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1988年我还在羊口造船厂做电工,那时的电影特工片,什么《保密局的枪声》、《405谋杀案》、《神女峰迷雾》、《特高科在行动》、《熊迹》等等。我买来电影杂志,闭门学习电影剧本创作两年,完成了我的第一部电影剧本《华晔药剂师的女朋友》,写得是我公安人员扮成医院的药剂师,同苏、台女间谍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电影剧本《华晔药剂师的女朋友》投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半年后接到退回的稿子及退稿信,说剧本“牵强附会”不予采用,自然谈不上拍摄了,但在后来长影厂拍摄的影片中,多次出现我的电影剧本《华晔药剂师的女朋友》中的情节,例如电影《保密局的枪声》中男女主角借跳舞接头的情节等等。
之后,我创作了多部电影剧本,投给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除了鼓励的退稿信一无所获,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创作的多部电影剧本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剧本网、剧本网发表,并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终于,我创作的电影剧本《绿色通道》被北京玉美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采用,并在北京国家广电总局立项后,到蔬菜之都寿光市拉赞助之后开拍,这是离大银幕电影开拍最近的第一次。
然后这次由于末能酬到资金而没有拍成,虽未拍成却发生了两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儿,一件是南通某家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导演,在山东人民政府网看到了我在国家广电总局已立项的电影剧本《绿色通道》,主动约我拍摄,但要我出资,拍摄后让我去当地政府找政策,被我婉拒。另一件就更令人可笑,据自己说是潍坊电视台、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洪某,看中了我创作的电影剧本《芦花飞》找到了我,开口就要拍摄费用500万元,我也不客气地回拒:如有500万元我请北京的导演,而不是你!虽这样,我创作影视剧本的步伐没有停,要问我离大银幕电影开拍有多远,不知道,只知道努力地体验生活,以创作出更接近地气、更有生活气息的影视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