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信仰中文(散文)

精品 【菊韵】信仰中文(散文)


作者:张丽钧 白丁,6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41发表时间:2017-08-19 22:58:12


   今天,“文盲”确实不多见了,但“美盲”遍地都是。
   再以作文教学为例,我发现,越是平庸的语文教师,越是挖空心思地为学生总结“写作套路”,我称其为“呕心沥血地误人子弟”,他千辛万苦地弄出一个“作文模式”,责令所有学生都照着这个“模式”写,结果,他得意地收获了一批臭不可闻的八股文,还美其名曰学生写作都已“入门”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不妨想想看:汽车教练会开车,游泳教练会游泳,偏偏“作文教练”不会作文!正是因为写作的“门外汉”在教写作,所以才闹出“丢了金子捡沙子”的笑话。对于这个道理,叶圣陶先生说得极透辟:“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
   在担任我省职称评委时,我遇到了一件奇事:有个老师,写了一篇茅盾名篇《风景谈》的教学体会。我惊呆了。因为我省教材中十几年前就没有了这篇课文,而论文的发表时间竟然是本年度!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上网搜索这篇论文。果然,在16年前的一份期刊上,我寻到了它!两文对比,连一处标点的误用都是一致的。文抄公无耻抄文,大编辑闭目发文。直看得人五内俱焚,三观尽毁,一声浩叹。
   我固执地认为,在一名语文教师身上,“经师”的成分也就占到30%,“人师”的成分则应占到70%。语文教师,是给一个孩子建造“精神故园”的。他的精神趣味将直接影响孩子的精神趣味。我在《好课如塔》中写到了我眼中优秀语文教师的“七度”:灵魂纯粹度,精神灿烂度,智慧丰厚度,品性宽宥度,情怀浪漫度,领悟敏锐度,视界开阔度。
   不迷恋在书中与群贤对话却奢谈课文分析,不迷恋在纸上与自我对话却奢谈作文指导,这样的老师,不闹笑话才怪!
  
   五、我掏出一颗心,在美丽中文的溪流中濯浣
   每一个对美丽中文以身相许的人都巴望着自己的文字与众不同。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要写“走心文”,不写“空心文”。我给“空心文”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圣诞树作文。你看那圣诞树,郁郁葱葱,上面挂满了漂亮的小星星、小雪花、小灯笼,连树下都堆满了五光十色的礼物盒,但是,圣诞树本身以及圣诞树上、树下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零生命力”。这一堆临时拼凑起来的玩意儿,是应景之作,圣诞节一过,它们就成了垃圾。而“走心文”却全然不是这样的。
   鲍尔吉·原野先生写“小鹿到泉边喝水”这个场景,他写道:泉水捧起小鹿粉红的嘴唇。(真是太唯美了!我终于忍不住求写出这个句子的人将这11个字写成了一幅书法作品,送给了我。)
   俞心樵先生表达“一对男女初见时的电石火光”这层意思,是这样写的:我们只是打了个照面,这颗心就稀巴烂。
   余秀华女士描摹她那颗自卑的心时说: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大卫先生这样歌颂他钟爱的女子:我爱你腹部的十万亩玫瑰,也爱你舌尖上小剂量的毒。
   唐山一个无名氏,看到凤凰山公园里的牡丹被人偷摘,写了这样一首“超走心”的劝诫诗:
   牡丹可谓不容易,
   一年开花只一季。
   最盛只有十来天,
   看上一眼是福气。
   你若稀罕颜色好,
   拍她画她都随意。
   姑娘不要摘花戴,
   偷花不会添美丽。
   小孩不要把花害,
   你欢笑时花哭泣。
   国色天香人共赏,
   千万不要拿家去。
   “灵魂在场”,乃是写作的第一要诀。
   王国维先生评词,有“句秀、骨秀、神秀”之妙语。我常想,这些“秀”究竟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无非是,“弄秀”之人死心塌地做了汉字的情人,反反复复把玩之、揣摩之、心领之、神会之,久而久之,汉字就从他的纸上立了起来,婷婷袅袅,美不胜收。
   我在“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获奖感言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写作,是我欣然担起的一种苦役,是我生命中不忍割舍的一种痛与快。常问自己:我究竟为什么写作?回答很可笑,我为了写作而写作。曾有记者好奇:你工作那么忙,却一直笔耕不辍,你的动力何在?我笑答:为了得到奖赏呀。对方追问:哪个奖项?我说:自心设的奖项啊!在我看来,写作本身,就是在领受着一种别样的“奖赏”了。一个懂我的朋友说:若罚你,很简单,不让你写作就成了。他说对了,我真的承受不来这样的“罚”。写作是一种煎骨熬血的差事,是一个人挑着灵魂的灯赶路。新出炉的文字,第一个照亮的就是自我的精神世界。我曾对儿子说:妈妈将留给你一样特别的遗产——一张碟,上面是妈妈所有的电子文稿。我乐观地猜想,日后,这个家族会有人乐意用这种方式与我对话。林清玄说:一想到笔下的文字将比我更长寿,就忍不住泪湿衣衫。我刚好与他相反,一想到笔下的文字将比我更长寿,就忍不住笑逐颜开。
   每当说到“宗教信仰”这个话题,我心中就会有个声音在问:“我可以说美丽中文是我的宗教吗?”肯·威尔伯认为,宗教有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功用:一是为生命制造意义,一是为生命制造解脱。我想,美丽中文之于我,不也有着同样的功用吗?美丽中文,一次次安抚了我,又一次次放飞了我。我欣赏写作中的自己。我喜欢看那个“自己”欣然剥开心上的茧,在文字中粲然绽放生命;我喜欢看那个“自己”从光阴里撷来点滴绿意,兴致勃勃地编织春天。我从来不是在“忍受写作”,而是在“享受写作”。忍受某事,最终只能收获“及格”;享受某事,最终才可能收获“卓越”。
   愿更多同行爱上美丽中文,愿美丽中文为更多同行加冕!

共 741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扎根于古老文化的中国文字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是任何外国文字无法诠释和表达的。喜欢文字源于自幼耳濡目染,利母亲和二舅的启蒙与引导密不可分,从此爱文字,有了自己写一本书的愿望。会为一个成语而流泪,在高考时则毅然决然的全选中文系,沉溺于汉字的魅力中,字形音的美都让作者无法自拔,带着文字的爱,也引导着学生去探寻与发现其中的美。存留于心,记载于心,让文字浸入生中。领略着曾经自己书写的文字,心则宁怡。一个好的老师会引领学生去发现文字中的美,去领悟其间的生命力。让学生在学中能感悟到融入灵魂的动力,能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提升精神品味,才是老师的目的。用心写,而不是空砌文,让文字在组合后能能撼动人心,有了一个好说法,享受写作,可以愉悦身心,文美于心,执着地筐耕是一份快乐,亨受美丽文字带给我们的惬意,何乐而不为?品味张老师的文字有种令人愉悦之感,中文的美诠释于文中。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82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7-08-19 23:01:07
  感谢张老师的文章,体会到文于人与心的相融合,谢谢赐稿菊韵。问好秋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2 楼        文友:唐柳        2017-08-20 07:38:34
  感谢张老师赐稿菊韵。我十分崇敬张老师,理由有三:张老师本人心智与才华卓越,我能在她每一行乌黑的宝墨之光里,看到天真、善意、生动、清新、工巧、遒健……;同时,文人多自负狂妄,领导有时太像领导,张老师却有着民胞物与的精神,——她文人不像文人,领导不像领导,却又把这两个角色扮演得风生水起,这是我为之倾慕而有意效仿之的;第三么,我与张老师有三年共同记忆,那时老师才二十多岁,有着年轻女孩子的美丽与优雅,第一课讲的是写作文如何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她的声调,她的讲课方式,她让人眼前一亮的气质,一直刻在17岁少年的心里。
携文字之精华,震男儿之雄风
3 楼        文友:文涯        2017-08-20 07:45:45
  能在这里看到张校长的文字,很是高兴。早已加了微信公众号,每发一篇,必看一篇,受益匪浅。能在百忙中静心写作,实属不易。有着对文字的挚爱,有渊博的学识、有很高的情愫,有发现生活的慧眼,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正如文中所引:写作之于我,是一种秘密的过瘾。是啊!衷心写作的人,也正是有如此之瘾啊!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7-08-20 09:25:27
  作者善于资源发现与整合,故事虽短,却说透了我们的人生。欣赏大作,反复阅读受益匪浅。收藏。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8-20 09:31:48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仿佛不这样做就不够厚重、不够深远、不够唬人。面对一个神姿仙态的句子,我们粗鲁地用一个臭烘烘的解读就胡乱把它打发掉了。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6 楼        文友:叶雨        2017-08-20 11:19:46
  看了张老师这篇文,感觉我已经把本来已经想放弃的写作又捡回来了。这么美丽的中文,美丽的文字,怎可能轻易放下呢!尽管我只是个文学爱好者,只是个初学者,但我也会坚持下去的。“为生命制造意义”我想我懂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7 楼        文友:叶雨        2017-08-20 12:02:55
  读张老师的文受教又受益,感谢张老师赐佳作于菊韵,拜读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8 楼        文友:刘春        2017-08-20 20:58:39
  大家的作品就是不一样。只能说赞!
老兵
9 楼        文友:东风那个吹        2017-09-18 09:46:20
  文字的美和力量,我想每个写作者都有属于自己心灵解读。
忽然发现,水瓶座的人是最宜写作的。
10 楼        文友:免贵姓王        2017-10-18 17:01:30
  拜读张老师的佳作,功力,文风,无不让人赞叹且佩,我在好好学习中……顺问老师安好。
免贵姓王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