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永和”——永远的祈祷

编辑推荐 “永和”——永远的祈祷


作者:陈亚珍 举人,5052.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83发表时间:2017-08-27 06:55:59
摘要:身为炎黄子孙,身为人母,我愿意相伴着“永和”一起学习爱人,一起修炼做好具体的一个人。只有“和”才有爱,唯有相爱能唤醒躺倒的精神。“永和”她传递给我最为强烈的讯息是,为子孙提供更多的精神依托和爱的元素,为人类的一切悲剧流泪并作永恒的祈祷!

说起来惭愧,土生土长的山西人,竟对“永和”并不了解。
   2014年6月13日这天下午,大约坐了六个多小时的车,就在暮色苍茫的时候我们与“永和”相遇,并决定驻足。不知她以什么样的冲击力直叫我泪流满面。她不是穷山僻壤那样的静寂,也不是都市的繁花似锦。她不过就是半城镇状态,这里也并非没有现代化用具,该有的都有,但她是个独立的存在。这里的气氛舒缓安静,有鸡鸣,有犬吠。一个小院,妇女洗衣做饭,孩童玩沙掘土,远处有吆喝牛羊的声音,马路上有汽车穿梭的轰鸣。独没有尖锐的山,四周皆是黄土丘,那沟沟壑壑虚怀若谷,让我仿佛看到一个个有脊梁有胸襟的哲人,群群伙伙列队沉思……
   凝望“永和”,很想诉说……她的默然,她哲人般的翩翩风度,她谦卑包容的姿态,就仿佛是回到母亲的怀中,父亲的膝下。半生在红尘中争争吵吵、沉沉浮浮的心,仿佛有谁下了一道安静的指令,在这里顿然清凉下来。“永和”这两个字眼实在是过于敦厚、过于温婉,过于感人了。如果黄河自有源头,长江自有出处,那么永和的意义不就是“和为贵”吗?这是文化先祖对中华民族最初言简意赅的安排啊!可我听惯了“权贵”、“富贵”,很少思考“和贵”。如果不是“女作家走山西”活动,也许我永远不可能真正思索“永和”其意。
   永和,是依黄河而居的一个小县城,两镇五乡,人口也不过才六万多,可“永和”这个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两个字眼,却生生赋于了她。
   万物皆有名,这便是人类的智慧吧!
   据说最初永和县并不叫永和叫归化县,只因与邻县涑水地界不清,连年发生斗械,你磨斧伐锯,我舞枪弄棒,自然死伤不断。北周时期矛盾激化,双方县令告到平阳府,府尹出面处理事端,化解了矛盾,为教化后人永作记念,归化县更名为“永和”县,涑水县改名为“大宁”县,意为两县“永远安宁和好”。
   这个美好的愿望一定是接了自然的仙气,印了如来的心性,所以它永得和乐。“永和”虽因斗械而得名,可她何尝不是先祖对人类的一种暗示?大与永,和与宁,如早春的花蕾,把芬芳秘密地带给了人类的家园,可人类的愚蠢和卑劣把自己陷在了悲惨的命运里,淡化了“永和”的香味,贪、嗔、痴、慢,累世累劫埋下了危机,更有核子威力藏在地球的某个角落,瞪着残忍的眼睛窥视着火候,随时一决高低。
   由此我想,人类的智慧何曾真正用在“和平”之上,不过是借“和平”之名调整称霸的伎俩。邦与邦不在武力上侵略,却在经济上侵略,不在经济上侵略,即在精神上瓦解。人与人之间不是你争即是我斗,永不满足的贪婪,欲壑难填,从而把“我们”的和合关系,生生撕裂成“你和我”的对立关系,友谊淡了,亲情远了,师生关系颠倒了,唯有金钱,权势才可称得上关系……
   身为人母,我常常想,我们拿什么赠于子孙?西方的技术,何尝能替代东方深厚的文化?科技确实给人类生存带来便捷和享受,我们使用它赞美它,可它无法替代“儒释道”对生命最究竟的关照。有学者说,释为心、道为骨、儒为表,这种比喻实质就是与宇宙相通的和合文化啊!人类,最究竟的不就是“人”吗?地球一家人才是人类的根本,如果地球倡导真正的和平,文化渗透看中华,这是我固执的一已之见。
   站在尧、舜之乡,就像和先人碰面却不敢点头致意,在深深的自责中仿佛受着先人无言的审判!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真正做到“和”了吗?我不敢反躬自问!
   尧、舜创造了人类最为理想的家园,据典籍记载,那时的君主象高处的树枝默然而无为,那时的百姓如林中的野鹿悠然自得,人没有贵贱之分,物没有高低区别,一切安守自然的本分,是、非、然、否皆是虚妄,一片和乐气象。
   当人类懂得了智巧、使用了诈术,一切人事类分明确,尽心改造却与之越走越远,“和为贵”早已装进了垃圾袋,当以废料。而竞技赛很难与公平划等号,于是,竞争提升斗争,斗争提升战争,战争必定亡失生命!这难道是人类的宿命?因而我忍不住流下欲诉欲求的眼泪……
   “永和”的存在是一种固执的宣示吗?
   她是否一直在担忧着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邦与邦之间的反目?或者说也在嘲笑滋长在人类身上的贪婪、野心和虚荣的欲望?无论如何,中华本一人!身为炎黄子孙,身为人母,我愿意相伴着“永和”一起学习爱人,一起修炼做好具体的一个人。只有“和”才有爱,唯有相爱能唤醒躺倒的精神。“永和”她传递给我最为强烈的讯息是,为子孙提供更多的精神依托和爱的元素,为人类的一切悲剧流泪并作永恒的祈祷!

共 17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写得厚重,意韵深远。文章的开始提到“永和”,点出了这座县城所在位置,通过环境描写,含蓄地写出了这里深沉的意蕴,然后交代名称的来历,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了对“永和”的感慨,感叹人类智慧的错位,人类对和平的亵渎,赞美尧舜时代和谐的社会,最后感悟为子孙提供更多的精神依托和爱的元素,为人类的一切悲剧流泪并作永恒的祈祷。文章语言清新厚重,阐述问题层层推进,给人启迪。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8-27 06:56:39
  这篇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写得厚重,意韵深远。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1 楼        文友:陈亚珍        2017-08-27 13:10:26
  编辑对文章的穿透力十分精确,点评高妙,文中所引伸的思考都作了启示性阐述。水平了得。谢谢!这才称得上导读。
回复1 楼        文友:陈亚珍        2017-08-27 13:10:41
  编辑对文章的穿透力十分精确,点评高妙,文中所引伸的思考都作了启示性阐述。水平了得。谢谢!这才称得上导读。
2 楼        文友:明空如月        2017-08-31 14:51:53
  习主席多次在国际场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永和”,正是这一意识的核心之义。祝愿人类世界远离战争,永享和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