨。其背面镌刻着同样出自毛伟人之手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手稿。
   这里是淮海战役碑林,规模宏硕。碑亭里,有“淮海战役碑林”的标志牌。据说有500多幅碑刻,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墨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参战部队及老将军老战士的题咏,以及海内外书法名家的不凡之作,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极浓的艺术内涵。这是一个开放型园林景区。
   入得其内,就见碑亭、碑廊、碑室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片石单碑,玲珑清秀。连片墙碑,庄重典雅。或嵌于廊壁,或露于芳园。林中漫步,极目远眺或低头近看,神怡气清。
   一尊刻有“碑林”二字的碑石孑立于草坪之中,那是当年曾参加淮海战役,后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陈丕显所书。见碑思人,这位当年的“红小鬼”,一生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对共产主义矢志不渝,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就是历史的见证人。碑林中,像他这样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题字不在少数。还有“军威传万代,战绩著千秋”“捐躯情似铁,杀敌气如虹”“内战不应忘此恨,四化宏图志丰碑”……这些老将军、老战士的铿锵的诗联题咏,或行或草或隶或篆的笔迹,歌颂着淮海战役崇高的革命精神,让人思绪万千,激情腾飞。
   我看到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经过老将军、老战士石碑时,一边念着碑文,一边推着轮椅,不时地停下来虔诚地摘抄碑文。一位90多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声声呼唤着战友的名字。他可是当年参战的老英雄?他的后辈像花儿一样娇艳,他的战友们的身躯已在地下长眠,他们的鲜血浇灌着身边的花朵,眼前这如画的江山当可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在苍松翠柏中流连,一座刻有李可染篆隶真迹“山川乡国情”的巨石横碑让人眼前一亮,苍劲的笔力,浑厚的底蕴,让人百看不厌,不忍离去。这里是园中专辟的书法家翰墨。内有启功的“六亿人民共建神军,千毫万墨永勒奇勋”任伟金、黄阳光合书的“龙腾九重天,银河巨浪翻”等等,斑驳的石碑上,还有赵朴初、舒同、林散之等著名书法大家们和众多海外赤子的的墨宝,可谓荟萃名派精品,博采众家之长。“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这是一位我不知名的书法家书写的林则徐的诗句。呵呵!凤凰山巅,埋着多少革命先烈的忠骨;沂沐河畔,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人民心中。
   整个碑林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广征名家力作,普选能工巧匠,将国家领导人,参战部队老将军,老战士,中华书法大家,海内外名士的心声摩勒于石上,组装于一苑,以永久纪念淮海战役。在艺术风格上,或朴实,或古拙,或流畅,或妖娆,或含蓄,或粗狂,熔革命精神和当代艺术于一炉,集中展现了当代碑石和书法的深韵和魅力,闪烁着无与伦比的光芒。
  
   粟裕骨灰撒放处
   继续前行,一座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建筑赫然在目,那是粟裕骨灰撒放处。粟裕将军晚年对夫人楚青口授遗嘱,希望把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华东各地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所以,江苏、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八省多处撒放着他的骨灰,并立碑建墓,以作纪念。
   粟裕戎马一生,曾在新四军重建军部后,书写“苏中七捷”的大手笔,为革命的胜利、人民的解放立下的汗马功劳。而淮海一役,更是彰显他智慧、胆识的点睛之笔!为了消灭黄维兵团,他曾经7天7夜没有睡觉,躺在行军床上带病指挥。1948年11月22号,当听到黄百韬已死、黄兵团被歼的消息时,身心忽然一阵轻松,竟一下子昏睡在地上,一睡就是三天。毛泽东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这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在建国后评定十大元帅时,本可领元帅衔,而他竟三次辞帅。这种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有谁能比!粟裕,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淮海战役纪念馆
   淮海战役纪念馆是后建的新馆,陈毅元帅题写的“淮海战役纪念馆”馆标高悬门首。上午9点,准时开放。展厅上下两层,分序厅、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全景画馆七大部分。依次流连于各个展厅,眼前无数珍贵的文物、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生动展示了淮海战役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历史场景。
   在缅怀先烈厅,陈列了86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遗像和遗物。他们中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指挥员,有无私无畏、爱兵爱民的政治工作者,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普通战士,有冒着生命危险提供保障的医务后勤人员……一个个英勇善战不畏牺牲的战士形象,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人,不能永生,但那些牺牲的先烈们在用身躯,用热血,用生命,去诠释永生的涵义。在那场生死搏杀中,三万多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献身,他们的光辉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
   在人民支前厅,陈列在玻璃窗中的破布衫、破棉衣、破布鞋,洞穿的钢盔,损毁的木轱辘独轮小车,让人想象条件之艰苦,战争之残酷。然而,就是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日夜活跃在前方和后方。妇女担架队,冰河里的人桥,妇送夫、母送子到战场……还有,那一摞崭新的没有上过脚的军鞋,那是母亲们为了让战场上奋战的孩子们有鞋穿,她们日夜不停地工作,手被线勒出一道道血痕,但仍在继续,继续。这,就是人民的母亲!这一个个感人场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彰显军队与人民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位于中央的全景画馆。这里以淮海战役三大战场为背景,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综合手段,再现当年气势恢弘的战争画卷,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穿行于血与火的虚拟空间,踏寻战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充分感受到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
   从历史的巡礼中走出,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只觉得园林中苍松更挺,翠柏更翠,鲜花更红。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今人当珍惜今天,当踏着先贤的足迹,不畏艰难险阻,为复兴中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自强不息。

共 38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淮海战役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建在淮海战役纪念塔的东南,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馆顶是琉璃瓦,中间是庑殿重檐门廊,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而建立的纪念馆。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战役中,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英明领导下,浴血奋战,首歼黄百韬兵团与碾庄,继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再歼杜聿明兵团于陈官庄,历时65昼夜,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纪念馆战役实施部分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形象反映了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7-23 15:56:51
  淮海战役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树立了一面永恒的丰碑。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未名书屋屋主        2017-07-24 09:50:46
  大热天的,辛苦了!送片西瓜清凉一下,静静心。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