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风】一只红蜻蜓(小说)

编辑推荐 【西风】一只红蜻蜓(小说)


作者:杜逍遥 秀才,1680.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1发表时间:2017-08-05 17:54:51
摘要:一只红蜻蜓就是一种美的追求,但邪恶的日寇践踏了它,让人愤恨,激人奋争,绝不屈服。

【西风】一只红蜻蜓(小说)
   你当时只有四岁,拖着长长的鼻涕,光着屁股蛋儿,脸上沾满了污泥,你的姐姐们叫你“丑丑”。又因为你是四个姐姐生后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的父亲叫你“亲爹”。但这个名字只有你父子俩独处时才这样叫你。你的母亲和姐姐们都叫你幺弟。你就这样满世界跑啊跑啊。从父亲强健的胳膊跳到母亲柔软的怀抱,从这一位姐姐腿上跳到那一位姐姐的腿上,大家都不停地叫着幺弟!幺弟!你端的碗里尽是大米和鸡蛋,而姐姐们碗里全是野菜,但她们眼里充满了喜悦的泪花。她们都说,幺弟,你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的命运都变了,父亲对我们亲切了许多,再也不骂我们丫头赔钱货了,我们可以舒心地过日子了,等我们出嫁之后,每次回娘家都会给你带上好吃的。
   你当时是那样无忧无虑。你早上一爬起来,顾不得穿衣服就往外跑。屋外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红高粱地。红红的霞光浸染着在晨风中摇曳着的高粱穗,就像你爷爷喝醉了高粱酒,在路上蹒跚一样。有一条小河在高粱林里流着,那是你的乐园。河里有的是大鱼小鱼、泥鳅、黄鳝。一跳进水里,你就乐了,大喊大叫,满世界都是水,而照看你的四姐姐却在岸边大声叫着你,幺弟幺弟,上来吃饭,而你却仍在和鱼儿游戏。金色的波光追逐着鱼儿的影子,你却跳跃在那金色的波光上。
   这天早上,你发现今天只来了二狗剩,大狗剩、大虎二虎、大丫二丫们都没有来,真没劲了,怎么玩呢?你在心里这么说,你问二狗剩,二狗剩只是摇摇头,说什么也不知道。你又问二狗剩什么时候醒的,这么晚才来。二狗剩咧咧嘴说是昨晚一直睡不着,屋子外到处是东洋狗叫的声音,凶猛而凄厉,声音里夹杂着撕扯和啃骨头的声响,他奶奶说那魔鬼来了!他和奶奶一直战战兢兢裹在那床破絮里,直到太阳老高了,母亲才跳进屋里,揭开他的被子说走了走了,魔鬼走了!他才起床。
   捉鱼要几个人围着,二狗剩建议两人去捉蜻蜓。高粱地里的蜻蜓都红了,很好看,拿在手里,就像祖祖脖子上的红宝石,祖祖说,那很珍贵呢!
   你就跟在二狗剩屁股后头爬上了河岸,一头扎进了高粱地这片红色的海洋。晨风轻轻吹拂着,光着的身子感到特别舒服。轻轻摇曳的高粱穗子不时摩挲你的肌肤,好似母亲和奶奶在抚摸着你。你对这一片红色大海一点都不畏惧,那翩翩飞舞的红蜻蜓吸引着你好奇的目光。
   别看满世界都是红蜻蜓,可红蜻蜓们狡猾着呢,比河里的鱼儿还滑呢。明明看见它静静地站在红红的高粱穗子上,你才一扑上去,可它“呼”的一下又飞走了。你和二狗剩又得往前赶,累得你和二狗剩气喘吁吁,好半天也捉不到一只。你们跑啊跑啊,累了就扒开高粱杆子坐在地上躺一会儿,可红蜻蜓们一只只在头顶上飞舞着,恰是跟你们在做有趣的游戏。你们的目光被红蜻蜓们的影子牵引着,你们又一骨碌爬起来,又去追逐红蜻蜓了。
   你们追赶,追赶,不知走了多远,不知离村庄有多远,这会儿,你才觉得有点饿了。你感觉饥饿好似决堤的洪水,一旦来到,势不可挡,汹涌澎湃,一下子就可以把人击倒,何况你早上只啃了几口玉米饼子,喝了几口凉水。可那些红蜻蜓还在你们身边飞舞着,那红红的翅膀,那红红的身子,那绿宝石般的眼珠,也只有在你们这红色的红高粱地里才会长出来的,你和二狗剩绝不会放过的。你在跑的时候也在想,大狗剩,大虎二虎,大丫二丫他们在什么呢?
   你当时是非常懊悔,你想我怎么就这样笨呢,二狗剩终于捉住了一只,而你却什么也没有捉到。你看你那个狼狈样,脸上身上到处是汗水是泥污,到处是被高粱叶子豁的口子,因为在快乐中,你一点都不感到疼痛。你知道要等跳下了河,让河水一泡,那些血口子就会感到疼痛的。你现在就只顾欣赏二狗剩捉住的这只红蜻蜓。你们也似乎到了高粱地的尽头,可看到房屋了,听见有人声了。
   汪,汪,汪,一阵狗的叫声,二狗剩说,正是昨晚那熟悉的狗的叫声。你立住了脚步。
   你首先看到的是那东洋犬吃人的目光,你在心里打了一哆嗦。
   随后,你的目光渐渐上移,看到的是几个穿黄军装的人,有一个身体特别肥胖的,手里攥着把军刀。其他几个,手里端着枪,长长的刺刀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你的眼光忽的一闪,你看见军刀旁边站着跟你一样大小的小孩,但那小孩穿戴整齐,好像是一个上学堂的学生或是一个到别人家里做客的。
   忽的,那小孩眼睛直呆呆盯着二狗剩手里的红蜻蜓。
   你站在老远,根本听不见,即使听见了,也根本听不懂那个小孩趴在那个在弯下腰来的军刀的耳边说的话。只听见那军刀眯着眼睛,点着头,说哟西哟西!
   忽然,一个扇着扇子的从军刀背后走出来,大声命令你们过去!
   你们早已吓得尿都流出来了。你们看到那东羊犬那凶狠的目光,在刺刀的闪光下都睁不开眼,你们这时又饥又饿,哪里迈得开脚步。
   又是那扇子喊道,小孩,把蜻蜓拿过来!
   你们更不愿迈步了。你们想,这只红蜻蜓是你们跑了许多路吃了许多苦流了许多汗水才捉住的,凭什么说给你就给你!
   八格牙路。这又是一句你们听不懂的东洋话。
   扇子的脾气更大了。皇军说要杀死你们。
   这时,你的眼里更惊奇了。在你的远处,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你的父亲、母亲和姐姐们,以及狗剩的父母、姐姐们,还有村子里的其他大人。但他们被一排排刺刀隔着。他们只要向你们迈一步,就被刺刀逼退一步。你明明看见你父亲胳膊流血了,那是刺刀划破的痕迹。你的父亲仿佛高声向你喊,“亲爹,不要怕,有我呢!”你却笑了笑,自言自语道,我怕什么,我不就是在我们自家的高粱地里捉了一只蜻蜓,又没有做坏事。上次,我打了一个刚买回来的大碗,父亲都没有打我。今天,我们捉了一只红蜻蜓难道犯王法了?
   扇子伸出手,嘴里哇哇叫。你们根本听不懂!
   你和二狗剩紧紧靠着,两个光身子的小孩就像大海里的两条金鱼。二狗剩紧紧攥着这只红宝石般的红蜻蜓。一道道火热的阳光让大地窒息。你和二狗剩没有像平时那样哭出声来。嘴唇紧闭,扬起了高昂的头。
   你听得一阵稀里哗啦的枪栓的响声。紧接着的是死啦死啦的叫喊声。你觉得这跟你无关,你为什么要理会他们呢。
   你似乎看见一道影子飘了过来。啊,那是你熟悉的大姐姐的身子。你大姐姐当时已经十八岁了,平时像母亲一样护着你。你大姐姐也最疼你。你饿了给你煮鸡蛋吃,渴了就上树给你摘那熟透了的柿子,背地里还从集市里给你买甜得腻人的糖果。你刚要喊出姐姐这几个字,耳边只听得“啪”的一声枪响,你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只看见你大姐姐一个踉跄,一头栽倒高粱地里,黑黑的头发里汩汩冒出血来,你这才哭出声来。随后,二狗剩也哭出声来。你们的哭声很大,震动了整片高粱地,吓退了太阳。一朵厚厚的乌云托住了太阳。高粱地里也飕飕地起风了。这阵势,你从没有见过。你顿时有点后悔,今天不该出来捉蜻蜓。
   你低头看了一眼红蜻蜓。那只红蜻蜓静静地在二狗剩手里呆着,似乎在谛听世界上所有的声音。你们要是快点回到家里,就可以与红蜻蜓多玩一会儿。
   你又听见父亲粗野的骂声,并且他一下子拨开一把刺刀,向你们冲来。你们也哭着向父亲跑去。就那么一刹那,你分明看见一个叫“鬼子”的人,举着刺刀从背后向父亲刺去。白亮的刺刀刺穿了你父亲的身体,胸前的刺刀熠熠闪光。你吓得再也哭不声来。呆呆地看着。
   突然,被刺刀隔开的人们呼喊着,叫喊着,在与刺刀推挤着。高粱地里掀起了惊天的波涛。
   你这时似乎明白了什么,但什么也不明白。二狗剩对你说,把红蜻蜓给他们?而你却说,这是我们的。
   二狗剩也说不交。你咽一下口水。
   “嗖”的一声,好似一阵疾风吹来。那条东洋犬呼的奔了过来,死死咬住了二狗剩攥着红蜻蜓的手。尖利的狗牙深深地刺入到二狗剩的手掌里,你看到二狗剩也是好样的,一点都没有松开手的意思。
   “啪”,“啪”,又是两声枪响。你和二狗剩同时倒下了。像倒下了两枝高粱苗,在中午微风里发出轻微的声响。你们的血浸到了湿润的土里,漫过了高粱根须和蚯蚓的头顶。太阳也变成了血色。天空垮塌了,好似有无数沉重的石块在砸向这个世界,要与鬼子同归于尽。
   你和二狗剩那年都才四岁。
   你们的血溅到了那只红蜻蜓的身上,像你们血红的心脏。
   这只可爱的红蜻蜓,在狗的撕咬声中,在枪声中,在人们的哭喊声中迅捷地飞走了,消失在一望无际的红色海洋般的红高粱地里。
   后来,人们说,高粱地里飞舞着的红蜻蜓就是你们的化身。
  

共 33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叙述的视角——第二人称叙事。这是一件很冒险,却也是勇气可嘉的尝试。第二人称叙述被很多理论家称作一个伪人称叙述,也就是说不承认存在这么一种叙述人称,即便有,那也不过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变形。虽然第二人称在表现情感方面的震撼力是不容忽视的,但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阅读第二人称写作的作品也是件困难的事情,读者与“你”其实不管是在心理还是在思维上,都隔着一个空间维度,并不能完全像“你”一样感同身受。其次,为了避免语言散文化和情节模糊化带来的弊端,作者又竭力刻画突出人物心理和对灵魂的拷问,突出小说思想主题,使读者在阅读后深受震撼和感染。感谢作者赐稿,推荐大家赏读!【编辑:文明俭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7-08-05 17:57:43
  感谢老师赐稿西风,编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2 楼        文友:杜逍遥        2017-08-05 19:02:14
  谢谢主编的评论,关于第二称的用法,法国新小说早就用了,在中国也不乏使用者,我只是尝试小说新的写法。文学上我信奉“实践”和“实验”。我再次感谢主编的厚爱。
3 楼        文友:山野和风        2017-08-05 19:05:20
  手法新颖,情节生动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牵动人心,使人不得不在眼前浮现出一种美好与罪恶冲击的画面。拜读学习了!感谢老师赐稿西风,期望更多精彩!问好,夏安!
4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7-08-05 19:13:21
  历史上,血的事实,日本侵略者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肆意残杀中国人,他们欠下的血债永远牢记在人们心中,也铭记史册!牢记历史,莫忘国耻!感谢老师带来精心之作!遥祝创作愉快!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5 楼        文友:付尚林        2017-08-06 11:18:47
  小说一开头就吸引了我。除了叙述的角度独特外,那张驰有度的语言象高粱酒一样漫漫让我上头。好想写一篇评论,又怕自己浅薄说不到点子上。越是珍贵的东西越易让人不忍下手。
   我喜欢他,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个语言。
回复5 楼        文友:杜逍遥        2017-08-11 15:05:08
  谢谢你的点评!祝好!
6 楼        文友:斯琴        2017-08-10 09:34:55
  杜老师行文好娴熟,语言很美,开头写你是家中的一块宝,那部分刻画的特别逼真传神,后一部分红蜻蜓出现,让人提心吊胆,与前边的和谐温暖反差过激。我得好好学学你的行文。斯琴问候老师。
回复6 楼        文友:杜逍遥        2017-08-11 15:04:26
  谢谢点评,互相学习吧。我是喜欢看西方小说的。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