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诗词人生(散文)

精品 【江南】诗词人生(散文)


作者:一地流沙 进士,7266.6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59发表时间:2017-08-03 14:02:57

“诗者,吟咏情性也。”这是南宋著名诗论家严羽对于诗本质特性的概括。其实,早在严羽之前,南朝刘勰就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北宋黄庭坚也在《书王知载〈胊山杂咏〉后》中说:“诗者,人之情性也”。
   我的意识里,只知道最早的诗论应该是“诗言志”,而与“诗言志”相对立的就是“诗缘情”。记得开始看楚辞的时候,很是喜欢诗里面的一些名句,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些诗句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风格,在那个时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楚辞开启了我的文学之路。
   后来,更是喜欢去读唐诗,甚至会寻味一些韵律和谐的诗句带给自己的那份高雅感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边吟咏着李白《将进酒》的诗句,一边感受着诗句中的豪情逸兴与那种通达的情怀。或者,沉浸在王维的《相思》里,写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句,悄悄地放进同桌那位女同学的某本书里,让饱满的情怀随着心跳而飞翔。
   后来,缘于李清照的《一剪梅》,我就对宋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还连带着读过一些元曲小令。读得多了,不知不觉间,我便对那些词牌名更产生了一种兴趣。其实,那时候,所谓的词牌名对于我来说纯粹是一知半解呢,就像我根本不知道《西江月》与《西湖月》有什么区别,我感兴趣的无非是这些词牌名为什么会有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而且一个个读起来仿佛都有各自的内涵。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曾经用不同的词牌名嵌入诗中给每个女同学写一首藏头诗,一度被传诵,只不过当时的我写不出一首富有韵律的诗。
   “作词之难,上不似诗,下不类曲……浅者深之,高者下之,处于才不才之间,斯词之三味矣。”当我在读了吴梅《词学通论》中说的这番话之后,才真正地领悟到作词之难,也不得不感慨自己在填词方面的欠缺,同时,庆幸自己不是生活在古代。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个词句就是我最先接触到的宋词,我喜欢读这样的词句,为了让自己懂得更多,就自学一些词的知识,比如令、引、近、慢,比如单调、双调,比如过片……
   曾经,想步刘禹锡的后尘,模仿《忆江南》的韵味,填一阕词,遗憾的是,那时候闭门造车的我根本摸不到词的门楣,因而,所填之词往往平仄声律错得离谱,不是落韵就是出律。
   或许是男人的本能吧,最后还是喜欢读豪放风格的长短句,去品味那种酣畅淋漓的意韵,但自己不会填词,读起来始终觉得少了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甚是遗憾。
   当心有千千结时,会沉浸在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的豪迈里,或怨艾在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婉约中。那一刻,突然想,往后自己心仪的女子必定精通诗词音律,而且带着一身书香,是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娴雅女子。
   有了这个愿景,因而,我的思想里就深深地烙下了锦心绣口的千古才女李清照、曲曲断人肠的朱淑真、千般哀怨化作一曲《钗头凤》的唐婉,她们三个人的影子,慢慢地被我融合在一起,仿佛生长在我的脑海之中。我读着她们凄婉又绚丽的词,在那些柔美的词韵里寻找一份如水如烟般的思想,而后,在她们丰富的神韵中寻觅一份千百年来雷同的相思。
   唉!望不穿的流年里,我徘徊在芬芳的词圃中,一旦有了相思,真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是词婉于诗了。
   就这样我迷上了诗词,或者说,是迷上了会写诗填词的女子。总是想,在每一个生活的季节里,怀一缕淡然的心情,和心爱的人儿一起乐山乐水,然后,给她画一张笑脸,放进她写给我的那阕属于我的《兰陵王》里,吟咏着“御瑟年华,白首后,更姣姣。”,慢慢沉淀一份人生的眷念。
   源于骨子里的喜欢,尽管填不好词,慢慢地,我也就懂得了词境必须以自然为宗旨才会有韵味,那些不经雕琢的词句才更有意境;也明白了咏物之类的雅词当存一份心的寄托;懂得了短令宜蕴藉紧凑,才会相互契合而落地生根;懂得了长调当重章法,首尾呼应从而相得益彰。但遗憾的是我始终悟不出一份人生哲理,意大境小也好,境大意小也好,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寂寥地体会那种“独上西楼”的惆怅感觉。
   其实,不光是读唐诗宋词,读诗经也一样能够令我产生一种别致的情怀。我一直认为《国风》就是一个诗经的时代,里面所有的情诗都是一种情性的体现。就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生一世太匆匆,相逢恨晚,我自然达不到这般情性的巅峰。
   我也曾写过诗,但总觉得那不应该叫诗,或者说,那是一种心情的呐喊,诗不像诗,词不像词。
   没有接触幻尘烟,不能说她就是诗心。而当真正接触她,听了她对于诗词独到的见解以后,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灵动的她俨然一个“不栉进士”,集天地之间所有的钟灵毓秀于一身。她如同一阕词,或者说,是身入词境,以诗入词。
   是的,我始终以为谙熟诗词的女子必定是睥睨天地之间的存在。可以想象,她俯仰山水之间,轻吟浅唱,长袖善舞,或操古风之雅,或吟清越之曲。
   幻尘烟绝对是个爱读书的女子,哪怕去一间幽静的咖啡馆打发午后那份慵懒的时光,她也不忘带上本《人间词话》。我的思想里,但凡爱读书的女子必定美到极致,可以想象,无论她走到那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曾和尘烟说过,爱读书的你如同一杯散发着淡淡香气的清茶,你根本不用施脂粉,也暗自盈香。我说,你风姿绰约,自然秀色可餐,这也许就是一个诗意女子的风情所在吧。
   仿若一阕婉约的词,在我的眼里,尘烟就是一个安静的女子,那种内在的气质、幽雅的谈吐,透露出一股自然的韵味。举手投足间,她那份清丽脱俗的仪态根本无需刻意去修饰,总是似水一样柔软,静的端庄、动的优雅。很多时候,看着她,我真的有一种错觉,仿佛她就是一阕江南词,那种千姿百态的神韵,那种柔婉之美,迷人至极。
   我曾说,写诗填词的幻尘烟,如莲一般静心,如诗一般高洁。对于尘烟来说,烟火生活就是诗行,精致的她可以把生活过得诗意盎然,过得清新绮丽。
   无数个夜晚,我总是会想象,写诗的她端坐窗前,莲般凝练、深邃的模样,有时候,我会想,当窗外脆生生的绿和幽深深的香掠过窗棂,溢满她的案头时,会不会撩拨起她那缕诗情?
   无数个夜晚,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电脑前面坐得久了,我就会走到阳台上,望着远方的夜空,微微地闭上眼睛,那一刻,我仿佛能够看到她衣服上那朵素雅的莲花,高洁而低调,深远而简单。
   尽管之前读了大量的词曲,但直到去年认识尘烟后我才明白,原来古诗词可以倾诉自己那份衷肠。“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我仿佛看见某个特定的场景里,你在填词,我为你绾青丝,诉绝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三句诗词来形容人生的三种境界,我想,这应该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有时候,人生亦如莲,水面上那朵莲花的美丽绽放,就取决于吸收的养分。如同诗词,肚子里没有养分,怎么懂得“诗言志,歌咏言”呢?
   幻尘烟是一个书香女子。书香女子往往充满着一种灵性美。她,词一般的婉约娟秀、水一般的风情万种、花一般的赏心悦目。她就是一朵莲花,她绽放的美丽,来源于她的诗词,来源于她吸收的养分,来源于她对自己的不断要求与勉励。
   我仿佛看见,在静谧的图书馆,她静静地坐在一隅,读着辛弃疾恢弘大气的词句,感叹他文韬武略却无力报国的悲痛。这一刻,整个世界都是她的,书中没有虚伪,只有一份惬意。
   我明白,诗词对于幻尘烟来说,在于其心灵,在于其神韵。她的心中仿佛有一把五弦琴,只要她喜欢,随时都可以发出清风明月般的音律,这样的音律,来自于她那份浓浓的江南情怀以及她对于东方神韵的一份眷恋。抑或说,她就是从楚辞、从宋词里走出来的女子。
   对于一个喜爱写诗填词的女子来说,读书是组成她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昨天,我向她问了一些关于诗词的问题,幻尘烟和我说,对于词人,她只欣赏辛弃疾,她说,辛弃疾戎马一生,所抒之怀豪迈与婉约并驱,这份驾驭力没有几个人能比。她还说,如果将诗比作公子的话,那么词就是女子,曲就是优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豪迈又不乏细腻的词句谁不喜欢呢?幻尘烟如是说。
   诗意的女子果然如一坛陈年的女儿红,初尝即令人陶醉,若再论诗词,自然愈加芬芳……

共 34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诗词作为天底下最美的句子飘然出世,不仅代表着文明的诞生更代表着经济的腾飞。我始终相信只有在盛世里才有诗词的百花齐放,这是老祖宗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正如文中所言“诗言志,诗缘情”诗词就是抒发情志的产物。何谓情志?“情“包含更多的感性因素,并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志“则是一个与政治伦理相联系的范畴,具有明显的社会指向性,故而一般的诗词方家都与仕途有着莫名的关联。李白也好、杜甫也好、亦或是苏轼与柳永,这些个诗词大家都拥有着较高的情志。情志有了,那如何抒发出来便是一门学问,于是诸如诗经、楚辞、乐府、格律诗、隽词、元曲之类的便氤氲而生,诗人们用满腹的才华赋予这些文字以典雅与风华。诗以唐代为线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指的是不循格律与韵律而写就的诗,比如诗经、离骚、乐府等;近体诗指严格按照格律与音律写就的诗,比如律诗、绝句,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隽词与元曲。现在通常意义的诗指的是近体诗,近体诗因其有了比较规范的格式而更富有一层境界,它抑扬顿挫,婉转流畅富有极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词更是所有题材中最沁人心神的文体,我称词为诗中的长短句,这些长短句组成的小令、中调、长调各有各的特点,千秋自拥。豪放也好,婉约也好,都是用来抒怀达绪,豪迈的诗词读来有热血沸腾的感觉,婉约的诗词读来有柔肠千转的感觉,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文字的魅力。我喜欢品诗论词缘于附庸风雅,正如作者一样。诗词与其它文体不同,它易学难工。记得《红楼梦》里香菱请教黛玉如何写好诗词,曹公就借黛玉之口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又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当初我学诗的时候很是在心中说曹公轻狂,如今想来,却也有几分正理。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章法,诗词也是,基本知识掌握了也就不难了,难就难在立意,如何在遵循章法的同时还能写出立意清雅脱俗的诗句来才是难事。所以写诗者必须要有深阔的思想、悠雅的情操、炼达的心胸。王国维说,词有两境,一曰“有我之境”一曰“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可造,无我之境难塑,确是如此,但我想来,“有我”也好“无我”也好,想要造出一个与自然融合的境界来还真非易事。诗词为我东方古国所有,它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传递出来的是中华神韵,这份韵味悠远绵长、留芳百世,永远是我中华文化的一颗瑰宝——灿烂弥香!喜欢诗词的人,品行一定错不了,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本文的作者以及作者笔下的女子一定是具有高素养的雅者。感谢雅者递来如此脍炙人口的一餐佳肴,回味无穷!倾情荐赏!问好【编辑:虚幻】【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04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虚幻        2017-08-03 14:09:23
  小伟,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诗词的连贯性、衔接性可见一斑。幻按语浅显,不足之处还请担待!
   诗词是一方凌驾在烟火中的天地,愿你沉浸在这一方天地里乐不思返,成为真正的雅者!
   天热了,不妨与你文中的女子一起觅个清凉所在,一书一茶一世界!祝夏凉安怡!
凡尘中的一砂砾
回复1 楼        文友:一地流沙        2017-08-03 14:38:12
  辛苦了!幻儿,按语庞大,气势恢宏,并且读了涨姿势,又一次令我吸收到很多东西,是谓真正的内涵。
   是的,诗词立意为重,这才是谓之难。读红楼,读里面的诗词,不得不佩服!
   谢你了!这样的按语厚重,雅融。
   的确,与诗意女子一起觅个清凉所在,一书一茶一世界,这才是诗词人生!再一次谢了!
2 楼        文友:资广飞        2017-08-04 21:19:00
  问安作者,好文,学习了: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资广飞
回复2 楼        文友:一地流沙        2017-08-06 08:30:10
  谢谢留评,问好
3 楼        文友:千音        2017-08-04 23:59:52
  不与俗尘争势利,仍凭诗酒定风波,欣赏,我也喜欢古诗词
回复3 楼        文友:一地流沙        2017-08-06 08:30:29
  谢谢留评,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