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画家
画家老木德艺双馨,擅长仕女图,在当地名气很大。老婆小学毕业没工作,是个善良贤惠的家庭主妇。独生女儿打小聪明美丽,博士毕业,随男友留在了省城。
女儿结婚时,嫁女的老木两口子去省城参加女儿婚礼,车接车送,着实风光了一把。不知是不习惯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还是不方便和女儿女婿挤在一个不足八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隔个夜,老木和老婆合计一番,说是老家有个大客户急等他去作画,第二天早早坐上公共汽车,乐呵呵打道回府了。
出嫁了女儿,老木闭门潜心作画。他想,当今画坛浮躁,一些画家都发了疯般想出名,哼,名气越大画越值钱,谁不想出名?
可当今社会有不少圈里的画家,不是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作品的艺术含量和价值上,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书画市场上,相互贬低,抬高自己,一门心思想卖画。其实,却悟不透功夫在画外,价值也在画外,画家经营的是自己的名气啊。知名的名家,哪一个不是吃苦在前,经过若干年的修炼才有了市场,不仅作品艺术水平过硬,价格一路飙升。
画家老王,圈里称其“驴王”。
唉,你说说同城的这个对头画家老王吧,为了出名逐利,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本来在家画得好好的,咋就着了迷跑到京城去了呢?嘿嘿,熬不住了吧!被房东赶出,流落地摊上靠卖画混饭吃,一张四尺驴图,不足以租住地下室一天的店钱,寒酸不说,这情何以堪。这大学毕业奋斗多年,落此下场,确实挺可惜。提及老王,老木深有感触。
三天前,实在熬不下去、一身疲惫的老王回来了。
惺惺相惜,都老伙计了,记啥仇?老木诚意邀来情绪低落的“驴王”,寻了个饭馆小酌。三杯酒下肚,老木说,老王呀,在咱这地,你因画驴而有“驴王”之誉,大大小小也拿过不少奖项,可你觉得你画的好就能出名吗?幼稚了吧,你也是个一级美术师吧,去趟京城啥体会?自以为画得好并不一定有人买账啊,这是自恋,是不?
唉!是啊。老王叹口气。
老木说,我一直坚信白白浪费时间花在不应该做的事情上,不如埋头研究绘画学问,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功到自然成。否则,得不偿失。难道老子的“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儒家的"中庸”和释家的“顿觉”、“顿悟”、“空”、“净”等等,就一点点没影响到你作画的心态吗?
老王欠身主动和老木碰了杯,各自喝光杯里的酒。
嗯,基本功没练好,就头脑发热热衷拼功利,不知现在还会有多少人和我有一样哀嚎呢?老王摸着下巴,接过老木递来的烟燃上,吐着意味深长的烟圈,似醉非醉说着自嘲的话。
都是老伙计,也不怕得罪你。想想看,一帮人围起来都说好听的,那是骗你。比如,你那次拍卖会上拍出高价的那幅“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作品,谁拍买去了?瞒得了别人瞒不了我呀,还不是你女婿买去后又还给了你……哎哎,咱实实在在做个画家吧,玩假弄虚的,哪有不透风的墙!是不?重新倒满酒,老木说着掏心窝子的话。
啊,这个你也知道的?
嗯,是拍卖场的小伙计漏的风撒的气,圈里人几乎都知道。
唉,那也是为了去京城发展,预先做个铺垫,真是昏头了。
呵呵,老王兄弟你好糊涂啊。铺垫铺垫,这不卷着“铺盖”、“颠颠”回来了吗?
嘿嘿,老木,你可别再哪壶不开提哪壶了嘛。整了这一出呀,我算是彻底想通开窍了,以后再不会做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哈哈,开窍就好。
唉唉,是彻底开窍了。以前呀,迷了门,只想听美言、听赞誉的好话,害人不浅啊。
哎!记得不?那次你办画展,不就是指点了你一句,惹的你万语千言费口舌。后来想想这是干嘛!还不如说个好,大家都乐呵。
嗯,过去了,都过去了。
哎,对了,以后啥打算?
唉,在外面折腾这两年,心累了。回来多日再没动过笔,想墨池洗手不干了。
哎哎,那咋行。你看,前段时间我那宝贝闺女生孩子,心疼女儿的老婆去省城照顾女儿了,伺候完女儿生孩,说好的外孙满月就回家。谁知,女儿工作忙,还真的离不开娘了,没人照顾孩子,就挤眼抹泪挽留,权衡再三,老婆决定留下,这不都仨月没回了……你现在租住的房子小,我的画室大,如不嫌弃,搬过来和我搭个伴,咱老哥俩一起切磋……
老王眼睛一亮,真的?
老木伸出右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