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行走】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行走】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散文)


作者:尹宪辉 举人,511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42发表时间:2017-08-13 22:05:21


   一、移动通讯
   上篇,说的是固定电话、座机。
   后来,相继出现的BB机,大哥大,小灵通,手机;按此顺序,距今天的我们越来越近,大家便越来越熟悉了。
   BB机又名寻呼机、传呼机、BP机,简称传呼,是只能接收消息的小型便携通讯装置。寻呼机是无线寻呼系统中的用户接收机,收到信号后会产生音响或振动、显示数字或字母、汉字消息。可以方便随身携带,能及时获取外来传呼你的信息。
   BB机虽然只能接受单方信息,还不能双方直接连线通话,通信联络仍然很不方便。但是,比座机前进了一大步,称得上是一次飞跃!
   BB机的最大意义,在于告诉我们:通讯,不只是固定的座机电话,还可以“移动”,在移动、“行走”中随时随地实时通信。这为我们根深蒂固的定点、“固定通讯”思维定势,注入了新的概念、思想。
   那几年,可时兴BB机了!记得,大约是1995年才开始看见市面有售,单位有同事开始用。那时候,二线城市还没有大哥大,更没有手机;家庭固定电话也很少;不多的私人座机,其中有不少放到街边作为出租电话。
   BB机算是个人移动通讯的“先声”了。它是点对点固定通讯到移动通信的过渡、桥梁。可以随人移动、随时随地接受信息。所以,当时谁有BB机也是比较有面子的——它虽不是高端、却算是一条中线——线以上是中等以上水平;线下面,对不起——您连中等都不是!当时,城镇职工工资收入高的,家境较好的,才舍得买BB机。男机主经常挺张扬地挂在腰带上,既方便、安全,又算是一种等级标志、身份宣示。
   得先“科普”一下,可能80后以及后面的各个“XX后”都没听说、也不熟悉BB机——它不是手机,只是一枚个人通讯终端,只能接总台发来的对方呼叫你的信息,但是不能接听,只能再通过其他途径去与对方联络;BB机之间也不能直接接听或联系,只能通过总台接受单向信息;而且,它本身也不能发送信息;如果你有BB机,要呼叫某个BB机主人,只能用座机(没有手机)呼叫总台,告诉总台你的传呼要求,总台再发信息给其BB机,说谁谁呼他,你的电话号码是什么。然后,他可以设法去联系你,或者见面、或者回你电话——假如你另有电话。唉,我简直被其麻烦劲吓住了!
   BB机有不少微故事,可有趣了!传呼机主接到传呼信息(类似于短信的文字形式通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像现在有手机拨打、接听,一分钟搞定。接到传呼以后,若对方或自己有急事,需要回话或联系对方,机主就要马上行动;单位有条件的便免费蹭单位的电话,给对方拨过去——公家单位属大家,以厂为家大家拿,拿了是白赚,不拿白不拿——惭愧,这也就是当时我们的境界,处处时时算小账、占公家便宜!没有的,就赶紧专门骑自行车跑出厂外,到街上公用电话亭;自家有座机的,就跑回家去拨电话、联系对方的座机或办公室电话;抑或骑车去找寻某人、当面办理某事。不需要回话的传呼信息,收悉、明了即告完毕。可见,有BB机以后,互相联系办事还是很费劲。
   走在街上,若见风风火火行色匆匆的小伙子,你去问问他试试:哎——小李干什么呢?唉,找电话、回传呼!有人呼我!问者愉悦、答者兴奋,外加一点点自豪——听听,有人呼我!我有传呼机啊!你们谁有?啊?那些年,县城普通市民家庭都没有电话。城镇职工家里安装电话的也很少。所以,街边的公用电话业务就很兴隆,在路边店或街边售货小亭高处,挂个小板牌“出租电话”,牌子下面放一部座机。时常可见,租用者站在街口,叽哩哇啦说一通,然后挂机、交钱,按时长收费、话毕结算。
   后来,传呼机渐渐多了,更热闹。记得,单位开会,BB机唧唧、嘀嘀一响,会场里那些有BB机的人立即“同时被启动”,开始表演“生活小品”,就像一群电动木偶突然打开电源开关:不少人同时开始掏衣袋;有的干脆认为是自己的来了消息,洋洋自得地打开BB机翻看,找半天也不见新的信息;有的边掏衣袋边转来转去,看看是谁来的传呼、是不是自己?有的则扭头侧耳到处闻听,是谁的信号铃声?没有传呼机的呢?便只好有点羡慕地当观众,收看人家的“传呼表演”,也是脑袋转来转去,循声查找机主是谁?
   不论机主是谁,也不管被呼的是哪个机主,会场里这一次传呼“秀”,都是所有传呼机主的集体美誉、收获和荣耀!各人多少都分到了那么一点优越感。这一次,即使没有被传呼,也一样充分显示、“共享了”优越感和自豪感。这一刻,有演的有看的,演的演看的看。
   这就是20多年前,我们的个人通讯状况,是不是落后得惊人?
   看看想想,通讯方式在现代生活中有多么重要。现在,手机一分钟搞定的事情,20年前,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时间,还费事巴力跑腿,到处打听、找不到个人儿。
  
   二、无线电话
   此刻,忽然想起了“无线电”——并一下子和现在的手机“对上号”了。
   家住农村的孩子,可能许多人都有见过“无线电”的经历。小时候,大约1970年代前后,经常看见解放军叔叔,步行从东面或者西边来去经过我们村,身背“无线电”报话机:矩形的绿色铁盒上,还栽了一棵细细长长的天线,伸在半空颤颤悠悠。现在想想,那时的无线电,本质上可不就是现在的手机吗?是同一类东西和原理。尽管,具体的电路、技术已经相差了无数代。那时候解放军和无线电,简直让我们羡慕、崇拜得五体投地。
   在电影《英雄儿女》里面也能看见,通信兵用无线电报话机呼喊、回报请示工作的画面。英雄王成与敌人决一死战同归于尽前,在阵地上用“无线电”喊话:“……我在XX高地……为了战斗的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他用的无线电,其实就是当今手机的先驱——无线电报话机。只是其电路、功能、性能还很简陋、低下。
   移动电话,或称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雅号,可在远距离、大范围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根据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1957年,苏联人发明了一种新型移动电话;1958年,苏联通讯科学研究所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接下来,经过多年的演进,由按键式、直板式、翻盖折叠式、滑动错位开启式等,后来又诞生了触摸屏,近年问世的新触屏,比前期的好多了。迄今为止,手机已经迈进4G时代。正在向5G进军!
   小灵通,也算是一种手机,二三百元买一个,是无线市话,只能在本地电话区号范围内使用,很方便。虽然功能性能较低下。小灵通始终没形成什么大气候,有效寿命仅短短几年。我国从1997年开通,2011开始退出,2013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退市关闭。
   小灵通面世,在大哥大之后、约晚10年。只是个临时角色。令人惋惜的是,如此之短的生命周期,其实在全国几乎已经普及。刚刚登台开始表演,就要谢幕、剧终。不能不说,当初引进小灵通项目的决策之严重失误,这无疑在全国造成了无比巨大的资源浪费:手机、网络设备。
   当时已经有手机了,但是手机价格很贵,大体在两三千元以上。绝大多数人买不起抑或不舍得买。因此,许多家庭选择了价廉、实用的小灵通。反正也不出远门,很少到外地出差。一般人都够用了。所以,小灵通在其短短的“有生之年”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大提高了普通人的办事效率、成本和生活质量。而价格才是手机的十到十五分之一,又能直接通话,快速便捷,表面看起来与手机也差不多,对于既不想显摆身份、也没有什么经济条件的一般人,当然是首选小灵通了。
   大哥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个人化移动通讯时代。
   大哥大,是手提移动电话的俗称。1987年我国正式开通大哥大通讯网络业务,比后来面世的小灵通网络整整早了10年。大哥大体积大而笨重,状如黑色砖头的一截,重量都在一斤以上;只能打电话,没有其他功能,待机时间很短,功率也不高,通话质量也不够清晰稳定,常常要大声叫喊,对方才听得清。在偏僻、距总台遥远处信号都不好。尽管如此,大哥大还是非常紧俏,供不应求。当年,公开价格2万元左右,但一般要花2.5—3万元才可能买到,黑市售价最高的达5万元。
   大哥大名字的历史不算长,犹如昙花一现,只流行于面世的最初那几年,等许多人手里都有手机以后,就改称手机了。正如大哥大庞大的个头,使用者也多是商界大哥级人物,并很快成为身份显赫的象征。人们以拥有大哥大为荣,开始了一场不看实用性,而以炫耀为宗旨、提高身价为目标的攀比风。主要是单位公款购买,私人买得很少。
   私人购机者,主要是做买卖的个别暴发户。当时改革开放伊始,政策比较宽松、也有不少漏洞,有些机会主义者们及其他,瞄准机会发了横财,成了一夜窜富的暴发户。小老板买不起、也不舍得。那时候,万元户(一年全家的总收入达到一万元)也很少,一个县也没有几家。后来几年,万元户才逐渐多起来。一个万元户当然也买不起大哥大,得几个万元户相加之和才够。
   那时候,哪里出一个万元户,全县马上公开表彰、大力宣传,树为榜样典型,叫大家向他学习。
  
   三、传奇轶事
   大哥大的面世,造就了许多传奇甚至神话;诚然,大哥大本身就是个传奇。但是,比起之后衍生的传奇、演绎,它本身还不算什么!只是个小巫。
   有一款大哥大在手,不啻于持有一柄尚方宝剑,抑或万能钥匙。
   记得,我们公司大老板,2000年花3万多买个大哥大,当然是公款;放在其硕大无朋的老板台一角之显赫位置,能保证所有来访宾客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老板和其他物品,而是大哥大。有专用的配套机座,大哥大傲然立在上面,略微向后倾斜一点,很有气度、派头,与老板身份地位、气质气场暗暗吻合;而其实用价值,几乎为零。大家私下议论纷纷,都说从来没看见或听见他接听或拨打。听说那是“全球通”,可以拨打全世界任何地方!我们看一眼便生发仰慕和荣幸,惊讶之余便崇拜神奇的大哥大,更加崇拜拥有大哥大的老板!它的价值仿佛就是老板的价值;不,似乎还有“叠加价值”,他使老板的身价、地位更高!好比一块金砖垫在老板脚下,老板的个头蹭一下高大起来。
   记得,不论宾客光临,还是普通员工“驾到”,往往都要例行公事般瞄几眼大哥大,流连观赏一番,再由衷或并非情愿地热议或应酬几句。
   老板台上的座机电话经常通话;一边冷落的大哥大,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地“讲话”,无声胜有声。我们心里惦记着,哪年哪月公司才能补齐拖欠员工的那么多工资呢?
   大哥大,全球通,真的太伟大了!这是人类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大哥大,带在身上,就是身份;放在桌上,就是地位;走在街上,便毫不客气当仁不让引领了新潮流。
   那些年,有的人整天手拿大哥大到处晃悠,本可以装在提包里,他偏偏不装,以确保全天候地、随时高效地散发光芒。如果朋友熟人相约吃饭喝茶,或者商务谈判时,大哥大往桌上轻轻一放,什么别说,在面部涂一层自信、把脸板得硬一点,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摆放要领是:大哥大绝对不要躺下,躺桌上分量不够,还可能被眼神差的“观众”无礼地忽略、怠慢,存有不被看见的天大危险与隐患!切记,必须立着!大哥大在酒席桌上一“站”,周围观众的双眼立即锃亮放光,有艳羡有嫉妒有眼馋有敬仰,就是没有嫌弃和厌恶!我保证,绝对没人嫌弃或者厌恶大哥大!你说怪不?满座人便不约而同齐心协力,立即发动一场热问、热聊、热捧大哥大的新高潮!
   这样,机主就像押了一个超级权重、尊贵筹码,立刻获得超额的尊重与敬仰,生意谈判也因此变得轻松、胜算大增甚而胜券在握。好比前往商务谈判,你骑着自行车去,必定比开着轿车去要吃亏得多!你自矮三分不说,兄弟+朋友们也会看低你7分!
   性格较为内敛的人,不大好意思明目张胆到处显山露水,便将大哥大放在擦得锃亮的老板皮包中,老板包夹在腋下。适当时机拿出来,一手缓缓地拉出长长的天线,动作要慢,要拉得刚柔相济、有滋有味;兼而,尽量举高一点,高度应该以现场所有人都能看见为准,这是计划内的最佳效果。接着,花上一元一分钟的话费,在人群里喊几句:“喂!喂!我怎么听不清,你再说一遍,啊?什么?你再说一遍……哦,那个事情啊,我没工夫,正忙着呢!等回来给你拨过去。”
   唰——,众人目光同时聚焦大哥大及其尊贵的主人!目光的光能与热能,瞬间聚焦把大哥大灼烤得滚烫!这一通演练,引来无数粉丝竞折腰。悄无声息中即播下了名声、地位、威望。
   当时,有大哥大者,一般都可以迅速打开自己的社交圈。成为周围人倾慕追随的对象。他有大哥大,说明他很有钱,至少是有钱还舍得花钱的人;有钱就是有身份、有势力、有能耐。换言之,也就是大人物。不是富豪、就是贵族——土贵族,就是您说的那个土豪、暴发户,别名土鳖、土老帽儿。

共 702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移动电话的发展史,从BB机到大哥大到小灵通到手机。BB机主要功能是呼叫,机主接到传呼,还要去找座机回电话,联系方面还有些麻烦。后来有了无线电话大哥大,大哥大价格昂贵,平民百姓享受不起,因此拥有了大哥大的人,自然是得意洋洋,有一份骄傲和自豪,可能太笨重吧,后来被淘汰。后来有了小灵通,小灵通只能在市内使用,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仅仅六年的时间便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就有了现代手机,刚刚开始的时候是按键手机,现在就是触屏智能手机了,手机功能从最初只能打电话、发信息,到如今上网听音乐、看小说、看电视、玩游戏、照相、录像、录音、社交聊天等等,无所不能,网络也从1G、2G、3G直至今天的4G。通过手机的发展史,可见科技的日新月异,也彰显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本文条理清晰,对手机发展史介绍得详尽细致,推荐阅读。【编辑:彩蝶飞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7-08-13 22:08:25
  感谢赐稿,也感谢对星月征文的支持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尹宪辉        2017-08-13 22:19:44
  @彩蝶飞舞
  
   彩蝶好!
  
   这么快啊!厉害!
  
   辛苦了!
2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7-08-13 22:09:49
  所有型号的手机中,就大哥大最昂贵了,不能亲民的产品注定要淘汰,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7-08-13 22:12:19
  在如今这个通讯极度发达的社会,只有用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个比喻来形容最贴切了。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尹宪辉        2017-08-13 22:19:16
  辛苦了!
  
   感谢,彩蝶老师的编辑\点评!
  
   祝好!夏安!
4 楼        文友:尹宪辉        2017-08-13 22:18:18
  @彩蝶飞舞
  
   彩蝶好!
  
   这么快啊!厉害!
  
   辛苦了!
5 楼        文友:尹宪辉        2017-08-13 22:18:58
  辛苦了!
  
   感谢,彩蝶老师的编辑\点评!
  
   祝好!夏安!
6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7-08-14 07:51:09
  走过了这个时代,真实再现,哈哈,想起才有大哥大时,院子里一位每天在院子里大声打电话的情景——显摆。拜读了。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