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了解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今天,我给六年级上了第三节书法课,三下乡之前,虽然我已经就这四节课做了足够的准备,但是因为没有上课的经验,同时乡下课堂设备有限,刚开始的两节课上得十分杂乱;学情分析超过自己的预想范围。学生后来增加了很多,所以把进度拉得很慢,生怕没能在四节课之内把原先设想的任务讲完。但是课堂进行到快结束阶段,与班里的同学感情已经磨合到了一定的阶段,班里面走了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课堂自然而然地变得容易控制起来。
昨天去家访了一个之前在课堂上很调皮,性格有点飞扬跋扈的男同学——荣渊,我始终觉得只有了解才是影响渗透的根本途径。前两节课无论我在课堂上怎么对男生们摆出臭脸,无论怎么吼,通过这个手段想要达到感化影响的效果,还是很困难的;感化他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甚至一个月、两个月、一个学期之后也不会有任何的好转。
必须了解,用心去了解,是了解,不是教训,不是强加,是我真的在关心你,无论你到底是个怎样的学生,无论你表现地好不好,我要让这个学生打从心底里感觉到,这个老师真的在关心他,让学生自己不知不觉中自己想要学好,自己转变以往让人不够满意的态度。
今天上课,荣渊终于不闹了,很积极地表现自己。这让我感到甚是欣慰,觉得自己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白费。这世上没有坏学生,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和他们相处罢了。
这是好的发展,但愿发展不会终止。
【编者按】教育学生的确需要好的方法,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或者刚实习的年轻老师们;对学生的教育必须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够因材施教,起到实际效果。但愿这样的探索永不停止。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8-21 18:22:35
教育学生的确需要好的方法,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或者刚实习的年轻老师们;对学生的教育必须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