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红芋叶子

  红芋叶子


作者:赵文汉 秀才,116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37发表时间:2017-08-06 10:16:57


   山芋有好几种叫法,地瓜、红薯、白薯、甘薯、番薯、红苕,我们家乡叫它“红芋”,并不是因为山芋大多是红色,黄色的叫“黄红芋”,为什么这样叫,没人能给出解释。
   春天栽种的叫“春红芋”。到了秋天收获的春山芋,主要用于切晒成红芋干,红芋干捣碎磨成面粉就可以做成“红芋面馍”了。红芋面膜做法有多种,可以做成馒头,可以做成窝窝头,可以做成菜团,最常见的还是做成“红芋面锅巴”。就是现在,“红芋面锅巴”依然是饭店里常设的时髦主食之一。不过,在我的少年时代,它是我家乡百姓的一年四季的主食,每顿都要吃,因为“没有红芋不能活”。
   夏天栽种的叫“夏红芋”。到了秋天收获的夏山芋,主要用来煮着吃。它糖分高,淀粉相对少,煮着吃特别甜。它还有一个最为主要的功能,在地窖里储存到第二年的春天,拿出来育种,生长出红芋的“秧”,用来栽种“春红芋”。在我的少年时代,一天至少早晚两顿都要吃用夏红芋煮成的红芋饭。那时节,我和我的乡亲过的都是“红芋饭,红芋馍,没有红芋不能活”的日子。
   小麦收割后,把麦茬地收拾成“红芋嶺”,就是把两边的土壤往中间拢,使之高于地面,红芋不喜潮湿,这样可以保证地下的红芋少受水泡。一“嶺”大约一尺来宽,长是从地这头一直到地的那一头,一嶺一嶺排列在田间,仿佛大阅兵时的方阵。然后农民就专等着下雨了,那时农业还基本上是“靠天收”的。正常情况下,不几天就会下雨的。雷暴雨一停,田里还是一片汪洋的时候,男劳力就拿着镰刀到栽种春红芋的田里去了。从已经把地皮全部覆盖了的春红芋的秧苗中,挑最肥壮的割下来,一抱一抱地运到地头上去。女人早就用从家里带来小板凳坐在地头上等着了。男人把成抱的红芋秧撂在女人面前,折身再次走向田间,继续下一抱红芋秧的工作去了。
   女人面对男人送来的一堆红芋秧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每一根老长老长的红芋秧用剪子剪成一段一段的。每段三寸来长,女人会顺势剪掉上面三个叶片,留下两个叶片。这成段成段的红芋秧苗,拿到种夏红芋的土地上去,把它们扦插到红芋嶺上,栽种夏红芋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专等秋天收获了。
   女人从红芋秧上剪下的红芋叶片是舍不得扔下的。主妇们会把它们拾掇到竹篮子里带回到家里去,用水洗干净,可以炒着吃,可以下面条,可以晒干留到冬天做干菜吃。
   最为主要的是可以用它来改善伙食。母亲将洗干净的红芋叶子,掺和到面里去,放上盐,做成“红芋叶子锅巴”。从锅里取出,红芋叶子的清香扑鼻,还带着焦。那是我儿童时代的美食,一次就可多吃好几个,肚子撑得像个大西瓜似的。
   红芋叶的叶茎也是美食。一根叶茎三寸来长,水汪汪脆生生的。切成段,放上葱姜,用油一炒,绝对的可口菜肴。用它来下饭,可以多吃两碗面条,同样可以把肚皮撑得像个大西瓜似的。
   红芋泼皮,不大挑拣土壤,插在哪里都可以活,只要成活就能长得很茂盛,更不要说土力肥厚的地块了。所以在遍地都是种红芋的年代,红芋叶子多得人吃不了。人吃不了不要紧,可以打来给猪仔吃,夏天它们吃鲜嫩的红芋叶子,到了冬天,与人一样,猪们在主人的操持下,也把晒干了的红芋叶子当成干菜吃,且是家常便饭,一天三顿都是它。这种晒干了的红芋叶子喂猪时称为“糠”,其实,人也天天吃,“吃糠咽菜”是我儿童时代的家常便饭。
   现在,我的家乡很难再看到红芋了,红芋已经成为家乡的“稀罕物”。再稀罕,我都不稀罕,这辈子不想再吃与红芋相关的食物了。原因,你知道的。

共 13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作者家乡的红芋为主人公,依次讲述了它们的种类,它们的吃法,它们的栽种条件和方法,红芋叶片的用处,红芋的生长环境,在困难年代红芋和红芋叶片起到的活命作用。值得我们品味的是,作者不是单纯地说明,而是把这些内容放在劳动环节的叙述中,放在劳动场景的叙述中,写出了浓烈的乡村生活味道,写出了文章的生动性。文章结尾,写红芋地位的变化,含蓄地写出了农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写出了国家的变化,深化了文章主题。【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8-06 20:42:24
  作者家乡的红芋包含了很多的种类,在我的家乡,这些种类是单独的,红芋又是一种植物的名称。看来,一方一俗,连事物名称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喜欢老师的文章,期待下一篇。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