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韵】说到底,还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好(随笔)

编辑推荐 【清韵】说到底,还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好(随笔)


作者:老榆树 童生,9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7发表时间:2017-08-12 17:47:06

“我最愿意生活的年代”是个闲侃的话题,因此,我就来闲侃几句吧。
   老子所描述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年代想来是不错的,简单的食,原始的性,社会管理靠的是“无为而治”,人们高兴了随便喊叫几句,或手舞足蹈、集体打闹游戏一番就行了,大伙儿生活得非常自由自在,非常容易满足,“结绳纪事”就可以应付交际、交流的需要,人们无以攀比,苦恼一定很少。
   可惜,人心无尽,总要势不可挡地发展衣食住行以及精神愉悦。既然这样,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应该说是好时代,什么思想都可以出笼,什么学术都有信仰者,在鲁国吃不开,你可以到齐国,到楚国、秦国,总有用武之地,于是,灿烂的划时代的中国古代文化由以产生。思想竞争、多元文化真是个好事物。
   说到文化,改革开放的盛唐文化是中国人最为乐道的,管你东方、西方,兼收并蓄;外夷乐舞,各种宗教,都可流行;良好的大环境,影响了几个朝代,文体多样,内容更丰,以至产生了唐宋八大家,诗人更是数不清,唐诗、宋词发展到了顶尖水平。改革开放就是好。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后,我的家乡根据一九四七年制定的《土地法大纲》于一九四八年进行了土改,直到我当兵前的一九五五年,是我最快乐的十年。这不单是因为那正是我无忧无虑,不知愁、苦滋味的少年时代(六至十六岁),我家乡的人至今也都在怀念那十年。那时的人们见了村、乡、区、县干部像见了亲戚朋友一样高兴;不管到哪一级政府去办事,都像到亲戚朋友家做客一样受到热情接待,即使去打官司,也像是去让最可信赖的至亲、至交帮忙一样那么踏实。长我六岁的胞兄形容那十年的社会风气是:十人走路九人唱,夜不闭户睡觉香。那时的人们发自内心地感叹到:“共产党就是好。”
   到后来,人们对合作化的不情愿,对反右斗争的不理解,对大跃进、公社化、十年文革的不可忍受,咱们就略而不说了吧。
   “知足常乐”不假,而不知足却是人的普遍心理,所以,人总处在追求中,社会发展不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说到底,我还是喜欢未来的理想社会,即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到那时,“让思想冲破牢笼”是不在话下了,社会对人的尊重,单从逻辑上推理也应该高于二百多年前的一七八九年通过的《人权宣言》,人的自由程度肯定高于今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解放全人类”的大目标“在质量上”更会高于佛教的“普渡众生”。书上说,到那时政党消亡了,国家消亡了,当然也就没有了比国家和法律还更权威的党派和个人这种现象存在了,人们自由到了“人终于成为自已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已本身的主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早就没有了禁区,因为大家都觉悟到了“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里发展,“随我自已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自由而又有尊严的共产主义社会,你快点儿来吧。
  
   写于一九九九年十月。这是为响应《今日名流》的征稿而写的稿子,但并没有被该杂志采用。
  

共 13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榆老这篇文章,我个人感觉榆老是又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榆老从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起,前后对比,最终得出我国解放后的那些年更令人怀念。不但是亲情上的融洽,而是那时的党员也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事。反观现在,虽然习主席上台以来苍蝇老虎一起打,但还是有些官员顶风作案,导致社会风气越来越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淡漠。庆幸的是,这项决策常抓不懈,那么贪官也将推出历史舞台,还党员一种威信。我也同样期待自由而又有尊严的共产主义社会赶紧到来。感谢榆老赐玉清韵,祝秋安。【编辑:项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蜈蚣山人        2017-08-27 18:59:06
  自由而又有尊严的共产主义社会,你快点儿来吧。哈哈,这倒是我最喜欢听的话。向老师问好。
我心安处是故乡。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