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间百态】运河明珠古镇行(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间百态】运河明珠古镇行(散文)


作者:借双慧眼看世界 探花,17297.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58发表时间:2017-07-31 21:13:25
摘要:进岛途中水道交错、芦苇丛生、荷花点缀,景色宜人。南阳古镇虽没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可能来这素有“一座南阳镇,半部漕运史”的北方水乡,我不虚此行……


   只听说江南有很多的古镇,北方的古镇是少之又少。同学多次相邀去他老家南阳古镇游玩,起初不以为然。同学说,来吧!这里有很多好玩的去处,夏天里是“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荷花的花海,古镇还有乾隆微服私访下踏过的地方,有寺庙,这里真的很美!
   经不着诱惑,上个周末,约了三五同学好友,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自由行。驱车百公里,途经济宁,沿滨湖大道行至鱼台县北,与哪里相邀的同学汇合,乘一艘早已租好的小木船沿湖进岛。
   进岛途中水道交错、芦苇丛生、荷花点缀,景色宜人。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沉醉在这诗意的碧波中,一路上赏荷观景,嬉笑间,不觉便到了向往已久的北方第一淡水湖微山湖,在湖心岛古运河上有座极具文化氛围的古镇,这就是南阳古镇了。
   战国时期,今之南阳就已存在,且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楚、鲁两国均想争之,据此推算,南阳的历史至少有二千二百多年。时至唐宋,泗郊镇甸。明清两朝,商埠码头。古镇在微山湖这个北方水乡里,因京杭运河穿湖而过,在这狭长的湖面上伴河形成了这个运河四大名镇之一、曾显赫一时的南阳古镇。明、清时期,这里空前繁荣,吸引、云集了当时全国各地的商贾、名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商埠,有"晴天不见日,雨天不漏水"的说法,乾隆皇帝南下也曾多次从这里经过,并留有很多可考证的历史遗迹。
    三年前,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南阳古镇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被世人瞩。现在的古镇东西长约三千五百米,南北宽约五百米,居民一万五千余人;小镇小巧玲珑,湖水泛波,荷花、垂柳依依,人们以船代步,青石板路、长门板房、空气里漾着阵阵荷香,幽深的街巷依然保持着那份古朴典雅,犹如一副美丽的水墨画,放松心情回归自然,是难得的休闲好去处。
   哈哈,大约半个小时我们一行到了湖心岛南阳古镇。眼前一亮,古城、古街、古建筑,这古镇比之江南水乡的古镇略有差异,那就是它的质朴至真。
   先拍照留念吧!下船第一件事,当地的同学就招呼着在标志性的牌坊照了“全家福”。
   没有找向导,同学对每个景点都很熟悉。我们步行一路走来,用心领略古镇独特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
   历史悠久的运河古桥,运河从镇中穿过,河湖相连,水路交错,据说早在元朝时南阳就已经成为运河岸边重要的码头。闭目畅想,那时的场景一定是桅杆林立、篷帆遮云,渔歌互答,喧嚣热闹。不过今日略显萧条,已是今非昔比了。
   南阳老街以商贸交易繁华而著称,街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类店铺商号,至今经久不衰。
   历史上素有鱼台八景之一的“杰阁跨河”景观,将魁星阁赋予旧时科考文化的神秘色彩,令人唏嘘不止,让我们从中受到历史文化的教育。走进位于古镇中心的古清真寺,却也能让人体会到运河古镇内的文化多样性和民族间相互尊重的可贵。在牌坊街的忠孝坊影,如今成了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地方。古镇旅游码头的西侧一大片夹杂的大水面之中的荷花,让古镇映衬在荷塘之中,构思独特巧妙,让游客心生飞过荷塘到达对岸的念想。三座形态各异的古典石桥首尾相接构成“鱼台八景”之一“长桥卧波”,是一条令人流连忘返的步行景观。
   行至皇帝下榻处,任由你想象昔时皇帝登岸下榻的壮观场面,你还可以亲身体验,感受古镇南阳的运河文化韵味。“南阳水苑”种植的荷花,悠闲其中、若世外仙境。运河两侧街巷垂柳,和风吹柳轻摆,荡舟河上,品古镇历史风貌,感受其历史沧桑变幻,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夕阳西下,置身插满数以千计鱼竿的湖色中,宛如进入江南水乡。品尝湖里渔家的各种美味,把酒临风,看日落的余晖,荷塘随风荡漾里赏身边美景,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
   南阳古镇不算太大,我们用了约三个小时,就基本游览了全程。
   同学提议,即来这北方的鱼米之乡,有一家老牌鱼馆必须要去的,这里的厨师传统的炖鱼很好吃,还有地道的甲鱼汤,价格也便宜。那天,几个游玩了大半天的同学相聚,品着美味佳肴,频频举杯祝福,多少带有醉意的兴奋里,大家唱起熟悉的歌:“……同学啊同学,姐妹兄弟,容颜已刻在我心里,岁月匆匆几十年过去,脸上都是岁月的痕迹……虽然我们很少联系,友谊永远记在心里,幸福时光大家要珍惜……”
   半小时的归程里,大家虽有点疲惫,却还是兴致盎然,呼吸着这里特有的渔乡湖水气息,不停手中的相机拍下沿途弥足珍贵的秀丽风光。在我心里,南阳古镇虽没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可能来这素有“一座南阳镇,半部漕运史”的北方水乡,我不虚此行。真的,如果有时间,我愿在这最美的风景里多留几日,尽情享受夏季难得的清凉,用心品味感受这江北水乡独特的风情水韵……

共 18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江北多古镇,四季各有风光,不但是旅游的好去处,还有许多无法考证的传说。从古至今,南阳古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两朝,这里空前繁荣,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家云聚于此,有晴天不见日,雨天不漏水的说法。作者思如泉涌,游览古镇,乐在其中,看水道交错,芦苇横生,荷花满池,风景怡人。美丽的江北古镇,如诗似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当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南阳古镇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瞩目。小镇面积不大,人口只有万人,人们以船代步。幽深的街巷古朴典雅,是放松心情休闲的好去处。这里有历史悠久的运河古桥,滔滔河水记录着往日的繁荣,老街上店铺林立,至今仍然兴隆。而“杰阁跨河”景观,披上一层旧时文化色彩,令人叹止。作者以亲游为经历,把所见所闻融入笔端,文字清心入耳,心旷神怡,古镇既有好玩的去处,又有美食好吃的地方,老牌鱼馆久负盛名,地道的甲鱼汤物美价廉,人们感受小镇文化的同时,也能领略小镇经济的发展,用心去品味这里独特的风情水韵,读罢如临其境。佳作力荐,感谢赐稿。【编辑:军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军杰        2017-07-31 21:14:25
  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回复1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8-01 12:32:53
  谢谢老师留评鼓励,问好敬茶。
2 楼        文友:军杰        2017-07-31 21:15:09
  感谢老师投稿,期待更多精彩!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7-31 21:45:44
  “呼吸着这里特有的渔乡湖水气息,不停手中的相机拍下沿途弥足珍贵的秀丽风光。在我心里,南阳古镇虽没用江南水乡的秀美,可能来这素有“一座南阳镇,半部漕运史”的北方水乡,我不虚此行。”欣赏慧眼老师精美游记,问好,拜读!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7-31 22:28:55
  谢谢老师雅评和一如继往的鼓励支持,问候老师,向您学习,敬茶。
4 楼        文友:你猜        2017-07-31 21:58:05
  “一座南阳镇,半部漕运史”,欣赏老师佳作,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7-31 22:30:42
  感谢社长鼓励支持,问好夏安,给您敬茶。
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7-31 22:27:00
  谢谢军杰老师辛苦编文,按语精彩精准,问好老师,给您敬茶。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6 楼        文友:寒江冷云        2017-08-01 12:11:42
  随友友文字游览友友笔下风光,喜欢,祝福!
喜欢用文字写意生活,为孩子记录岁月,在文字里绽放心情,爱在文字里!
回复6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8-01 12:31:41
  谢谢老师留评鼓励,问好夏安,向老师学习,远握敬茶。
7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9-01-28 08:50:17
  插满数以千计鱼竿的湖色中,宛如进入江南水乡。品尝湖里渔家的各种美味,把酒临风,看日落的余晖,荷塘随风荡漾里赏身边美景,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