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藏书

编辑推荐 藏书


作者:易知龙 秀才,2155.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44发表时间:2017-08-26 15:36:13

我喜欢读书,也有藏书画的癖好,家中藏书画算是“壮观”,总量千余册,字画近百幅。我遇到好书往往迈不开步,会节衣缩食尽量买书。
   记得自主买喜欢的书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时没人引导买书,是随性的。后来读初中时买书的速度开始加快,读了好书也会随手与他人分享。我也会把一些书送给朋友,因为知识是需要流通传播的。真正进入藏书实质阶段,大概是在20岁以后,那时候,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和迷惑。为了排遣心中的困惑,我大学期间读了很多书,随即也开始把藏书变成一种爱好。
   我藏书几乎不设限,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科学,经济学,心理学,我都涉猎藏了不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把更多精力和时间留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中医文化。因为读书的原因,鉴别书品级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藏书的深度也逐渐加大。由过去读现代人写的书到后来涉猎近代民国书籍,甚至读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写的书,虽然浅尝辄止,但也心向往之。读书让我明理,让我不再迷惑,尤其是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以来,我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更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儒学文化四书五经定格做人、为人,既是基础,又立意高远。《论语》和《易经》是我发心学习的主要对象。道学文化主要影响世人的书籍也非常多,一部道藏足以说明一切,而普世比较强的书籍,如《道德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黄庭经》等,都是灼烁千古的真人之作,需要人们一生去研读和实践。佛学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若非积淀宿世因缘和慧性的人是绝难读完读通的,我知道近代能通读完佛藏道藏的两位高人,一位是仙逝的南怀瑾先生,一位是雪漠老师。流传广泛的佛经如《金刚经》、《心经》、《法宝坛经》、《楞严经》、《圆觉经》、《楞伽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四十二章经》、《大日如来经》、《金光明经》等,对传承文化的学者们,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食粮。但是如今,因其立意高俊而鲜有人谈,更别说是精通了。现在社会是个浮躁速食不读书的时代,泱泱华夏,发心读书的人并不如中国人口基数那么多,和这个大国的数量很难成正比。据统计,中国人读书年均值非常低,远远低于一些小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古语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现在的人才多是专攻的专业人才,当然,专家学者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可是我更敬佩那些博通内外,学贯古今的大家,中国文化需要这样一批有承载力的大家流行于世,让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苦于年轻时贪玩,把大好青春白白浪费,没有把更多精力和专注力用在治学读书,只能希望我的后辈会因我微薄的影响带给他们一些裨益。
   我的老师家中藏书上万册,我拜访时看着那书架上满满的书籍,真的激动,他给我动力,也让我看到过去那个在清苦孤灯下展卷读书的背影。他让我感到更多的温暖和欣喜。因为,还有这样的老师,在力行着自己的信愿。
   而南怀瑾大师建立的太湖大学堂,其私人藏书达三十多万册,钱吉老人曾给南怀瑾大师的一首诗里赠送过这样一句话:知君两件关心事,世上苍生架上书”。而这肩负苍生的大愿,随着大师的远去,试问,谁,会是那荷担文化家业的人呢?

共 12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家有藏书,便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是足够让几代人受益的精神粮食。保持藏书的好习惯,就是让自己的财富积攒并利用起来,建立起一座精神花园般的国度,提升自己的修养,增长学识,担当文化家业之人!文字真切展示作者读书与藏书经历,启迪并教益于人,欣赏! 【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8-26 18:54:07
  家有藏书是笔财富,精神的,心灵的,金钱无法衡量的!欣赏朋友的文字,祝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易知龙        2017-08-26 19:31:53
  谢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