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蕾是最好的记忆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一个人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解决的是饥肠辘辘的胃。酒足饭饱以后,再解决住的地方,以及其他琐事。对于一个吃货来说,那当然是来者不拒,管他好吃不好吃,先吃饱肚子再说。于是乎,不管一个城市给了你怎样的坎坷和不愉快,你最终记忆着的还是你喜欢吃的哪一种味道,味蕾真真切切的帮你记忆着。
小时候的我,经常嫌弃家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直到后来,味蕾慢慢的告诉我,那是最独一无二的味道,记录着家的味道和情感。
2015年去了一回南京,虽然是跟着中介打工,身体适应不了南方的天气,老是不好;可是,每次下班了的那一碗烧公鸡米饭还是挺让人满意的。一个人排着队,打到满意的饭菜后端到无人的角落里慢慢享受。虽然是半碗豆芽菜半碗鸡肉,却也是豆芽很脆,鸡肉韧劲带辣,符合我们北方人的口味,也是对上班疲惫的一种补偿,吃完后又是精力充沛元气满满的了。
2016年的元旦,我们几个同学又去了深圳,先是打工,后来是去幼儿园实习。
晴天的深圳暖洋洋的,有一种腐败的海藻味道氤氲着,充满了海边城市的味道。但凡打工,就没有不累的,可是,像我这样的吃货,只要味蕾满足了,就没有什么累不累的了。临近年尾,订单多,我们老是加班,以至于每次十一点下班都要去门口吃宵夜。我和小伙伴们们发现了那家广西桂林米粉的小吃摊,米粉不仅量多而且味道不错。摊主是一对夫妻,除了大年三十没摆摊,天天摆,我们也天天去,米粉软糯,汤汁醇厚,炒豌豆香脆;还有像家里一样好吃的肉沫,加上葱姜蒜,淋上辣椒油,简直可以让人忘记疲惫,吃完就可以回宿舍满意的睡觉。第二天又继续着,那种畅快现在味蕾还记忆犹新。
后来去了幼儿园,由于都是小宝宝,辣椒就没有了,这让我这样一个北方人刚开始很不习惯,不过,厨师大叔手艺不赖,就算是没有辣椒,每周三的炒河粉也是特别地道可口的。粉的软加胡萝卜的甜还有肉沫的香,加上小葱来提味,配上一碗紫菜虾仁汤,那个早上是使人干劲十足的。有时候如果多了,还要留一碗中午吃,这一切味道都在味蕾上保存着,再辛苦也阻挡不了味蕾品尝美味的力量。
周末休息时,自然少不了去转一转,也少不了搜寻一下物美价廉的美食。在深圳这样一个不喜欢辣椒的城市,我和一个江西姑娘在竭力寻找着能够刺激我们很久没见辣椒的味蕾。果然,发现四川老乡的面店,店不大,但是够味道。我们每次下班都会吃一碗重庆小面,面很劲道,类似于我们北方的干拌面。更好的是,辣椒一大碗,可以使劲儿了自己加辣椒。每次吃完了加了很多辣椒的面,才感觉对得起味蕾,对得起面条。那个辣,至今叫人不能忘记。
除了这种小店,我还在偶然间发现了另一道美食。有一次我们去镇上办事,结果人太多排队排得人很不耐烦。保安说让我们去转转再来,也不敢往远了转,就去了旁边的港式超市,本来想买一袋方便面打发时间,却发现了一种面叫乌冬面,包装上说是从日本运过来的,由于好奇心,一下买了三袋。办完事回宿舍用小锅稍稍煮了一下,加上拌饭酱、青菜,手指一样粗的面条就这样产生了,实在是简单美味。味蕾悄悄地喜欢上了这种味道,以至于每次周末了都要跑去那个港式店里买乌冬面做着吃。
虽然离开了这些地方,也差不多忘记了那时候的漂泊之苦,可是这些味道,却深深的印在脑海里,味蕾都帮我记忆着,它是最真实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