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影视戏曲 >> 【荷塘】雄鹰在飞(电影剧本)

编辑推荐 【荷塘】雄鹰在飞(电影剧本)


作者:苏杰 白丁,47.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2发表时间:2017-08-07 15:40:17
摘要:残疾青年朱亚文身残志坚,不屈服于命运,努力学成补鞋的技术,并且和美丽女青年张未真心相爱,喜结连理,两人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企业,并且致富不忘乡亲,帮助下岗职工,捐资希望工程,成为小城的明星人物。

剧中主要人物:
   朱亚文:十九岁,身残志坚的青年,修鞋匠。
   张未:朱亚文的妻子,开个服装店。
   朱大山:四十来岁,朱亚文的父亲。
   文婶:朱亚文的母亲
   朱盈:十三岁,朱亚文的妹妹
   皮皮匠:朱亚文的修鞋师傅
   严彩叶:西芦公社第一把手芦书记的第二任夫人。
   陈得明:做服装生意的
   匡云:陈得明妻子
  
   【片头】湛蓝的天空中,一只硕大的雄鹰在展翅飞翔。鹰飞得是那样平稳、安详和自由。
   【镜头下移】巍峨绵延的群山,像一幅淡墨水彩。
   【推出片名】雄鹰在飞
   【推出字幕】
   【字幕背景】【远景】
   一个贫瘠得有些荒凉的小山村,高低错落的有些破旧的房屋。(时令背景设计为冬天,可通过光秃秃的树丫枝杈的缝隙展示背景)
   【略近景】一片衰草铺展的小山坡上,一个衣着褴褛的男孩手捧着一本旧书在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衣着要符合七十年代农村生活,可为黄军装、蓝裤子、黄球鞋)几个衣着差不多的孩子嘻笑着跑过来,一个个头比较大的男孩一把抢过男孩手中的书,另一个胖胖的小女孩嘻笑道:你爹妈都不要你读书了,你还读个什么劲?
   他们哈哈大笑着跑开。
   【特写】男孩站起身来,大声叫道:快还我书!把书还给我,我要读书!
   【近景】男孩踉踉跄跄地向前追去,脚步蹒跚,身体倾斜地移动着。
   【画面淡出】【朱亚文家外景】
   【近景】三间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的烂瓦房,好像随时都要倒塌的样子,千疮百孔的墙壁上用石灰水刷着“农业学大寨”几个大字。
   【镜头推进,定格】两扇破旧的门板上贴着一幅已经被雨侵蚀得有些发白被风撕破的对联,对联上的毛笔字倒也工整。
   【镜头切换】上联:祖国山河一片红,下联:革命家庭万年春。
   大门敞开着,屋子中央是一张旧的油漆斑驳的大桌子。本片的主人公,年仅十九随的双腿因小儿麻痹症而残疾的男孩朱亚文一家正在吃午饭,阳光略有些倾斜地照进屋子里。迎门坐着的四十多岁的穿着一件破蓝布棉袄,胡子拉茬的中年人是朱亚文的父亲朱大山。朱亚文的对面穿着一件花布棉袄,头发有些凌乱的是他的母亲文婶,背朝大门穿着一件花布棉袄的是朱亚文的妹妹朱盈,朱盈才十三岁,脸上稚气未脱。
   特写:一盘炒胡萝卜片,一盘炒大白菜,一个白色的有块明显摔掉瓷以后露出一块黑疤的搪瓷盆,盆里装着几个放在锅里蒸熟却没有去皮的山芋。
   朱大山,文婶,以及朱盈都埋头喝着稀饭,朱亚文手里拿着一个啃了半截的山芋,在思索着什么。
   【镜头顺着朱大山满是皱纹的脸上移延伸】朱大山身后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毛主席画像。
   朱亚文(放下手里的半截山芋,眼睛望着父亲):爸,我不想读书了。
   【特写】朱大山吃惊的面孔。
   朱大山(不解地):为什么?
   朱亚文(瓮声瓮气地):不为什么!
   朱大山把手中的碗重重地往桌上一放,稀饭汤溅了出来,文婶和朱盈第一吃惊地望着朱大山。
   朱大山(愤愤地):混蛋,天天吵着要念书,眼瞅着明年就高考了,你却不念了。不念了你能干什么?瘸着腿是能种田还是能干什么活计?
   文婶:孩子,你小时,可以有爸爸妈妈养你,哪怕喝稀饭,毕竟不会饿肚子,可你不读书,你将来怎么办呀?
   朱大山从棉袄口袋里摸出一包大丰收香烟,又掏出一盒火柴,抽出一支划着。
   【特写】闪烁的火苗,像怦怦跳动的心。
   朱大山点着香烟,闷闷地抽着,朱盈也不吃饭了,愣愣地看着哥哥。
   朱亚文(沉默了一会,看了父亲一眼):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你看咱们村里哪一家不比咱们家混的强?咱们家这三间房子指不定哪天就倒了。你和我妈累死累活供应我和盈盈读书,你看你们才四十多岁都老成了什么样子?我真的不忍心啊!
   文婶闻听此言,泪水扑簌簌地落下。
   朱大山(重重地叹了口气):文啊,爸知道你孝顺,可是你不读书又能做什么呢?人家好手好脚的还指望着读好书考上大学跳出农门。
   文婶(抹了一把眼泪,抽泣着):文文,你要是能做个什么事情,不读书还有个讲法,可你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靠什么挣钱养活自己呢?
   朱盈(也懂事地劝道):哥,你就听爸妈的话,还是读书吧,你成绩那么好,说不定能考上大学呢。
   朱亚文(把稀饭碗往前推了推):爸,妈,我不想读书,有两个原因。
   朱大山(把香烟头扔在地上,用脚踩灭了,怔怔地望着儿子):哪两个原因?
   【特写】:朱亚文年轻而不失英俊棱角分明的脸。
   朱亚文:我听人说,国家规定,残疾人是不能上大学的。
   文婶:有这回事吗?
   朱大山(沉重地点了点头):这话我也听人说过,东村的老魏头家的儿子就因为一只眼睛不好,分数都考够了也没能上成大学,可咱们没考过,哪知道是不是不录取呢?
   文婶:是啊,咱们家既没靠山也没钱,不指望着你兄妹俩个读书又能有什么办法。咱们就是天天喝稀饭,只要你们俩能考出去,有个出路,你爸你妈就是累得皮包骨头也心甘情愿呐!
   朱亚文(摇了摇头):爸,妈,你们就把这份精力放到我妹身上吧!我已经和我姑说过了,让她帮我到街上跟皮皮匠学修鞋,学个手艺,我想自己混碗饭总行吧?
   朱大山(抓起一个山芋,咬了一口):孩子,其实我也早想让你学个手艺了,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有个手艺比啥都强呀!先前因为要照顾你读书,不敢跟你提这些事,如今你要学皮匠,明儿个我就跟你姑说说去。
   【画面淡出】
   熙熙攘攘的小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特写】身材矮小,头很大的皮皮匠围着一件蓝皮围裙,用工具刀划开鞋底边,手法娴熟而又灵活。
   【特写】朱亚文坐在一只小马扎上,聚精会神地看着。
   【镜头不断切换】皮皮匠用大锥子引线上鞋底,皮皮匠用缝鞋机缝补鞋子,皮皮匠用锉锉胶靴,用胶水补胶靴。
   【镜头继续切换】朱亚文用工具刀切开鞋底,用大锥子引线上鞋底,朱亚文用补鞋机缝补着一只黄球鞋。
   一个穿着入时的中年妇女拎着一只小布袋走了过来。
   【背景音乐】社会主义好,从街边电线杆上的大喇叭传出来的。
   【特写】:中年妇女穿着蓝色的毛线编织的高领衫,黑色的灯芯绒裤子,擦得锃亮的中跟尖头皮鞋,头发烫成了大波浪式,蓬松的卷曲着,嘴唇上还抹了很重的口红,嘴上哼着一支大约是港台电影上的歌曲,走路一扭一扭的,在皮皮匠的鞋摊前站了下来。
   年妇女(惊讶地):哟,皮皮匠,一段时间不见,带徒弟啦!
   皮皮匠赶紧站起身来。
   皮皮匠尖瘦的脸上堆满了装出来的笑容。
   皮皮匠(恭敬地):哟,是严大姐呀,稀客!稀客!
   严大姐(满脸怒容)(啐了一口):呸,皮皮匠,你喊我大姐,我有那么老吗?
   皮皮匠:唉哟,严,严大姐,搁以前我可以叫你严彩叶,可你现在是咱们西芦公社第一把手芦书记的第二夫人,我不能再叫你盐菜叶了,就只能叫你严大姐了!
   【特写】严彩叶柳眉倒竖,一幅怒气冲冲的样子。
   严彩叶(怒气地):死矮子,你瞎嚼什么舌头根子?什么第二夫人,老芦他老婆死了,我改嫁跟他,可是名正言顺的第一夫人!
   【背景镜头】几个过路人哈哈大笑。
   【近景】朱亚文也觉得好笑,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皮皮匠:对,对,您说的对,您是第一夫人,小的说错了,小的该死!
   严彩叶(脸色缓和了不少):死矮子,下次再瞎说,看我不叫老芦把你的摊子掀了!
   皮皮匠(打躬)是!是!是!您有什么吩咐吗?
   严彩叶扬了扬手中的布袋。
   严彩叶(得意地)皮皮匠,这是我们家老芦在上海出差时给我买的一双皮鞋,三十五块钱呀,差不多抵农具厂的工人的两个月的工资了,我想钉两个鞋掌,你给我搞一下吧!
   皮皮匠:这点小事,有我徒弟就行了。阿文,给严大姐钉两个鞋掌!
   严彩叶(怒气地):皮皮匠,你怎么说话呢?是给我的皮鞋钉鞋掌,不是给我钉鞋掌。再说,你这小徒弟,他能钉的好吗?钉坏了你赔得起吗?
   皮皮匠:哎呦,严大姐哦,你可别裤裆里瞧人,把人瞧矮了!徒弟,露一手给她瞧瞧!
   朱亚文答应了一声,接过严彩叶手中的布袋,倒出了皮鞋,拿过钉锤和鞋掌、鞋钉,把皮鞋往钉掌的凳子上一放,啪啪啪,三下五除二,就给搞定了。
   【特写】严彩叶目瞪口呆的神情。
   【特写】皮皮匠洋洋得意的神情。
   【特写】朱亚文自信满满的神情。
   严彩叶(惊讶地):唉哟,真看不出来,小子,手脚挺麻利的呀!
   皮皮匠(坏笑着):怎么样?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话我不敢说,可京沪特快不是人推的,喜马拉雅山不是人堆的,这话你总该听说过吧?
   严彩叶(用手扳了扳钉好的鞋掌):多少钱?
   皮皮匠(竖起一个食指):一块钱。
   严彩叶(惊讶地):啊,以前你钉鞋掌不是两毛钱一个吗?怎么一下子涨成五毛了?
   皮皮匠笑道:怎么?您这鞋这么贵,这手艺总得对得起您这双鞋吧?
   【画面淡出】
   【背景切换】金灿灿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雪后的梨花,蜜蜂在花蕊上采蜜,蝴蝶在花枝间飞舞。
   【镜头继续切换】一望无垠的水稻田,金黄的稻穗,棉田中,绿叶间一朵朵绽银吐白的棉花。
   【画外音】:一年后,朱亚文已经手艺娴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师傅皮皮匠,自己单独摆摊接活了。
   【特写】朱亚文坐在鞋摊上聚精会神地捧着一本书在读着。
   【略远景】在人来车往的街道上,有三个穿着比较另类新潮的年轻人向朱亚文走过来,其中一个青年还吹着响亮的口哨。
   青年甲:嗨,哥们,看嘞,朱亚文这小子做了小皮匠还抱着本大书看,有出息呀!
   吹口哨的青年乙(不屑地):啐,就他,断了翅膀的老鹰能飞到天上去吗?
   青年丙(深有同感地):就是,瘸巴腿折腾死了,也就做个小皮匠罢了!
   三个人靠近了朱亚文,朱亚文句句听在耳里,但头也没抬一下,仍然全神贯注地读书,三青年从朱亚文身边走过。
   青年甲(钦佩地):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就觉得我们不如他,一个残疾人能够不靠家里养,还挣钱供妹妹读书,我佩服!
   青年乙(挠了挠头):你说的也对,他这样做比咱们吊儿郎当地混日子是强得多!
   青年丙(有所感触地):也许,有一天,断了翅膀的老鹰真的能飞起来,也不一定哩!
   三个人渐渐走远了,一个头上围着块蓝布围巾穿着一件米黄色的滑雪衫的女子走到了朱亚文身边,女子手中拎着两双大脚码的黄球鞋。
   女子:师傅,补鞋!
   朱亚文的注意力正集中在了书中的精彩描述上,没有听清女子说什么。
   女子(提高了声调):师傅,我补鞋!
   朱亚文(一惊,放下书本,抬头看了一下女子):大妈,您补鞋?
   女子(噗嗤一乐):师傅,你嘴真甜,我才二十二岁,你就叫我大妈呀!
   朱亚文(脸一红,抬头又看了一眼女子)我,我以为你是年纪大的了,不好意思!
   女子扯下头上的蓝布围巾,露出一张清秀精致被寒风吹冻的有些发红的瓜子脸,一条乌黑油亮的大粗麻花辫高高的盘在头上,身材高挑而匀称。
   朱亚文一下子愣住了,情不自禁地将目光久久地盯在对方的脸上。
   女子被朱亚文盯得很不好意思,脸一红。
   朱亚文窘迫地接过女孩子手中的鞋。
   朱亚文(声音低低的,颇难为情地):你,你太漂亮了,不知道的人,还,还以为你,你是仙女呢。
   女孩(笑了,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师傅,你见过美女没有,天底下的美女多着去了!
   朱亚文把鞋放在补鞋机上,摇动转臂,开始补鞋。
   朱亚文:你别,别笑话我,我腿不好,没走过什么地方,但你是我看过的最漂亮的女孩!
   女孩(含嗔带怨地):看你人挺老实的,也会油嘴滑舌的!
   朱亚文:我只是实话实说,你要是不高兴,骂我一顿好了!
   女孩(愣了一下):你叫什么名字呀?还喜欢看文学名著?”
   朱亚文(羞赧地):我叫朱亚文,我很喜欢看书。
   朱亚文的脸色暗淡下来。
   女孩:那你为什么不读书呢?念书可以考大学呀!
   朱亚文低下头。
   【特写】朱亚文一副羞涩的神情。
   朱亚文:我家里穷,读不起书,再说,国家好像不允许残疾人参加高考。
   女孩愣了一下,没有说话。
   朱亚文默默地把鞋全部补好,递给了女孩。
   女孩(接过鞋):师傅,多少钱?
   朱亚文(笑了笑):不要钱,你拿去吧。
   女子(惊讶地):不要钱,忙了半天,你怎么也要收点吧?
   女孩把一张绿色的两元纸币递给了朱亚文,被朱亚文挡了回去。
   朱亚文:这两双鞋,都是42码,根本就不是你穿的,不是你父亲就是你哥穿的,你心这么好,记挂父亲或者哥哥,所有有孝心、爱心的人补鞋,我都不收钱!

共 28782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一篇感动人心的励志电影剧本。剧本讲述了残疾青年朱亚文由于家境贫穷,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他跟皮皮匠学修鞋,出师后自己单干,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漂亮女孩张未,两个年轻人心心相印,他们共同开了一个服装店。张未的父亲死了之后,母亲严彩云又嫁给了县城里的一个官员。严彩云听到女儿找了一个残疾人后,来店里闹,她无法阻止女儿爱朱亚文的心。没办法,严彩云只得同意这门亲事。结婚后,朱亚文南下广州去进服装,他无意间救了一个小男孩,被服装批发的一位大姐看到,大姐为他的人品所折服,同意赊十多万的服装给朱亚文,朱亚文生意越来越好,发家之后,他捐钱给希望小学,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小城里和他进同样服装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开始变得惨淡,朱亚文带领妻子张未又跑杭州进高档服装,在那里,他又救了被车撞的同乡,也是做服装生意的陈得明老板,并得到他的引荐,认识了杭州一些大品牌的老板。他身残志坚,不屈服于命运,和妻子一道,两人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雄鹰流行服饰商场”,并且致富不忘乡亲,帮助下岗职工,捐资希望工程,成为小城的明星人物。剧本精彩纷呈,立意新颖,语言风趣,人物形象塑造得很成功,催人向上,给人力量。表现了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为年轻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7-08-07 15:42:51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7-08-07 15:43:45
  剧本精彩纷呈,立意新颖,语言风趣,人物形象塑造得很成功,励志电影剧本,耐读耐品。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7-08-07 15:44:08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天龙        2017-08-07 19:48:08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