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看戏(散文)

编辑推荐 【冰心】看戏(散文)


作者:张引娣 布衣,29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22发表时间:2017-08-03 09:53:42
摘要:“八一”建军节,领着儿子看文艺汇演,望着密不透风的人墙,我抱起七八岁的儿子看小品。于是,那些年,看戏的情景一一浮现,约伙伴、戏台下玩、看演员化妆、看戏睡觉等等,让我感叹小的时候我们做得许多事情,已经记不清是什么,却也衍变成为我们的血和肉,永远不能分离,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蹦出来,让我们心灵震撼,而同样的事情一代人和一代人经历的也完全不同,只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冰心】看戏(散文) 今天是八月一日,媒体上铺天盖地的都是有关庆祝建军节的节目,县上的文艺汇演经过紧锣密鼓地准备,今晚也将于大家见面。
   吃过晚饭,我们就领着儿子朝广场走去,七岁的儿子一如出笼的小鸟,一会儿学鸭子走路,一会儿又学老太太走路,我脚下也轻松了许多。广场上人山人海,丈夫很快就与熟人聊去了。汇演还没有开始,儿子拉着我玩开了,爬假山、转圈跑、跷跷板——八点多了,节目开始了,儿子也玩得满头大汗,我就问:“看不看节目去?”“去——”
   谁知,台前的人密不透风,只看到数不清的人头攒动,背影乱晃,大屏幕上或飞机、或火箭、或坦克、或军舰,这还不错。可儿子不行,他如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窜,这儿看看,不行,是人的脊背;那边跑去,更不行,只看到几个屁股,人家沿着板凳呀。朝前走去,依然是人墙坚耸,连舞台影子也看不见,儿子仰起头,眼巴巴地说:“看不到,妈。”
   “听听也好。”
   “不行,我想看。”
   我瞅瞅四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哎,心一横,我抱起一米二八的儿子,儿子仰着头,喜滋滋地四处看着。还好,小品里边的战士叫浩子,“哥哥,哥哥就是浩子。”儿子高兴地眉开眼笑,看得津津有问。我热得可是冒汗,终于,小品完了,“下来下来——”我把儿子放下来,长吁一口气,“给妈说说,那个小品演啥?”
   “浩子是军人,奶奶想他,得了老年痴呆症,女儿也想他,奶奶还把女儿的本子撕烂了,她当做浩子的东西了,——”这小子还行,不枉我使出吃奶的劲抱他看。下一个歌伴舞又开始了,我又抱起儿子,他乐呵呵地看着,听着这铿锵有力的旋律,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年看唱戏的情形。
   九三年以前的农村文化生活是非常少的,每每谁家老人去世演电影或唱戏,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跑去看热闹。由于父母都不爱看热闹,再加上我们家只有我和妹妹两个,不像伙伴有哥哥领着,因而外村过事有热闹,我们一般不会去。因而,看热闹对于我来说就成了一种奢侈。可是本村每年过年都唱大戏,这就成了我最高兴的时候。
   正月初五唱戏,草草吃过午饭,碗一放,我就出门找伙伴,三五个人很快凑齐了,雀跃着到小学的戏台下去了,唱戏的演员还没有来,南村北村的孩子们不少了。还有那些外村的孩子随着大人走亲戚,也跑来戏台下,因而这里除过零零散散卖糖棍、卖油糕、卖风车水枪的生意人外,就是数不清的小孩。大家跑来跑去,喊着叫着,没有几个孩子有钱买那些吃的玩的,可怜的几元的压岁钱早早都上交给妈妈了,可大家依然乐此不疲地玩着。
   太阳慢慢西斜了,唱戏的演员陆陆续续来了,都是本村的婶婶大叔。我们就悄悄地跟在他们身后,朝后台走去,看他们洗脸、扑粉、描眉、画红脸蛋、红嘴唇。可是还没有画完,其他孩子也都朝后台来了,后台一下子连插脚的地方就没有了,唱包公的南村的大叔就大吼一声:“去去去,台前玩去。”看着他还没有画完的大黑脸,再听着那雷霆般的吼声,我们这些胆小地就赶快跑了,还有几个大胆的和几个演员自己的孩子是不跑的,他们可是会一直在台后看的。最后,他们往往会搭个红脸蛋或者眉心点个红痣出来,骄傲地在孩子们面前晃来晃去,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儿。被赶出来的我们趴在戏台最前边,像小鸭鸭爬了一溜,歪着头谝着等着玩着。一直到天黑,大人们忙完了,烧热炕,拍拍土,才端个板凳朝戏台走来,一阵大喊:“妮妮,过来。”“狗蛋,在哪里?”……各家吆喝各家的孩子,于是,趴在戏台前的孩子都做鸟兽散开,回到了父母身边。大人们见了面也是寒暄不停,戏台下嗡嗡嗡地不停。当然,父母不管的或没有来的,照样趴在最前边。那时,我最喜欢的是隔过幕布,瞅瞅后边穿的花花绿绿的女演员,特别是那个老媒婆,小红他爷爷扮的,扑个红红的大脸蛋,嘴角画一颗大大的黑痣,别个长长的旱烟袋,走路一摇一晃,一张嘴说话就是“我那闺女人见人爱……我那媳妇气的人咬牙切齿……”惹得我们前仰后合,她已经在后台都练开了。
   好久,锣鼓班子响起,戏开了。大人们睁大了眼睛,我们却不行了,睡意袭来,台上那咿咿呀呀的声音,怎么也吸引不了我们,上下眼皮开始打架,疯了一下午的我们终于累了。“妈,回家。”玩得最凶的狗蛋第一个要回去,“戏刚开始,回去干啥?”狗蛋妈瞪眼质问,眼睛马上转到戏台。还好,狗蛋靠着妈妈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妮妮虽说坐在妈妈身旁,眼睛看着戏台,却也没有听到唱什么,她等着《杀狗劝妻》,看二婶演的那个吃馍就葱的媳妇出来。可是,二婶就是不出来,她把口袋里的几粒瓜子拿出来放在口里,舌头顶了不少回合,再嚼来嚼去,那点不知是甜还是咸的味道早都没有了,上下眼皮也马上合在一起,二婶还是没有出来。还好,他们家就在小学旁边,妈妈就让爸爸先把妮妮送回去睡觉,爸爸又来看戏了。当然,年龄小的许多孩子都被妈妈抱在怀里睡着了。
   我们家当时离戏台远,妈妈不爱看戏,一般不来,爸爸来时也不端板凳,在人群后边看看。我大部分时间都是玩一下午,天擦黑路上来看戏的人多,我就反方向跑回去了。要是玩得没有顾上,就麻烦了,一直要趴在戏台前,瞌睡了,闭闭眼又醒了,看看戏与伙伴们聊聊,反正要等到戏散,才能随着爸爸,在月亮低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家。
   “妈妈,回家吧,我瞌睡了。”儿子打断了我的思路,望望周围依然密密的人群,我拉着儿子的小手走在灯火通明的路上,耳畔还是《军歌声声》——这真的是,小的时候我们做得许多事情,已经记不清是什么,却也衍变成为我们的血和肉,永远不能分离,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蹦出来,让我们感叹一番,而同样的事情一代人和一代人经历的也完全不同,只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共 22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八一”建军节,领着儿子看文艺汇演,望着密不透风的人墙,我抱起七八岁的儿子看小品。于是,那些年,看戏的情景一一浮现。那时农村文化生活是非常少的,每每谁家老人去世演电影或唱戏,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跑去看热闹。我的父母不爱热闹,我家又都是女孩,所以外村有热闹,我们都不会去。可是本村每年过年都唱大戏,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正月初五唱戏,草草吃过午饭,碗一放,我就出门找伙伴,三五个人很快凑齐了,雀跃着到小学的戏台下去了。台下的孩子们聚在一起,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等唱戏的演员来了之后,小孩子们都玩累了,在妈妈怀里睡着了。童年的记忆早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不会分离,不管时间过了多久,它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看戏这篇散文以回忆的手法叙述了小时候与小伙伴们一起约伙伴、戏台下玩、看演员化妆、看戏睡觉等等。这篇散文语言流畅,描写形象,刻画人物到位。感情真挚,感染读者。感谢赐稿冰心,倾情推荐共赏。【编辑:缱绻月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缱绻月痕        2017-08-03 09:59:10
  我拉着儿子的小手走在灯火通明的路上,耳畔还是《军歌声声》——这真的是,小的时候我们做得许多事情,已经记不清是什么,却也衍变成为我们的血和肉,永远不能分离,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蹦出来,让我们感叹一番,而同样的事情一代人和一代人经历的也完全不同,只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感谢老师对冰心的支持,感谢老师的分享,祝您夏日快乐哦。
爱之于我,不是朝夕相伴,而是柏拉图的永恒。那些瞬间即逝的年华,早扎根我灵魂的镜面,与今生的我参商永隔。
回复1 楼        文友:张引娣        2017-08-03 16:31:07
  谢谢老师推荐阅读,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张引娣        2017-08-11 10:48:10
  谢谢老师编辑,辛苦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