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关中石子馍

编辑推荐 关中石子馍


作者:易茗 布衣,13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30发表时间:2017-08-11 14:46:23

哥哥以义工的身份去澳洲支教。他打来越洋电话说:安检的时候狗嗅而不走,当他从装满国学的行囊中,取出唯一的食品“石子馍”的时候,老外怀疑是文物,要没收。哥哥赶紧翻译说是“中国饼干”,这才放行。当哥哥把石子馍拿给他的学生看时,大家蜂拥而至。其中有人用双手拿起那凸凹有致的食物,周围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哥哥的课就从这陕西关中人文原生态的“活化石”开始。
   石子馍遗留着石器时代“石烹”的古风。“神农时,惊讶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经过长期的流传和演变,唐代时叫做“石鏊饼”,并曾以此饼向皇帝进贡。到了清代,石子馍传入金陵,称为“天然饼”。石子馍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
   放下电话,哥哥的话激起我回忆的闸门。小时候,每到农忙结束,奶奶便和妈妈商量着选一个下雨天,叫上大妈和几个叔伯嫂子,几家合在一起开始打饼。为什么要选择雨天呢?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告诉我说,石头烧热,夏天站在锅边要不停地翻馍,搅动石头,为了凉快,就选在下雨天。再说下雨天也不耽误农活。记得打馍的时候,首先选一口大锅,给锅底涂上香泥,妈妈说涂泥是为了不把锅底烧化。然后把精心挑选并洗净的河滩鹅卵石加热,有人专门负责烧火,开始火候一定要大,至石子烁热烫手后,先分出来一部分石子在另一个容器内保温,然后把火放小,后面可根据需要调整火候。这时候有人已经开始把前一天就发好的硬面,放上碱、盐、植物油、鸡蛋、鲜花椒叶等佐料,用劲反复揉搓面光滑柔软为止,再分成小馍坯,平铺于锅底的热石子上,再将保温的石子均匀放在馍坯上部,用中火加热下烙上烫,两三分钟后至馍色半黄即可。就这样,烧火的烧火、揉面的揉面,擀皮的擀皮、放坯的放坯、翻饼的翻饼、拾馍的拾馍。好不热闹。
   小时候几乎没有零食,石子馍就是孩子心目中的美味。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从开始制作到石子馍出锅,急不可待地伸手去拿;可是大人们总是阻止,因为刚出锅的石子馍有点软,等一吃风,就变得酥脆,特点:色半黄,表面凹凸,形状圆,味咸带椒香。可是满屋香气四溢的诱惑早已勾起孩子心灵最深处的食欲,无法忍受中,三口两口一张饼便进了肚子。石子馍兼有健脾开胃的功效。“真是食补胜良药”,这是大妈的原话。等长大了,各种各样美食举不胜举,可是还是最钟情石子馍,闲暇时间拿本书,沏杯茶,瓷盘里放两张石子馍。静静地咀嚼,细细地回味,优雅恬静的韵致,达到无极。
   正想着,老公问我想什么?我便把小时候的事说给他听。他说:“你只知道石子馍好吃,却不知道其中蕴涵着玄妙的道理。”这里面有什么道理?我好奇地问老公,他说:“首先选下雨天制作饼,就是凉与热、闲与忙阴阳的和谐。”我拉老公坐下,让他继续说,他说道:“你再看,整个饼淡黄,中凹外突是不是像个小金盆?”我点头说:“嗯嗯嗯。”老公接着说:“那上面的凸凹图案是不是告诉人们,人生也是凹凸不平呢?还有那锅,锅边是外延,中空起到作用,是内涵,只有外延与内涵协同作用,才能制作出无数的石子馍。几家人合在一起,锅和石子就是资源共享。就是天道、自然与人的统一。整个过程就是对《道德经》的阐述。”
   老公的话让我进入了更深的思考,哥哥在澳洲讲述先秦诸子的时候,必然也会告诉世界一个有《道德经》支撑着的不一样的中国,滚动着全球人的目光……

共 13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中石子馍,诞生在远古,从远古一路走来,见证了我们华夏民族的勤劳勇敢和智慧,直到今天仍然养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含蓄又形象地显示着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传统。文章从哥哥出国的一件轶事谈起,写出了关中石子馍的特殊,接着介绍关中石子馍出现的时间以及传承;以下详写了关中石子馍的制作方法,穿插了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最后引用老公的话点出关中石子馍和古代文化的紧密联系,突出了我国文化底蕴的深厚,点明文章的主旨。文章语言朴实清新,叙述细致,给人启迪。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8-11 14:47:07
  关中石子馍,诞生在远古,从远古一路走来,见证了我们华夏民族的勤劳勇敢和智慧,直到今天仍然养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含蓄又形象地显示着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传统。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易茗        2017-08-13 09:49:30
  谢谢平淡如水老师精彩点评!遥祝安康!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