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桩刻骨铭心的爱
一
鸭绿江东岸的山窝窝里,有一处不是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运动,压根儿就没人知道的小山村,叫龙首堡。老人讲,村后有座山象龙头,吉祥得很呢!
龙首堡里住着三个年轻人,明华,思归和我。
明华是十里八村最漂亮的女孩,爹是大队主任。不用说,明华金贵多了。思归原本住在城里,爹早年家道殷实,读完国高,投了黄埔军校,入了国民党军队,抗日战争时期一直随远征军打到缅甸,九死一生,一九四八年东北解放前夕回家与思归娘拜了天地,之后便没了踪影。那场运动爆发不久,被调查出说在台湾当了国民党海军少将。思归是梦生,娘盼着丈夫早点回家,所以给儿子取名思归。思归虽然帅小伙,多才多艺,但那个家庭,还没等初中毕业,就随娘一起下放到龙首堡劳动改造。不用说,思归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我,刚强铁汉,心地善良,铁杆贫农,爹过世的早,和娘相依为命,而且高中毕业,全村最高学历拥有者。
不管世事如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处世哲学。所以,我们撇开那个年代以人划线的规矩,不分高低贵贱,成为最要好的朋友。
要命的是,明华爱上了思归。
二
那时的婚姻家庭,阶级是第一性。
明华爹火了,这还了得!家是阶级的基础,守不住无产阶级的小家,怎能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家!他命令明华即刻与思归一刀两断。
明华反驳说:“谁规定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人就不可以嫁?革命不分先后嘛!”
明华爹一蹦老高,反了你了!一巴掌过去,打得明华一个跟头,吓得明华妈一个趔趄。
明华妈劝解说思归是个好孩子,得放手时且放手,别阻挡他们。正暴跳如雷的明华爹,差点儿连明华妈一块儿揍。
明华捂着脸,边哭边一溜小跑找到思归和我。还用说吗?除她爹妈,思归和我是她最亲的人。况且,她爹这一巴掌下去,保不齐在她的心里的地位还不如我们呢!
思归两眼充满泪花。他虽然见不得明华受罪,但是无能为力呀!他刚想伸手替明华揉揉脸和揩去明华挂满两腮的泪水,忽然醒悟我在身旁,急忙把已伸到半路的手缩了回去。
我就看不惯思归的软弱,时时刻刻为他着急。我恨不得上前踢他一脚,气冲冲地说:
“该做啥就做啥呗,瞅你那唯唯诺诺的样子!”
思归这才伸手拉过明华,明华趁势靠上思归的胸膛。突然,她大哭来。这个从不认输的女孩,真是受了委屈了。
我心里一震,但我得保持坚强和乐观氛围。
我逗趣他俩说:
“说着说着就来了,你俩倒是背着我点呀!”
我容他们亲近一会儿后,上前扯开他们说:
“行了行了,这么着一辈子也解决不了问题,咱得研究战略战术。”
明华说:
“就我爹那样。啥战略战术能赢他?”
可也是,明华爹生杀大权在握,怕是谁也别想撼动。我们谋划了大半天也没个着落。最后还是我定夺:
“学习《红灯记》李玉和,哪怕你带铁镣,裹锁链,锁住我双脚和双手,锁不住我雄心壮志冲云天。咱就宁死不屈!不过还得学习李玉和地下革命工作经验,小心谨慎,行动隐密。”
思归茫然苦笑,明华觉得别无他法。
按照宁死不屈的原则,无论爹怎么棒打鸳鸯,明华就是不散。思归虽然心里宁死不屈,但他怕连累明华,所以犯了错似的躲着人走。
我对思归说:
“你们也没偷人,怕什么?”
明华爹发现我们鬼鬼祟祟,仍然利用劳动之余,结伙串连。特别我,依仗铁杆贫农,不时上蹿下跳。他大怒,取消明华劳动资格,把她锁在家里门房,令明华娘当看守,不准出门。
这一招数,我们始料不及。看来,我们宁死不屈战略尚存,但是小心谨慎行动隐密的战术失败了。
明华想思归,思归念明华。
我觉得明华爹真可谓大义灭亲,也忒过分了。所以我自告奋勇充当邮递员,趁明华爹不备,串通明华妈,替明华和思归鸿雁传书。没几天被明华爹发现了,大骂说贫下中农白养了我。
我毫不示弱地说:
“白养就白养,不就种地嘛!”
明华爹认为是思归娘策划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下水,是阶级斗争新动向。
有了结论,批判思归娘是免不了的。那么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人,只一场批判下来就险些要了命。乡亲们都知道思归娘是好人,可是谁敢替她说话呀!
思归娘一病不起。
批判会开不成,急得明华爹摩拳擦掌。
我做通明华妈的工作,砸碎铁锁,放明华冲破牢笼。
明华毅然跑到思归家。
已经有气无力自感不久人世的思归娘流着眼泪断断续续地劝明华说:
“孩……子,我……知道你真心……喜欢思归。可是,不能因为我们……害了你呀,你们断……了……罢。”
思归不情愿,心里流血,但他为了明华,使劲点头。明华摇摇头,不说话。
思归娘没有熬过命运,死了。
思归和明华悲痛不已。
思归在村子里没有亲人,我和明华以及几个要好的乡亲,帮忙思归料理了他娘的后事。
除了思归和我,唯一佩带黑臂纱的就是明华。
思归娘过世的打击,促使明华什么也不怕了。她与爹摊牌,不但发誓非嫁思归不可,还说思归娘的死是爹害的。
明华爹怒不可遏,矛头指向思归,说思归贼心不死,要反攻倒算。
思归绝望了。
那一日,未见思归出工。
我和明华到处找不见思归,正不知所措,明华突然想起什么,拉起我就往思归娘的坟地跑。
思归倒在娘坟前,一手握住“1059”农药瓶,一手攥紧一封信。
思归也死了。
明华大叫一声,扑倒在思归身上。
我哆哆嗦嗦打开信,思归一笔一划地写道:
“明华,对不起,我随娘去了。难道,爹的罪孽,就应娘和我担承?一切都过去了,让我们的爱,化作一只鸿雁,融入无暇的蓝天。那里,没有轻薄,没有痛苦。”
三
两冢荒丘,一腔幽怨,给世人留下多少悲哀与思索!
乡亲们不住的惋惜。
明华爹松了口气,却招来背后的骂声。
明华从此没了笑容。她曾经的坚强,她曾经的挚爱,她曾经的憧憬,都化做一片云,飘去遥远的天际。
环境决定精神,天真和烂漫,已经不属于我们。所以,我的魂魄世界,也随之慢慢沉静下来。
我知道明华的心。一有空闲,我就牵着明华到思归娘儿俩的坟头。我们凝望着那两冢可怜的荒丘,呆呆地坐着,坐着,一坐就是半天。
一次在思归娘儿俩的坟头,明华苦着脸,自言自语地说道:
“其实死不也是很好的解脱吗?”
也不待我回答,她又接着说:
“哪天我死了,你一定要把我和思归葬到一块儿。”
她轻诵读书时语文课本《孔雀东南飞》的句子。
两家求合葬,全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首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我想,刘兰芝的遭遇是因为焦仲卿懦弱吗?是因为焦母残暴吗?是因为社会没有同情吗?从哲理和伦理而言,是,又不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世释放方式,归根结底,需要人性的回归。
我劝明华,人不能永远停留在昨天,回归罢。
明华默默无语,我只有陪着她不起不说话。
四
十年过去,那一场运动,终究烟消云散。
明华爹被公社拨乱反正办公室调去,隔离审查,乡亲们都说活该。明华娘慌了神,催明华到公社看看,明华没去。
不久,公社派人领着明华爹回到村里,在全村大会上宣布,撤消职务,开除党籍,明华爹从此成为普通人。
又一个春天,在思归娘儿俩坟头。明华问我:
“你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吗?”
我摇摇头说:
“不知道。”
想想又补充说:
“其实压根儿就没有。”
明华笑笑,她没有望我一眼,只顾举目远眺。
忽一日,明华娘手里捏着一页纸,气喘吁吁找到我,惊慌失措地哭道:
“明华走了!”
我接过那页纸,明华一行秀美的字:
“我去找天堂,再见。”
我的心,一下子落到谷底,两天不吃不喝。
思归和明华,一个飞去天国,一个堕入茫然。难道,这是命运的安排吗?思归的悲催,是因为一个时代的迂回,明华的茫然,难道不应归结于她对人生的误读吗?
明华没有任何消息,我却勇敢地踏进新时期的回归线。
我想活回我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迎接绚丽的心灵的春天。
这年秋,我考进辽宁大学,攻历史专业。四个春秋轮回,我毕业分配在家乡这座城市的一家报社做记者。我用积攒两年多的薪酬,为思归娘儿俩树立两方石碑。在思归的石碑背面,我撰写一道碑文:
这里长眠的
是一个向往幸福却死于无奈的大男孩
请世人记住他
记住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娘催我娶媳妇让她抱孙子,我说不忙。我心中有一种冥冥的牵挂,牵挂什么呢?
五
又一个春的轮回。
清明头天,我回到乡下。娘交给我一封信,说是邮差昨天送来的。我一看,是国际邮件,急忙开启。天!是明华,我的心突然狂跳不止。信说:
“原谅我的不辞而别,那年我出家在五台山,后入江南佛学院习佛工医。再后,远赴澳洲,在悉尼华人慈善总会诊所做针灸师。身份,僧尼,法号,果戒。佛门四大皆无,惟愿不舍悲智,再驾慈航,广度群迷导归净土,共成天上菩提,不胜馨香祷祝者也。清明即至,烦先生将信中内封,读与思归,阿弥陀佛!”
我倒过信封,果有一小封。
何苦堕入空门,何苦出走异乡,难道,那就是明华说的天堂吗?
我的心绪无形中被明华的信冲乱,不经意间,我忽然觉得欠着明华什么,我深思着。
清明大早,我踏破晨雾,来到思归娘儿俩坟前。我对思归说:
“明华有信给你。”
我拆开小封,是一首诗。我一个字一个字朗读,心止不住颤抖,泪止不住流淌:
寒舍可遮雨,冬来可增裳?
子归可啼血,金蝉可鸣唱?
断肠可悲苦,日日可凄凉?
我依无量意,涅槃情更惶。
清灯映黄卷,残生投异疆。
人生何如此,谁与论短长!
思切问冰轮,嫦娥亦茫茫。
夜夜乞北斗,伴我回故乡!
读完,我站在那里痴痴地发呆,因为,我能感受到明华内心的挣扎。而我心随之挣扎,又是为了什么呢?
六
我给明华写信:
“坚冰已消融,大地已回春。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华夏盛世,已经到来。我们不应无谓地守望过去,要勇敢地张开双臂,拥抱今天。”
明华给我回信: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家超脱世俗,普度众生,我之心苦,谁与平复?”
我给明华写信:
“最悲莫过心死,最喜莫过心归,世事万千,单凭心静。”
明华给我回信:
“佛之大吾,不过于心,产生,发展,迷茫,反思,清醒,成熟,终成正果。我之正果,何?”
我给明华写信:
“血燕为巢,终为人嗜,鱼跃千尺,终为江河。人生百年,祸福同当,有家方国,无国岂家?”
明华给我回信:
“苍穹之高,沧海之阔,渺渺一粟,谁与依托?”
我给明华写信: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兴。思归去,我犹存,虽孑然,爱未泯,然嫦娥远去,音断声绝,无限遗憾尔。”
明华给我回信:
“无量天尊,罪过!”
总结这些信的意境,我心绪使然。
不是吗?祖国的春天是那样的美丽,新世纪的梦想已经迎着朝阳,向我们大踏步走来。做为一名记者,我用我的心灵,歌颂祖国的昌盛与荣耀。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尽心尽力为自己的祖国付出劳动。过去是静思,是经验,而不是生命的枷锁。怨恨与抵制,懒惰与逃避,都不应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因果适从。胸怀广阔方兴国,这是我们责任!天道无边,法为终规。佛者畏因,凡者畏果,因果轮回,尔从是观。苦为己量,无休无止。心为宏观,如鹏翱天。劝君莫为一时忧,回过头来,海阔天空。正可是,汗青召召,梓里为根。祖国的召唤,应唤起游子归心。心的平复,在己,而非它。心坦而止与水,心兴而跃与动,勿为己欲,心自安。
总结这些信的意境,我心潮难平。思归的结局,有时代的羁绊,更有他心理的缺失。我们无从评判他生途坎坷对心理的创伤,但我们可以从他的悲戚人生中领悟人性的美与丑。时代造就社会,社会决定人生。而这一切,都以度量衡。明华的出走,注定她心的回归。因为,她的心有思归灵魂的锁定。明华不应该失去对爱的信念,她应该有追求和把握爱的权利。这个追求和把握,思归不会伤痛,因为,他的生命,定格在对明华的爱和感恩里,他不在,就更期待明华有幸福的人生。我能够做什么?难道我不敢爱吗?我自思归走去的孤苦厮守,难道明华不明白吗?
七
一年后,金秋十月,我突然收到明华的传真:
“明日十七时,澳航QY129,接机。”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八
天青云秀,松铁枫红,好一个成熟季节。
还未来得及洗去征程风尘,明华就牵我到思归娘儿俩坟前。
明华深鞠一躬,泪水随之磅礴。她刚刚蓄起的青丝,迎风抖颤。不用说,她还俗了。
明华用一方洁白的手帕,轻轻地,轻轻地抹去两方石碑的尘埃,从背包里取出红丝带,轻轻地,轻轻地系在两方石碑的腰间。
明华久久肃立,她心的悲苦,有谁能知?
几乎过了一个时辰,明华才一字一句地对思归说:
“我回来了,我从彷徨幻灭的天界,重新皈于人间,你可知我历经了怎样的炼狱?你自顾超脱凡尘,却把痛楚留给了我,使我在绝望中凄楚飘零。你我生死相恋,苍天可鉴,你我人生蹉跎,沧海可评。可怜见你我天各一方,无缘今生,竟成心底永不败落梦。跨越灵魂沧桑,我才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请理解和原谅我们的过去罢,今天我来看你,也想告诉你,人不能抛弃祖国,不能抛弃自己,不能抛弃幸福。你在天有灵,也一定愿意看到我能获得我们曾经生死企盼的那份幸福,这个幸福,我找到了。”
说着,明华挽住我的胳膊说:
“思归,为我们祝福吧!”
我虽然多年企盼,但这一刻真的到来,我仍然大惊失色,一时呆若木鸡。
明华笑着对我说:
“快谢谢思归!”
我半天才回过神来,急忙向思归深施大礼。
我发疯般抱起明华,向大山高呼:
“天哪!”
大山高兴得即刻响亮回答:
“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