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诉延安

编辑推荐 诉延安


作者:陈亚珍 举人,4950.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2发表时间:2017-08-25 08:10:26
摘要:我已不再迷恋浮华与盛名,却依然怀念江姐的信念,张思德的品格,白求恩的情操,愚公的精神……即便美梦还未成真,这种新的人文精神应该成为我们的灵魂根柢!

为着一种曾经热恋的理想,这或许是一次真正的奔赴,是寻觅青春誓言的一次奔赴。
   “延安”就是这个誓言的起源。
   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时侯,我曾举拳发誓:推翻剥削阶级的社会,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进而实现共产主义。为了普天下的劳苦大众得解放,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时侯我也发过同样的誓言。然而,真可为:“路曼曼其修远兮……”
   踏着初夏的阳光,热气从脚下升腾。
   在奔赴延安时,一次次在迷梦中重叠着无数的幻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很多仁人志士奔赴延安,为着崇尚一个主义的诞生,为着平等、自由、天下为公的信仰,有志者纷纷参加这次革命。
   这是一个再美不过的梦。
   在我降世的那一刻,我就听到一个热议的梦想,而这种梦想正在实践中,人们正在梦中享受: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地种。父辈们唱着:“大海航行靠航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歌谣,这个太阳不是天上的太阳,而是一个人造的太阳。人们说这个“太阳”是滋润东方民族心灵的太阳,有了这一轮初升的太阳,我们的世界就会一片光明,消灭阶级,再没有人欺压人的现象。而我们正沐浴着这种阳光雨露生长,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于是在实现这个梦想中,所有的热情都是为社会主义大家庭添砖加瓦,我们愿做一颗螺丝钉,拧到哪里哪里亮,要以最小的体积,发挥最大的作用,尽管我们无知无欲,可我们却天真、快乐、纯粹,没有私心,没有杂念,我们宁愿以身殉职光荣了,也不愿在享乐的席梦思上偷安而终,那是没有意义的,那样的死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社会道义,《愚公移山》是我们意志的榜样,《纪念白求恩》是我们做人的典范。我们由儿童至青年,所有的思维空间都是老三篇。是的,既然有制度就要有典范。毛泽东真不愧为“太阳”,因为他照亮了人的心灵!他锐意改造人类自私、贪婪、损人利己的思维结构,我始终认为这是人类最大的进步,或者是人性的还原。
   我们的先祖经历过尧、舜的和乐,从大禹创建奴隶制开始,人的类分形成的阶级歧视,封建制度历时数千年,都是君贵民贱。“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是不灭的法则。从盘古开天以来,人类除去经过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人没有等级森严以外,无论诸子百家怎样绞尽脑汁为世人出谋划策,安排存活的方向,举贤才,树圣人,都未能消除人压榨人的枷锁。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敢于反叛人世间的铁栏,打破人的高贵卑贱之分,消灭阶级,官民一致,最主要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开天辟地的新理念。当官的不是老爷,而是人民的公仆。在这样的社会理念下还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各尽所需,按需分配。那时侯没有纷争,人人和乐。劳动不是某生的手段,劳动是必须的品格……
   《共产党宣言》应该是人类世界最先进,最高尚的理念。然而,也许就因为高尚,在浊浪滔天的人世间才永难抵达?它只能成为一段时期人类的梦想?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只要盟誓,那就是终身不变的信念!
   然而,世间有太多的浮华诱人附庸:权力、名号、地位,物质、金钱的享乐,居高临下的威势,千年不变的顽疾充斥了最初的理想。有多少人在党旗下信誓旦旦,又有多少狂躁不安的顽徒,吞食了最初盟下的神圣誓言,打着“公仆”的标签,坐在交椅上当“老爷”,对贪腐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对于权力者恰乎是当然,公仆是服务于人,老爷是被人服务,人生苦短何不抓紧机会荣华富贵过几天?俗流之辈莫不如此,与伟大与高尚无法比肩。
   我慢步在纪念馆的通道里,浏览着共产党的艰难历程,缅怀那么多先烈为一个主义而流血,有几许凭吊有几许断肠。
   穿行在一孔孔简朴的弓形窑洞里,简单原始的起居用具,度过贫困的油灯岁月,为民族自由日里万计……
   往日的云烟薄明淡暗,稚嫩的童音朗朗地背诵着《老三篇》又在我心中回绕,我的心潮开始起伏波动,仿佛嗅到了最初清新的气息。有梦的世界才是美的,但梦想不是长起翅膀就能实现,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任何意义上的“速度”都有可能造成错失,然后是否定加否定,这是一层盖过一层的悲怆。任何一个观念和主义的形成,打碎它就是民族心灵的苦难!歪曲它就是一种裂变!
   失去信仰,心态却会变质,没有精神的支撑,那就只能迷醉物质。高喊反腐呢,清廉就快被绝迹了……
   我放眼望去,这里黄土垫地,绿树成荫,微风吹过,影影绰绰的光斑浩妙如烟,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
   一种难以言说的怅惘隐约在心中扩张,我如迷失在荒野中的小孩,一种观念冲撞另一个观念时,茫然失措孤立无援,无法入流也无法自立,艰难地寻找突围的路途。在这人欲横流,名利至上,私心丛生的肮脏世界里,我已不再迷恋浮华与盛名,却依然怀念江姐的信念,张思德的品格,白求恩的情操,愚公的精神……即便美梦还未成真,这种新的人文精神应该成为我们的灵魂根柢!

共 19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活在世界上,应该有一点精神。一个民族,应该有民族的精神追求,没有精神以及追求的民族,前途是迷茫的,甚至没有前途。这篇游记散文以理想追求为文章的内在线索,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以及受到的教育影响,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的重大影响,接着借参观游览延安革命老区的人文景观,热情地歌颂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伟大的精神,联系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表明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是我们民族灵魂的根底。文章语言朴实厚重,情感深沉。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8-25 08:13:50
  人活在世界上,应该有一点精神。一个民族,应该有民族的精神追求,没有精神以及追求的民族,前途是迷茫的,甚至没有前途。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