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凤鸣圣境(随笔)

精品 【山水】凤鸣圣境(随笔)


作者:滦河晨曦 童生,66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54发表时间:2017-08-12 16:34:08

在河北省迁西县新集镇内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凤凰山,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凤凰山,因山体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这只凤凰头向东南,尾朝西北,左翅向北,右翅向西,随山势逶迤,形象灵动,栩栩如生。正是位于凤凰山金顶的始建于唐朝的南海紫竹禅院,使得此山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殿内供奉着观音菩萨、白衣菩萨、地藏菩萨神像,相传唐王李世民曾落难于此,得白衣娘娘相救后,在此处建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是菩萨的诞辰日,也是凤凰山庙会的正日子。凤凰山以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传奇的历史,吸引了众多的香客、信众以及游人慕名而至,凤凰山庙会因为人数多,规模大,历史上人称“京东第一庙会”。
   再悠久的历史也属于过去,历史的天空下是跌宕起伏而复杂多变的,无数的繁荣和弘大都走向了衰落,凤凰山虽历经磨难而今香火依然鼎盛,这不仅仅是依靠传说所能成就的。当无数的历史遗迹走向颓败,当许多的宗教圣地在经济大潮中沦为充满铜臭味的景区,当众多的宗教场所因为天价门票和香火钱而为世人诟病,被质疑打着宗教的幌子骗取钱财时,凤凰山普陀禅寺却愈加朝着佛教的神圣与纯净走去。凤凰山不收取门票,不收香火钱,在每一个殿外都备有香火,香客可以随意取用,进香完毕,至于你留不留香火钱以及留多少全凭自愿。这里不薄贫苦,不厚富贵,让人在功德箱内投进去的每一分钱都力所能及又心甘情愿。
   当我们谈论凤凰山普陀禅寺,特别是谈论它的香火鼎盛时,我们绕不过去一个人,那就是普陀禅寺的住持释隆航法师。之前时常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耳闻中,凤凰山在他的管理下一天天的变化着。凤凰山虽然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骑凤观音菩萨道场,但是历经战争、动乱以及岁月的侵袭。人为的破坏加上风雨的销蚀,使得山上的建筑破败、零乱。二零零五年十月初一,释隆航法师驻锡凤凰山后,勤俭办道,严持戒行,弘扬佛法,广结善缘。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用自己二十多年出家修行的智慧和佛教的博大精深,感召八方信众。隆航法师用筹得的善款对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有序的重修、复建和启建。今天,展现在世人眼中的凤凰山普陀禅寺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整体建筑群规模宏伟壮观,布局完善合理,建筑庄严精美。这里的一砖一石都是隆航法师募化得来,这是佛法的感召,也是法师德行的体现。因为释隆航法师口碑极好,深受四方百姓爱戴。寺庙既然为十方信众筹建,法师秉持着“大众参与,大众共享,大众受益,弘扬佛法,服务社会”的理念,凤凰山普陀禅寺免费提供上香服务,香客们随意布施,没有让纯净的佛教道场沦为赚钱的机器。但是,普陀禅寺却因此吸引更多的信众,得到更多的善款,使得它运转良好,发展有序,并拥有信众五千余人。
   佛教对于如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来说是神秘而又陌生的,它高深莫测又充满了玄机。它与我存在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彼此相安。但是,关于释隆航法师以及他的普陀禅寺听周围的人赞叹的多了,也不免有些好奇,但终归是桥归桥路归路。而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当我坐在隆航法师的面前,聆听他关于佛教的一些讲解时,不禁对佛教以及隆航法师的境界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
   佛教原来在我的心目中是肃穆而清苦的,而面前的隆航法师神态安详和蔼,语句轻柔和缓,时不时展露的笑容给人宽厚仁慈的感觉。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佛教徒是苦难深重的,因为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又要时时忏悔,所以自身的烦恼和世人的疾苦成了压在他们心头的两块巨石,他们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消除这两块壁垒,在自我折磨中进行苦修,在青灯黄卷吃斋念佛中求得忏悔和救赎。然而,不是!隆航法师说,很多人以为出家人是为了逃避,恰恰相反,出家人的功德在于敢于面对和承担,非大丈夫不能为,佛教讲大乘和小乘,只是为了逃避现实,厌世自渡的是“小乘”,自利利他的是“大乘”,而我们的汉传佛教是“大乘”,是舍小爱为大爱,是以出世的姿态,行入世的情怀。佛教的“放下”不是逃避,不是不思不辩,佛法不离世间觉,它是通过佛法禅宗进行思辨,参悟事情的本像,并对未来怀有寄送,发愿普度众生。这个顿悟的过程是愉悦而美好的,所以佛教徒们修行的地方才会成为安宁祥和的极乐圣土。
   隆航法师作为释家弟子,以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为己任,严持戒行,弘扬佛法,他认为凤凰山普陀禅寺是善信集资所建,寺院就要以服务信众为根本,免费提供香火,让信众随意布施,这样既不伤害大众的信仰感情,又能提升寺院的人气。他以为香火代表的只是诚意,不是一万块钱的香火就比一块钱的香火更灵验,更能得到菩萨的体恤,只要心意恭敬虔诚,线香一柱足矣。
   法师告诉我们万法皆是由心造,佛既是心,心即是佛,当你内心干净澄明一丝不乱时,就能得见活菩萨相好,菩萨可以幻化成万事万物来利益无量众生。如此说来,不管是出世之佛,还是入世之人,道同此理,我们都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明辨善恶,严格律己。如此,当你能够自律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佛,当我们想到“头上三尺有神明”恐怕遭到报应而不敢做坏事时,那个神明其实就是自己的内心,是你的良心在规劝和鞭挞你,是你的人生观,你的价值观在你心中形成的那个与是非有关的尺度以及社会规则和律法在约束你、谴责你,它就像佛家的清规戒律使你心有敬畏,不敢造次。所以,能时时刻刻监督警示你的言行的,只能是你自己。世间无处不是道场,所谓的杂念不过是纷繁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欲望使我们沉重,是我们许多痛苦的根源,修身养性就是摒弃许多杂念,朝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笃定前行。而我们所说的超凡脱俗,不过是一颗纯净丰盈的内心和端庄娴雅的外表,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构成了一个人的修养,修养就是你修炼滋养维护的成果。不管是身处尘世,还是遁迹空门,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是一种修行,方式不同,却是殊途同归,都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心,自度,度人,普济众生。
   隆航法师的话语如梵音袅袅,传入耳际,声音柔和清澈,闻而悦乐,原来,宗教也可以是美的。我想,凤凰山普陀禅寺能够成为北方第一大观音菩萨道场,不是依靠它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以及它那庄严庞大的建筑群,撑起这方圣境的一定是佛教的境界以及法师德行的感召。

共 24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大气质朴的语言描摹了家乡的凤凰山,而透过厚实的笔端,让读者认识了此山不仅是景区,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是佛教圣地。而这里的佛事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超脱个性,更引起了作者探寻的好奇。龙航法师,这位白手起家,用二十年的光阴,广结善缘,建造了凤凰山普陀禅寺金碧辉煌,气势雄伟,走进法师,也让作者对修行有了重新认识,以往认为出家之人是为了逃避现实、厌世,但和法师沟通才知,其实不然,修行之人是舍小爱为大爱,是出世的姿态,行入世的情怀。文章用温润、丰盈的笔墨勾勒了凤凰山这一佛教圣地的超凡脱俗,也深刻感悟的佛教的真正内涵,和博大精深,凤凰山因佛教而安详、和谐。推荐共赏!问好晨曦。【山水神韵:春华秋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81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7-08-12 16:38:51
  这篇随笔其实有难度,但透过行文看出了作者对凤凰山这个超凡脱俗的佛教圣地有了深刻的解读,转变了以往的浅显认识,也更领略了其“舍小爱为大爱”情怀的博大精深。内涵丰盈,笔墨挥洒自然。晨曦的文越写越精当了,为你高兴。加油晨曦。
回复1 楼        文友:滦河晨曦        2017-08-14 05:59:58
  谢谢姐姐的精彩编按,原来对宗教一直有误解,隆航法师的言行让我对修行有了全新的认识。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8-14 00:32:19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老师,品读学习:不是依靠它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以及它那庄严庞大的建筑群,撑起这方圣境的一定是佛教的境界以及法师德行的感召。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滦河晨曦        2017-08-14 06:02:06
  谢谢老师来读并留评,向您学习!
3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17-08-14 06:35:49
  我对各种教向来不以为怀。作者此文让我对教义中的正能量有所了解。文章内涵很深,反映了作者的博学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