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七夕时节忆母亲

编辑推荐 七夕时节忆母亲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2269.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37发表时间:2017-08-02 17:04:19
摘要:别人的劝说我听到过多次,母亲的回答也长在了我的心里,母亲说话时那种坚定的语气、还有那充满希望的眼神也都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母亲希望我们努力读书,希望我们能考上大学,更是希望我们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农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节,是个传统的节日。每年过七夕节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母亲,想起母亲给我蒸的砚台馒头,想起母亲的愿望。
   在我的家乡合阳,七夕这一天一定要吃西瓜,还有要拜神仙。其实拜神仙在文革时代是没有的,早已经作为四旧给破掉了,只不过从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了。
   到了这一天,吃过中午饭,村里有几个热心肠的男人就开始搭个简单的棚子,接好电线;三五个活跃的妇女开始忙活着用稻草扎成人形,画好五官,戴上帽子,然后给穿上衣服,这样王母娘娘和牛郎织女样子的稻草人就做好了。然后,几个人七手八脚地把扎好的人像抬到棚子里摆放好,牛郎织女站在两边,中间是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的手里抱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赶到天擦黑,这项工程就完成了。
   吃过晚饭,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拜神仙的东西,一般有西瓜、男孩是砚台形状的馒头,女孩是蒲篮①形状的馒头和乞巧②等,摆放在一个盘子里,通常是由母亲端着,孩子们跟在后面,有些家里还要拿上一串鞭炮,要去神仙跟前拜一拜。到了棚子外面,可以看到棚子里灯火通明,那些用稻草扎成的神仙在夜晚的灯光的照耀下,也显得庄严肃穆。人们走进棚子,把端进来的盘子放在神仙面前的桌子上,整理好衣服,恭恭敬敬地磕上几个头,虔诚地祈祷一番,放完鞭炮就可以把自己家的盘子连同东西都端回去了。据说这样能求得神仙保佑,心想事成。特别是新婚夫妻,更要积极一些,因为人们认为王母娘娘是送子娘娘,拜了她就可以早生贵子。
   七夕的那天下午,各家各户通常是要蒸白馒头(逢年过节时才做的,平时则吃红馒头,也叫黑馒头)的。如果是男孩子,母亲会给他用面做一个砚台形状的馒头,馒头上面摆放着用面捏成毛笔、书本等,希望他认真读书,考出好成绩,将来能上大学有出息;如果是女孩子,母亲则会为她做一个蒲篮形状的馒头,上面有用面做成剪刀、针线、顶针等,希望她心灵手巧,针线活做得更好更漂亮,将来能嫁个如意郎君。母亲也是如此,每年都会给我们每人蒸一个大白馒头,然后每个小孩子则可以高高兴兴地吃掉属于自己的那个砚台馒头或者蒲篮馒头。
   在我刚上初中那一年的七夕节,母亲照例要蒸七夕过节的馒头,我也照例帮母亲揉面,母亲则做砚台蒲篮馒头,母亲突然对我说:“今年给你和三姐(正在上高一)不要做蒲篮了,都做成砚台,现在你们上学,好好学习,如果将来考上大学,也许你们以后就不用做针线活了!”过了一会儿,母亲又说:“现在的社会多好,可以凭自己的真本事考大学,要是前几年,上大学靠的是推荐,人家有门道的人才能上大学。我们家没有当官的亲戚,也没有后门可走,想送礼又没有钱,哪里还能想着上大学哩。”我听了母亲的话,感到很开心,母亲对姐姐和我寄于厚望,更加坚定了我考上大学的决心。
   那大概是78年,因为第二年姐姐就要参加高考了。当时能考上大学的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十里八村也难得考上一个大学生。如果有谁考上大学,这样的好消息就像长了翅膀,方圆几十里的村庄都会知道,人人都知道那谁家的儿子或女儿考上大学了,甚至连他家的亲戚朋友也觉得开心,和别人聊天时有了炫耀的资本。可是在母亲的心里,却充满了我们能考上大学的愿望!其实,我当时刚上初一,至于考大学的事情,我觉得还是很遥远的,自己心里也不敢确定将来就能考上大学,老师经常说:“考上高中都不容易,我们这个年级能考上高中的只有四分之一!”何况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大学?也许,真的如母亲期望的那样,姐姐和我都能考上大学?
   而且在当时的农村,女孩子首先要学会做针线活,如果女孩子不会做针线活,不会纺线织布做衣服,那是会被人家笑话的,而且是嫁不了好一点的女婿的!所以,我的许多同龄人,因为是女孩子很早就辍学了,她们的家长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还不如早点回家学做针线活,这样也可以帮助家长做饭做一些家务活,做父母的也乐得轻松。左邻右舍关系稍微好一些人经常劝母亲:“你那几个女儿都读书,看你每天下地干活多辛苦,还不如让她们不要上学了,回家帮你做饭扫院子,你也可以轻松一点。再说你家女儿上学,将来不会做针线活怎么办?”就连我外婆多次对母亲说:“你不要让你那几个女儿上学了,看你每天多累,叫她们给你做饭纺线算了。再说咱们家又没有什么门道,你的女儿就是上学学习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而母亲态度却是非常坚决,每次回答都差不多:“女孩子也要上学,我没有读书,不认识字,一辈子受苦;也许女儿将来因为读了书,会过上好日子,我累一点没什么。针线活不会做,以后真的不上学了,再学着做。”别人的劝说我听到过多次,母亲的回答也长在了我的心里,母亲说话时那种坚定的语气、还有那充满希望的眼神也都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母亲希望我们努力读书,希望我们能考上大学,更是希望我们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听了母亲的话,我当然高兴了,因为我知道了母亲的愿望,我更希望母亲的愿望成真!因为我们能考上大学,是母亲的愿望也更是我们自己的愿望!
   那一年,我和姐姐吃了属于自己的砚台馒头,母亲的话也随着馒头永远长在了我的心里,永远地刻在我的记忆中!也正是母亲的愿望,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鼓励着姐姐和我先后考上了大学!
   今天,我很庆幸,我有这样一位辛勤的劳动、无私的付出的母亲,更是感谢母亲通情达理和远见卓识,把我们姐妹两个都培养成大学生!
  

共 21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七夕时节忆母亲,点点滴滴感人深。作者以朴实无华的文笔回忆七夕时节家乡的风俗习惯,娓娓道来,触动心灵,字里行间,彰显了母亲的通情达理和远见卓识,流淌着作者对于母亲的深深感恩之情,正如作者所言,我和姐姐吃了属于自己的砚台馒头,母亲的话也随着馒头永远长在了我的心里,永远地刻在我的记忆中!也正是母亲的愿望,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鼓励着姐姐和我先后考上了大学!今天,我很庆幸,我有这样一位辛勤的劳动、无私的付出的母亲,更是感谢母亲通情达理和远见卓识,把我们姐妹两个都培养成大学生!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17-08-02 17:08:56
  谢谢编辑的点评,辛苦了!
2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8-02 17:11:39
  作者有这样淳朴善良而具有远见卓识的母亲是无比幸运的,母亲的愿望实现了,子女的愿望也实现了,令子女终生感激,感念,感恩!母亲永远是我们子女前行的无穷力量,祝福母亲!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回复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17-08-02 17:57:05
  谢谢编辑,辛苦了!
3 楼        文友:莘北山人        2017-08-28 12:40:08
  有远见卓识的母亲,才有才华横溢的子女。七夕忆母亲,感人至深。
回复3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17-08-28 18:18:34
  是啊,孩子都是爱家长的影响的。
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18-08-17 08:28:56
  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看来,家乡风俗中的七夕节给男孩子蒸砚台馍是有历史渊源的。
5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18-08-17 08:34:42
  这么多年,我读了不少书,从《诗经》《易经》《论语》到《史记》《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从希腊罗马神话到巴尔扎克、歌德、川端康成……读书已经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享受!
6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18-08-19 10:30:17
  小时候听大人说,七夕节的晚上,坐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说的话。但是那个时候,很少见到葡萄架,很是遗憾。记得我们巷子西头有一家院子里有一架葡萄,曾经去他们家去玩耍,主人很热情,给我们摘葡萄吃,大家都高兴。只是七夕节的晚上不好意思去他们家,因为他们家没有小孩子,也不知道在葡萄架下是不是真的能听到牛郎织女的声音。
   现在,这道这些只是人们美好善良的愿望。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