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揉进馒头里的爱

编辑推荐 揉进馒头里的爱


作者:刘萌群 布衣,16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9发表时间:2017-08-22 16:41:46

张大爷坐在地火前,兴高采烈地往炉膛里送着柴禾,禁不住一会儿笑几声,一会儿笑几声。火苗蹿得老高,就像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嬉戏玩耍。火红的光,映得张大爷脸红扑扑的。锅里哧哧地喷出一股股水汽,散发着诱人的清香,预示着馒头就要出笼了。
   “几点了?”他问老伴。正在准备鸡食猪食的老伴,立马跑进屋里看了看当门的座钟说:“快了,再有十几分钟就可以起锅了。”她麻利地准备好盛馒头工具,坐在张大爷旁边乐呵呵地等待着。看着跳动的火苗,闻着馒头的清香,老两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甭提多高兴了。
   他们生活在农村,经济不富裕,文化不高,却养育了三个大学生儿子,老大在美国,老二在香港,老三在北京,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工作。孩子们打电话说今天都要回来,可把老两口乐坏了,天不明就起来准备,把发面揉了一遍又一遍。自从2000年老大和老二分别去美国和加拿大留学深造,不是这个来不了,就是那个没有空,八九年了他们全家还没有真正团圆过。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就是老人蒸的馒头,淡淡的香和着淡淡的甜,伴着他们一路成长。
   “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圆了。”张大爷高兴地说。“是啊,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大家想着都热闹。”老伴心中盛不下的甜蜜,正从她那眯细的眼角溢出来。火慢慢小了下来,张大爷赶紧催促老伴,“熟了,熟了,出锅。”他们俩配合着,虚腾腾的馒头揭了一大锅盘,冒着白气,给整个小院都带来了清香。一想到北京的小孙女,老伴就乐得合不拢嘴:“我又可以抱小孙女了。”她想起几个月前带小孙女的情景,就又扑哧笑出声来。
   三个儿子一同回到豫北老家与父母相聚了几天,那些个日日夜夜,是老两口最开心的时光。老二老三相距近些,老大路途遥远从美国回来一次不容易,都很珍惜难得的相聚。孩子们看到父母的头发已经变为灰白,脸上的皱纹也多了起来,像一道道反画的抛物线,就不禁鼻子酸酸的,老人含辛茹苦把他们哥仨养大成人,却无以能报。他们很想把父母接过去,可一来路途遥远,二来老人离不开那里的邻居,离不开那里浓浓的生活。老两口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活俭朴,从不以为孩子们有出息了就坐享清福,前几年张大爷还一直坚持扫马路,今年才停下来。他们告诉儿子们,他们哪也不去,就生活在这农村老家,喂猪喂鸡,下地劳作自给自足。老两口去过北京,看过天安门升旗,就已经很满足了。孩子们都想给父母买台电脑,好在互联网上经常见见面说话话。两口子没有同意,说:“想你们了就看看照片,要不打个电话,想在网上见面,就到邻居家瞅两眼就行了,我们不会操作,也没时间摆弄那玩意儿,不如到田里拔拔草,松松土自在。”
   三个孩子又要走了,老人又起早给他们蒸了一锅馒头,他们看着爹娘给他们包里装着馒头,泪眼婆娑,像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上学的年代。我们或许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意识到,平淡的生活中其实蕴藏着许多爱的细节。它琐碎,细小,像一丝风,似一缕雾,淡淡的,藏在生活不起眼的某个环节上。或者说,它更像一个馒头,早已默默地渗透在了生活的深处。

共 12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把张大爷一家的生活娓娓道来,把乡里人的淳朴和勤奋淡描轻绘。字里行间有着浓浓的生活的气息,更有淳淳的亲情的味道。文章以蒸馒头为线索,描写细腻真实,叙说自然流畅,情感饱满,读来颇具感染力。读完文章,不得不思考的就是现今社会上一个普遍现象:如何更好地安置空巢老人,特别是一些高龄空巢老人的陪伴问题,不可忽略。好文,推荐欣赏。【编辑:文如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如烟        2017-08-22 16:42:27
  馒头的香味,让亲情的暖意,更加真实而动心。
赐予我一双明净的眼睛,来欣赏美丽;赋予我一颗温柔的心,以保留纯净……
回复1 楼        文友:刘萌群        2017-09-14 07:28:45
  文如烟老师好,我的那篇稿子《分队轻触拍塔线》,与童霓老师编辑的人物传记稿,在写作上是不同的,如果能加微信或QQ,我们可以进一步沟通。谢谢老师的编辑点评。祝好。
2 楼        文友:刘萌群        2017-08-22 17:02:41
  感谢老师的编辑点评,下一步我准备按照老师的想法去挖掘关于空巢老人的故事。谢谢您文如烟老师,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