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宗易之理在自然科学与社会学应用浅谈

编辑推荐 宗易之理在自然科学与社会学应用浅谈


作者:易知龙 秀才,2155.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89发表时间:2017-08-27 14:48:02

为了养家糊口,休息时还要忙着打理家中生意,我常于忙乱中胡思乱想:我们上学时学习的各个科目,最终会把我们引向何处呢?那天,我脑袋灵光乍现,突然有个悟处!它让我明白:原来我们上学时所学的各门科学知识,都在以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述道体文化。
   这样一来,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相通、相融的,原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也是以不同研究方式表达那个朴素的本体。上学时我们都是一知半解,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没人去告诉我们这些知识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信息。当随着知识体系的逐渐完善,我才渐渐理解了中华文化和现代科学的辨证关系。追溯渊源,我们具有的所有思维模式,要找到一个活水源头的话,我想应该从《易经》开始说起!
   《易经》文化体系可以说:通贯古今,博约内外。若想全部描述它,不仅不是此文所能概括,也更不是我这“半路出家”之人所能表达的。因数、理、化、生是现代科学的发端和枢纽,所以,我只以这四门学科来浅谈易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我们都学过数学,也知道数乃万物之母,宇宙之因。若有人对此表示怀疑,那看看满世界的数码数字产品,就会知道象数的应用关系了。我们从学阿拉伯数字学起,到基础数学的代数学、几何学,线性代数,微积分,偏微积分、拓扑,到近代数学界出现的分数维理论研究事物的“自相似性”,这里凝结了无数数学家、哲学家的心血,而这些定律,在中国文化瑰宝《易经》中,都能找到类似的理论源泉。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自豪地说:“几千年的秘密被我揭开了,《易经》中的阴爻(——)0,阳爻(—)1,恰恰是二进制算术,这个算术提供了计算千变万化数目的最简单的方式。”《易经》六十四卦排列与他创制的0——63的二进制数学一一相符,由于受到《易经》太极图启发,他写的论文《论二进制算术》发表在《皇家科学院论文集》上,后来他写信给当时的康熙皇帝,恳切要求皇帝允许他加入中国国籍,一个伟大的计算机理论缔造者,能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升起如此敬仰之情,可见我们国人在有些思维意识形态里,似乎与道转远了。
   我们都学过物理,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卡普拉、波尔、李约瑟都高度评价过《周易》及其太极图,尤其是量子力学创始人波尔,他选择太极图作为他的爵士徽章,并要求以太极图作为家族族徽,这源于在量子力学中他提出一条重要理论“测不准原理”,而我国科学家李政道指出这条理论,与《易经》及老子学说产生惊人的相似性。他说:“这条定律说明我们永远测不准一切,任何物体假如我们能完全测定它在任何一刻时间的位置,那在同一时间,它的动量(质量乘速度)就无法固定,对普通一般物理来说,动量不固定,就是速度不固定;既然速度不能固定,那也就无法完全预计这个物体将来的路线了。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颇为相似。”当然,牛顿的经典力学被量子理论取代是科学的进步,也是一种必然,假如牛顿能够学习易经,他老人家做出的贡献肯定会更大,而伟大如爱因斯坦者,在提出相对论之后,也一直恪守“单值决定论”,中年后他执著地寻找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宇宙方程式,他设想一种连续场论——宇宙统一场论,而这一简单终极的“美”,也成了他未竟的科学遗愿。如果他知道,中国几千年的太极八卦图,就是人们苦苦追求的宇宙统一模式图、宇宙同一方程式,不知他老人家会做何感想?
   李政道的话,突然让我产生了更多联想,早年我在读《东方宗教与现代科学》时,就知道现代科学其实与佛学思想也并不相违背。波尔的量子理论,谈到光子的存在形式是波粒二象性,而佛学最有名的经典之一《心经》同样深刻揭露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故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现代科学家恰恰用客观事实为浩如烟海的佛法甚深微妙做了精准的注脚,当细分到混沌初元时,波子是粒子,粒子也是波子,两者犹如空与色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元的理论体系里,它们竟然是能量汤,无可分最小物质可谈,最终都是空性的,唯识学里把它叫“真空妙有”,虽然名相不同,但我想都是阐述一个道理吧。易之深邃,可用“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来阐述,《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太极弦转变的阴阳互根、互用,体现的宇宙全息统一场中,又恰恰与混沌学创始人曼德尔布罗特在分形理论提到的“三维空间双螺旋”产生惊人的一致性。由此可见,大道本相通,珠穆朗玛峰的攀登路径也并非唯一的。
   我们在学习化学知识时,都知道水分子化学式为H2O,同样以此为例,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氢离子带正电,氧离子带负电,这里面同样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当一杯水里插入正极与负极,通电后,阳离子吸引负极,阴离子吸引正极,这种相反相成,恰恰是太极图的表现形似。很多化学家研究易经太极图后,发现物质的化合还原定律以至原子弹的裂变原理,竟与太极图上显示规律惊人的吻合。根据化学与《易经》太极原理之间的关系,很多化学专家发现,八卦排列与化学元素排列相似,八卦可以比拟元素的八族,两者内涵联系对应符合,而八卦对周期性演变过程的显示机能,甚至比门捷列夫周期表还更清晰。门捷列夫周期表展现的是元素演化规律的二维图像,而太极太玄结构展现的演化规律属于三维图像。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易经》不仅仅是那些街头算命的工具,还是挖掘生命本源的瑰宝。只是我们误解了它很多年。
   我们都学过生物,而生物界的遗传密码恰恰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得以体现对应。《易》曰:“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小至生物界遗传密码规律,人体疾病规律,大到天体运行的宇宙变化,这一切,竟在数千年后得到证实具有相同之处。南京大学李洲教授在《易经综述》中说:“生死是互根的,没有死就无所谓生,没有生也不可能死。合成细胞的能量要从老细胞的分解中获得,只有老细胞的死亡,才有新细胞的产生。分解和复制是同一个过程。坤卦与乾卦只是生与死的关节点罢了,它们是连续的,既封闭又开放的过程。从体现事物的对应关系的六十四卦静态方程中,从64个生命密码子的对应关系与合成生命过程的卦义及密码子的对应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Mrna(核糖核酸)的密码子U、C、A、C(尿嘧啶、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和太阴、少阴、少阳、太阳的对应关系。把克里克原模式的第二和第三碱基序列调一调,就正和原方图的对待关系一一对应。更可贵的是,作为起始密码的AUG,正是风巽雷震动的益卦;作为停止密码(UGG)的,正是隐没无踪的天山遁。另一个停止密码UAA对应于蹇卦,山上的大水冲下来,路上行走困难。UAG没有对应的氨基酸,也不翻译蛋白质,它的对应卦是渐卦。我认为它是一种调节基因,属于开关调控系统的基因。以四象为碱基进行组合,成六十四个卦。每个卦对应于一个密码子,每个密码子都有对应的反密码子。tRNA带有相应的氨基酸,在核糖体上rRNA的帮助下接成氨基酸链,进一步组成蛋白质。”由此可知,构成生命体的细胞分解与组合过程,也是与易经八卦一致的。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除了那些近、现代科学家们受到它的启发外,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也同样受到它的影响。在古老的文明传承中,它还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大师学者争相热衷研习的一门大学问。它博大精深,包蕴天地。史料记载,易传是孔子继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之后的又一次探研发挥,易传号称“十翼”,好比给《易经》插上十个翅膀,其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可见易经的影响力是多层次多渠道,无有穷尽的。
   在茫茫无垠的宇宙中,我们的生命如白驹过隙,当微小的个体面对浩渺无穷的未知时,我们又怎能不多问几个为什么呢?人生易逝,岁月苦短,我庆幸在上大学时遇到了我一位老教授,他不仅是学院副院长,还是一个痴易之人,他的话现在还能令我振奋,也是那一年,我才知道中华文化能矗立于民族之林,是有其文化根脉的。它是老子文化的肇端,是孔子五十而研易,以至韦编三绝的立体范本,是兵家、军事家必学之母体语言,是王勃、刘禹锡、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等大文豪研习一生的文化之源。我学习它,深切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和鄙陋,我学习它,深刻的体会到那句:“乐天知命,故无忧。”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我学习它,看到世界是圆融一体的。我也学习它,发现了人生的境界和素养的提高,可以在此扬帆起航。
   《易经》,一个千古之谜。

共 33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易经》确实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一部著作,这篇文章从自然科学等学科的角度解读易经,写出了新颖的研究角度和解读方式。文章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从中国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从国际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方面,指出了易经与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易经建立的认识思维对这些自然学科研究的影响。一些故事的入文,不仅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该文的生动性。【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8-27 22:34:22
  易经它告诉我们的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结果。所以,把它回归本真,从神的位置还原为学术的位置,是研究者应该做的事情,这篇文章就是这方面的尝试。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