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先扶智
同学们:上午:!
今天,受县委干部王政同志的邀请来到美丽的林皋村,为同学们做一场《扶贫先扶智》的报告,分外感到荣幸,鄙人不才,成就不大,智慧不高,但愿意与同学们共同分享这个话题。
首先我先谈一下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目前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世界超级大国美国,这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成果。39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春风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全国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那么,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力量源自于哪里?当然,离不开的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与正确,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于11月27、28号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瞻望前程,形势喜人,然而,面对现实,任务艰巨。脱贫攻坚,至始至终是惠及全国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一件大事。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想除了党的扶贫政策以外,我们还要拿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齐心协力才能实现这个预定目标。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目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之所以能够快速上升,稳居世界第二宝座地位,其中就离不开农业、商业、工业的巨大贡献。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迅速上升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大家都知道,现代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创新含量增加增值的过程。以前我们经常讲勤劳致富,但是,在现代化迅速增值增富的过程中,勤劳致富不一定能够实现预定结果,在科技、知识、创新等因素融入工、农业方面时,财富继而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根据2015年《科技日报》统计,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达到55.3%;创新绩效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1位。因此,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农、商、工业等方面已经不再是凭借人力等方面的落后因素,而紧紧依靠的是知识、科技、创新发展的力量。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面对扶贫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扶贫先扶智。那么,怎样去做呢?这是我讲的第二个方面。
同学们,当我们认识到知识、科技、创新等因素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过程中的巨大力量时,我们是不是会眼前一亮,我们会不会奋起直追?是的,我们必须追赶,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科技充实我们的财富,用创新增加我们的含金量。我们先来了解几个人物创造财富的例子。
2017年3月24日,美国财富杂志在其官网对外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领袖人物榜单,马云名列榜单第二位,2017年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发布,马云以354亿美元身价排在第18位,重新取代王健林成为华人首富。《福布斯》杂志曾经评论道: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地露齿而笑,拥有一副5英尺(1.53米)、100磅(45千克)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同时也有着拿破仑一样伟大的志向。温家宝总理评道:马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马云之所以能够从一位普通教师脱胎换骨,华丽转身,归根结底是利用了知识、科技、创新的积极因素。
我们再看中国十大创新企业家:马云(阿里巴巴)马化腾(腾讯)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总裁)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彦宏(百度)魏建军(长城汽车)史玉柱(巨人网络)陈鸿道(加多宝)张勇(海底捞)等,在他们创新立业的过程中,哪一个不把知识、科技、创新精神融入其中。他们以自己的创业事例给我们再次生动地上了一课:要想富,先学习。
搞好学习,才能开阔视野,也才能站高望远,激发创新能力,所以,脱贫先脱愚。要脱愚,先要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倘若教育不兴,人才一定不兴。现在,有关专家又提出一个“代际贫困”的概念,就是防止贫困产生恶性循环,导致代代贫困。至于代代贫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缺失,教育欠账。所以,同学们要志存高远,家长们也要高瞻远瞩,为孩子们未来良好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