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色彩、刀痕、韵律之美(散文)

精品 【流云】色彩、刀痕、韵律之美(散文) ————记著名版画艺术家张树云


作者:木鱼 举人,488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15发表时间:2017-07-23 16:27:51
摘要:张树云,1921年4月出生,浙江瑞安人。作为江苏水印版画学派重要创始人之一,近70年的艺术生涯,张树云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自己的版画创作合而为一,在动荡变幻的时代风云中,始终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他以色彩、刀痕、韵律作为水印版画的艺术创作语言,擅长用大面积的对比色来烘托画面的主题和意境,色彩运用十分丰富,画面有力度,有气势,有韵味,格调清新,意境悠远,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方法展现“现实之美”,以艺术精神和力感深度展现“力之美”,在江苏画坛乃至中国画坛,都有很了不起的地位。

【流云】色彩、刀痕、韵律之美(散文) 瑞安中学接待室挂着一幅特别吸引眼球的套色水印木刻版画《渔港》,这是江苏水印版画的奠基者、杰出的版画艺术家、南京艺术学院张树云教授1996年赠馈母校的。
   水印木刻版画《渔港》是张树云的代表作之一,1981年入选由法中友协主办的中国木刻五十年展;1982年入选日本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主办的现代中国版画展(1956—1979);1983年入选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主办的近代中国版画展(1931—1971),并作为该展览会的海报,广为刊行,广为宣传,影响颇为深远。该版画还曾入选南京艺术学院1986年的赴日版画展和1991年的赴美版画展,以及1992年江苏水印木刻30年展。
   套色水印木刻版画《渔港》画幅为67.8cm×82cm,创作于1962年,作品构图宏大,布局顶天立地、满而不塞;近景采用低视点,凸现波荡起伏的海水、硕大的渔船和矗立的桅杆。渔船虽然不多,安排却错落有致,极富动感,宛如其境,充分表现出海港的雄伟和大海的浩瀚。色彩处理上以大面积的墨块和线条为主,配以高纯度的红、黄两色,对比醒目,艳而不俗。在刀法组织运用上也极具匠心,以阔口原刀为主,选用涩刀法,动中有静,进而不前,势中见力,突出表现了画面的厚重与力度;同时采用切、推、削、挑、剔等刀法,整个画面刀味十足,充满张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干、湿印法的交叉运用,使整个画面刚柔叠进、交相辉映,将色彩、刀痕、韵律三者完美结合,将水印木刻的技术语言和艺术表现完美结合,极具艺术感染力,展现了一幅高度诗化的生活画卷。
   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张树云在创作中特别重视现场体验生活。为创作《渔港》,他回到故乡温州深入北麂海岛,面对汹涌澎湃、惊涛拍岸的大海,去体验渔民迎风雨、披露霜、冒寒热、战恶浪的生活情景,去谱写人与大自然关系的高亢赞歌。
   1957年在创作版画《出钢》时,他多次深入钢铁厂生产车间,去观察、体验、感受炼钢工人战高温、夺高产的紧张劳动场面,然后用有力的碎刀,以抑扬顿挫的刀法,刻画出钢水出炉瞬间工人的兴奋和热烈,真实地表现了生产车间的环境色彩,使得画面简洁而充满视觉张力。此画先后在《版画》《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被《人民日报》(外文版)及中学语文课本用作封面,1959年入选《十年来版画选》大型画册。
   张树云,1921年4月出生,浙江瑞安人。他的版画创作起步于中学阶段。1938年在瑞安中学就读时,他完成两幅木刻处女作:瑞中总务主任唐敬庵和体育主任王丛柏两位老师的画像。尽管作品颇显稚嫩,时任校长王超六还是决定把该木刻像刊印在当年刊出的《瑞中校刊》第二期上。张树云回忆这段往事时深情地说:“王超六校长的关怀与期待,成为我后来努力从事版画事业的动力。我终生从事版画专业与母校瑞中有着深厚渊源和情结。”正是这种浓浓的母校情结,瑞安中学90周年校庆时张树云将自己代表作之一《渔港》版画赠送母校;100周年校庆时又赠送自己的得意之作版画《迎霞初放》,以表对母校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
   张树云的中学求学阶段,正值国难当头、抗战爆发,他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参加“青救团”和中共外围组织“一干读书会”,组织学生工作队编印抗日救亡杂志《学光》。其时,可以大量复制的木刻是抗日救亡运动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张树云担任温中木刻研究社社长,主编《学生木刻》期刊,运用各种木刻技法创作出《捍卫》《上前线》等木刻作品,使他的版画从一开始就成为“战斗的艺术”。
   1943年,张树云考上国立东南联合大学艺术专修科,受到名师谢海燕、潘天寿、俞剑华等人的教诲和影响,艺术大有长进。1946年6月16日,他在《文汇报》第一版发表题为《得意官僚资本家》的政论性漫画。1949年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干部训练班学习,再次接受系统正规的基础训练。后来相继在山东大学艺术系、华东艺专美术系、南京艺术学院任教,成为一位德艺双馨的美术教育家。
   20世纪60年代初期,江苏水印版画兴起,他作为开拓者之一,和江苏一批版画家创作了一大批以江南风景为主,色调清新、淡雅华润的水印版画作品,画面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且题材涉猎广泛,人物、风景、静物、花卉等皆有佳作,形成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奠定了江苏水印版画在国内版画学界的地位。
   1973年,他受命创办南京艺术学院版画专业,在缺少设备、师资、资料的状况下,凭着对事业的执着,白手起家,重视规范教学,建立起完善的系统化的版画教学体系,一步一步逐渐建立专业特色,培养了不少新生代版画艺术人才,尤其是水印版画人才。而今,南京艺术学院版画专业已经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不少毕业生成为版画专业的骨干人才,蜚声艺坛。
   近70年的艺术生涯,张树云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自己的版画创作合而为一,在动荡变幻的时代风云中,始终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他以色彩、刀痕、韵律作为水印版画的艺术创作语言,擅长用大面积的对比色来烘托画面的主题和意境,色彩运用十分丰富,画面有力度,有气势,有韵味,格调清新,意境悠远,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方法展现“现实之美”,以艺术精神和力感深度展现“力之美”,在江苏画坛乃至中国画坛,都有很了不起的地位。他的《论版画教学》被编入《20世纪中国版画文献》,《渔港》等一些作品被中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内外美术馆收藏。1991年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版画家协会为纪念鲁迅110周年诞辰、纪念新兴版画60周年,授予张树云中国新兴版画纪念奖章和鲁迅版画奖章。
   张树云作为江苏水印版画学派重要创始人之一,如此一名大牌的老版画家,他的学生都早已蜚声艺坛,成为国内外知名版画家。而他却一直十分低调,从未举办过个人画展。直至2007年3月28日,在他的众多弟子的襄助下,张树云教授八十六华诞暨师生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这次画展共展出张树云从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的8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鲁迅像》《渔港》《龙脊寨子》等一些在国内外十分有影响的作品,这是张树云版画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总检阅,清晰地展示了其版画作品风格的演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苏水印版画发展的时代轨迹。
   画展上还分发了《张树云版画作品集》(1939—2007),众多文化界名流和他的学生悉数到场向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祝贺致敬,场面十分温馨感人。

共 25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尤为有特色,瑞安中学接待室挂着的一幅画——《渔港》,牵引读者的视角定格在这幅画上。这是怎样一幅画呢?它是一幅套色水印木刻版画。它的创作者是谁呢?张树云。张树云是谁?他是江苏水印版画学派重要创始人之一。《渔港》作为张树云的代表作之一,有着极其深远的艺术成就,作者以专业的欣赏角度从此画作的布局、色彩、刀法、干、湿印法等方面展开描述,引人入胜,它不仅是一幅画作,还是艺术的升华,它将色彩、刀痕、韵律三者完美结合,将水印木刻的技术语言和艺术表现完美结合,充满艺术感染力,是一幅高度诗化的生活画卷。而艺术创作之所以具有极浓厚的感染力,是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的。张树云先生对每一幅画作饱含虔诚的敬畏心,不是为了创作一幅长宽有限的画,而是将一种生活层面通过那区区方寸之物饱满地呈现出来。文章介绍了张树云先生的版画创作生涯以及后来在版画学界的地位,如此一位躬身近70年于艺术创作,却丝毫不图名利的画家,令人肃然起敬!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风夕风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724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成雅琴        2017-07-24 09:27:08
  期待您更多精彩!
12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7-24 11:31:56
  祝贺美文摘精!可喜可贺!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1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7-07-24 15:36:41
  感谢木鱼老师对流云的支持与厚爱!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张树云画家的艺术创作,令人耳目一新。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14 楼        文友:艺苑奇葩        2017-07-24 19:10:05
  祝贺老师作品加精!遥寄问候,夏安!
读书写文,乃雅兴欣赏,沉其内,即使百年也不孤独!
15 楼        文友:墨竹抚寒        2017-08-03 00:46:46
  祝贺作品加精!感谢为流云增添荣耀!
墨竹抚寒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