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天古之极(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天古之极(赏析)


作者:玉峡耕牛 秀才,136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90发表时间:2017-08-11 11:17:06

共 4160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本章,老子谈“天古之极”,强调以慈为本,则士不武、将不怒、帅不与、主为之下,这就是不争之德,这就是用人之力,这就是配天古之极。全文共二段,第一段,老子紧接着上一章的“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之话题,具体讲如何做。老子一口气讲了四种人,即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者和善用人者,这四种人几乎囊括了当时的统治阶层,并教他们如何为慈,即善为士者,士慈,则不逞勇武;善战者,将慈,则不怒;善胜者,帅慈,则不与,避其锋芒,减少伤亡;善于用人者,国主慈,则不自高自能,谦和处下。第二段进行归纳,这就是不争之德,这就是用人之力,这就是符合天道人心,是顺天应人的最佳境界。“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给予如此之高的评价,更多的是劝勉与激励,可谓用心良苦。谢谢耕牛!辛苦了!一路走来,勤耕不辍,值得学习!【编辑 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17-08-11 14:34:55
  这段解得好,与兵家的思想有些相似,用武的目的是不用武,是止戈;愤怒的时候不可出兵打仗;善于胜利的将军不和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给人才展示才能的机会,甘为人下。经典!古今多少事例已经证实了这个至理名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道法呼吸        2017-08-12 16:31:06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译文:善于带兵者不逞匹夫之勇。善于打仗者不会因个人喜好而怒发冲冠。战则常胜者不争一时之强。善于用人者,低调谦虚。
   注:《孙子兵法》里,“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可以为本段文字之注释。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这就是不争之德,就叫借助他人之力,就叫与天道相匹配、相符合。自古以来,此理至极。
   注:不争之德,用人之力,其实质就是无为与有为相结合。一阴一阳也,故“是为配天”——符合天的一阴一阳之道。
   字解:
   士:《説文解字》:士,事也。数始於一,终於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善于办事的人。天地之数,从一开始,到十结束。字形采用一、十会义。孔子说:能推十合一、从众多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高明的士。所有与士相关的字,都采用士作边旁。)《康熙字典》 :又官总名。又士卒。又男子通称。
   配:《康熙字典》:《说文》酒色也。即:(控制)酒的成色。又《玉篇》匹也,媲也,对也,当也,合也。
  
   心得:善为士者不武。故匹夫之勇,韩信不屑也。真正的武士不配剑,力拔山河的项羽不丈夫!既然虞姬不保,当初何必牛气?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