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车站的王大哥
一
王大哥,五十开外的年纪,瘦削的身材,健康的体魄,戴了一副浅度近视镜。看上去文文弱弱。王大哥的名字叫王思茂。别笑!王大哥就是我们“桃源”火车站一位和开国中将姓名只差一字的大哥。
可别小瞧了我们王大哥。王大哥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十八岁那年参军入伍,正好赶上“对越自卫反击战”,王大哥二话不说,扛起枪走向了战场。“新兵蛋子上战场,也要威猛与刚强”,王大哥给我说过,在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他的“五六”式冲锋枪,至少打死过二十几个越南鬼子。有一次,跨越壕沟,王大哥跌了进去,壕沟很浅,但也摔了个七荤八素。正在这时,一颗越军的炮弹落入壕沟。
“幸亏是个‘哑弹’,要不……”王大哥一边给我说着,一边笑呵呵地指指天。
在荣立“三等功”的表彰大会上,首长亲切地拍着王大哥的肩膀说:“好你个王思茂,还真像‘王恩茂’。”
如今,王大哥的左肩上还有几个清晰的枪伤痕迹。
退伍那天,王大哥——王思茂,和几个兄弟临别之际,喝大了。
“小四川,你退伍回家了,要敢把兄弟们忘了,老子去你家,拿机关枪突突你”。
“山东刘哥”指着“四川李”,瞪着通红的眼睛,吼道。吼罢,竟自放声大哭了起来。
小个子“四川李”扑过来,一把抱住“山东刘哥”,哽咽道:“我知道哥舍不得兄弟们,我也舍不得啊!咱们以后每三年聚会一回,可不能丢了联系。都是战场上的‘生死兄弟’啊。”
王思茂在旁边,抹了把眼泪。说道:“就按小李子说的办,谁忘了,叫谁生小孩没屁眼。”
三只斟满白酒的杯子,再一次碰在了一起。
王思茂回到了桃源县,分配进了父亲的铁路系统,在桃源火车站装卸车间,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王思茂还清楚地记得,他报到,第一次进入单位的情景。
金秋的十月,枫叶红透,硕果飘香。王思茂怀揣着铁路局的“派遣令”,来到了桃源火车站。当他把“派遣令”交到车站人事科时,人事科的杜科长抬起了头,仔细打量着。随口问道:“你就是王思茂?”
“是的,首长。”王思茂不改军人做派。
“我就喜欢行伍出身的人,爽朗、性子直。”杜科长透过近视镜,凝视着王思茂,眼神里透出几分笑意。
“你明天还到这里来,装卸车间的车间主任带你去工作岗位。”杜科长把“派遣令”收了起来。
“装卸工,忙又忙,天天力气朝上长。车皮没来闲得慌。”王思茂感觉工作闲的时间要比忙的时间漫长。同事们有的三五成群,在闲聊着。有的拿着半导体,听着新闻、歌曲。百无聊赖的王思茂,搬一把小凳子,坐在钢轨旁,望着远处正在作业的吊车。
“有时间,看看书吧。”一个沉寂了很久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唉,当初高中毕业,应该去参加高考。瞧我以前的乔小飞同学,考上了师范大学中文系,戴个眼镜,文质彬彬,羡慕啊……”王思茂的想法“咕嘟嘟”地升腾了起来。
想到,立马做到。军人出身,雷厉风行。于是,装卸车间新添了“景致”。闲暇时刻,一位年近三十岁,瘦瘦的年轻男子,伏在工作桌案头,左手摊开书本,右手头一部字典,认真阅读。除非,装卸作业的命令中断了书海的遨游。
某日,王思茂中午在外面打完牙祭,回转单位的路上。正被单位外专用线上,等待迁出的一列车皮堵在了那里。王思茂朝东边望望,白色的信号灯已经开启,车皮马上就要迁出。突然,在王思茂身侧,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快步走到车皮下,蹲身,试图钻车而过。王思茂一个健步上前,铁钳般地右手臂,抓住老人的衣服,硬生生把老太太拽了回来。瞬间,“哐嘡”一声,车轮“吱扭扭”向东驶去。
老人泥塑般愣在那里。忽而,身子颤抖了一下,“扑通”,向王思茂直直跪去。
王思茂赶紧把老人搀扶了起来,说道:“大娘,赶紧起来。今后,可不敢这样不懂规则的胡钻车皮了。‘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这都是血的教训啊。”
老太太呜呜地哭了起来。
“哎,老学究,这么认真!”正在看书的王思茂,肩头被重重拍了一下。抬头一瞧,是同事小郭。
“这么爱学习,去报名上‘夜大’呗!咱们可是四班三运转,能腾开时间。”小郭边说,边递给王思茂一个苹果。
“对啊,对啊!我咋没想到呢!”王思茂“咔擦”咬下一大口。
王思茂的这个“夜大”,上来了思茂嫂子,也让王思茂轻度近视,戴上了眼镜。显得还挺神气的嘞!
二
桃源县的“夜大”,位于县中心小学教学楼的四楼,教室连同老师办公室一共也就不过六间。平常,教学是采取面授和观看电视教程相结合。其实,这里是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的一个教学点,期末,参加全省或者全国的统一课程考试。八十年代,这里云集了全县各行各业渴望求知的在职人员。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又新开辟了两个教学点。
桃源县的“夜大”,说是夜大,但大部分时间是在白天授课。
开学了,王思茂稳稳地坐在教室后排,面前放着新发的课本,散发着新鲜的墨香。王思茂好奇地看看教室,看看周围的同学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思茂心里忽地冒出一个前不久新学的成语。看,同学们中间还有鬓发有些斑白的中年人呢!不老,不老,建设四化的新长征路上,追求进步哪有年龄之分呢?王思茂暗暗笑道。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桃源县中心小学夜大开学的日子,大家来自各行各业,都是为了充实知识这个目的……”校长做着开场白。
“报告!”一个清脆的女声打断了校长的讲话。
只见教室门口,一位身穿鹅黄色连衣裙的妙龄女子,气喘吁吁,斜背着挎包,手里拿着刚领到的课本。边跑入教室,边向校长解释。
“老师,单位有点小事,来晚了,来晚了!”
女子来到王思茂身边的空座位旁,突然,脚下的凉鞋一滑,要跌倒地上。王思茂闪电般站了起来,秒速般搀住了女子。
一股浓郁的异性的气息,钻进了鼻孔。王思茂不禁心头一荡。
女子坐在王思茂身边的空位置上,放下课本,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我叫赵燕,县工会的。刚才多谢你出手相救。来,认识一下。”女子侧转过头,伸出了右手。
一张清秀的面庞,披肩发,眼睛里洋溢着智慧和活泼的光芒。鹅蛋脸。在哪里见过呢?
王思茂傻呵呵地看着,慢慢也伸出了右手。
“我,我叫王思茂,桃源火车站装卸车间的,来这里学习充电。”王思茂回答的吞吞吐吐,脸像一块“红布”。
“还是个大老爷们儿呢,扭扭捏捏的。认识一下。以后,我就坐你旁边了!”赵燕一把拉过王思茂的手,握了握。
“来,咱们继续听校长训话。”赵燕扭过头,正对前方黑板。
“咱们,呵,咱们”,王思茂心里美滋滋的。
瑞雪纷飞,腊梅吐蕊。王思茂和赵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课间时,他们谈人生、谈各自的家事、谈桃源县的趣闻,常逗得赵燕哈哈大笑。下了课,他们推着自行车也走在一起。一种朦胧的、但是又很清晰的感觉,在王思茂与赵燕之间踊跃着。但是,谁都没有把这层已经透了亮的“纸”戳开。
有一次,已经开课了,赵燕竟然还没有来。王思茂望着右边的空荡荡,心里如同钻进了十五只耗子,七上八下。耳朵也似乎不好使了,一句老师的讲课都没听进去。下课铃刚响,王思茂就飞奔出教室,直扑传达室,拿起电话叫通了县工会。
“请,请……问赵燕在吗?”王思茂说话结巴了。
“哪个赵燕,是宣传科的那个吗?”对方问道。
“是,是”王思茂急切了。
“她这几天,有病请假了。”对方挂断了电话。
王思茂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改天,赵燕来上课了。带着天山冰川的寒气。坐在那里,静静地听课。
“赵燕,赵燕!”王思茂轻轻叫了两声。
没吱声,寒气凝结成寒冰了。
下课出校门的时候,赵燕的自行车拦在了王思茂的自行车前面。
“是你那天打电话到我单位,问我的吧?”赵燕单刀直入。
“是的,是我。我,我……”王思茂支吾着。
“为什么打电话?”赵燕寒着脸。
“我看你没来上课”
“说谎,还说谎,我都看出来了……”
王思茂似乎又像在对越战场上,摔进了壕沟。敌方炮弹落入,等待着命运的决断一般。
王思茂突然大声说:“豁出去了。赵燕,我,我那天见不到你,心里焦急啊!其实,我想天天见到你。我,我,我喜欢你啊!做我女朋友好吗?以后,我还要娶你做老婆。”说到最后,王思茂闭起眼,仰头向天。
沉默,还是沉默。
“嗤”一声,赵燕娇羞地笑了。
那颗落入壕沟的敌方“炮弹”,瞬间爆炸了。但是,却没有把王思茂炸得七零八落。气浪把王思茂抛向云天,王思茂惬意地飞翔着,花花草草,伴着幽香……
春天来了,桃花盛开,百里飘香。
爱情成熟了。
“嫂子,点烟!点烟!”闹新房的同事小郭、小李坏笑着,纷纷拿出了香烟,放在嘴里。颤颤地凑在赵燕打燃的打火机前。
香烟在嘴里,颤,可劲地颤,上下左右,眼花缭乱。打火机的火焰始终够不着。
“嫂子,点不着烟,不许入洞房。”有人笑着说。
“把火焰抠大,燎他。”满脸喜色的王思茂,在旁边指点着。
“哎呦,这没入洞房呢,都穿一条裤子了。有小思茂了吧?我那位,去摸摸!”小李对老婆努努嘴。
小李老婆趁机上前。
闹声、笑声,充盈了新房……
一年后,王思茂有了自己的女儿……
“我们家有两个天使,一个是老婆,一个是你,小宝贝……”王思茂抓起摇篮里女儿王喆胖嘟嘟的小手,轻轻地亲吻着。
进入装卸车间二十余年,王思茂又被调入桃源车站客运车间,当了一名客运领班。
去就去呗,听从组织的安排。
三
客运车间不是力气活,但是,繁忙。和旅客打交道,注意着旅客进出站、上下车的安全,维持着秩序。跑里跑外。心累。
尤其是“春运”和“暑运”期间。这不,一年一度的“春运”开始了。
桃源火车站,虽然是在县城的火车站。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从级别上讲,却是二等客运站,兼有一部分货运和运转业务。每年的“春运”和“暑运”期间,在桃源车站换乘、到达、始发的旅客,每天都数以万计。车站内外,熙熙攘攘,如同县城“过会”一般。
王思茂身穿制服,腰间别着对讲机。正在进站口,指挥者旅客有序进站。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了呼唤他的声音。
“老王,王思茂大哥,来三站台一趟,有个事情请你处理。”是小刘的声音。
王思茂跑进三站台,只见一个穿着黑棉袄,农村打扮的六十岁左右的老大爷,坐在自己的行李包上,正在和客运员小刘讲着什么。
走到近前,才听出来,是老大爷忘了拿身份证,手机在火车上被人偷了,没法联系到接他的车站外的家人。老大爷似乎还有些老年痴呆。
“小刘,先把他带到客运值班室,倒杯热茶水喝喝。我马上联系车站广播室。”王思茂说着,快步向广播室走去。
不到五分钟,站前广播插播了一条“寻人启事”,把老大爷的穿着、相貌特征说的很详细。十几分钟后,两个中年人冲进了客运值班室。
“大侄子、二侄子,你们来接我了。”老大爷一下子认出了来人。
“谢谢,谢谢”,两个中年人分别握着王思茂的手,不住地、感激地说着。
“思茂大哥,客运主任有请你去他的办公室。”同事“小丫头”伍丽,推开客运办公室大门嚷道。
看到王思茂走进办公室,客运主任灭掉了手中的香烟,抬手示意王思茂坐在沙发上。
“老王啊,咱们车站客运车间的厨子家里有事请假了,你给咱代替几天班呗。给大家中午、下午做顿可口的饭食。”客运主任征求王思茂的意见。
“你咋知道我做饭在行啊?”王思茂诙谐地反问。
“咱们两个多少年的交情了。每次去你家吃饭,都是你下厨,嫂子几乎没见过下厨。对不对啊?你做的饭,有特色,可口。哎!爱老婆的男人都是好厨子。”客运主任说罢,笑了起来。
“好,好……从明天开始吧。”王思茂用手指头隔空点点客运主任,答应了。
豆腐捏碎,猪肉末肥瘦兼半,同炒,加入酱油。大锅起锅时,放入葱花。一道“小炒豆腐”就出锅了。
牛肉洗净,切块,放入沸水去除血水,放入高压锅,加姜和黄酒焖至烂熟。烂熟后,入锅,加盐、酱油、糖、八角烧开。加文火炖小会儿,加入土豆块,入味后,起锅放入鸡精即可了。
…………
王思茂厨师,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给大家做着中午饭。不多时,厨房里洋溢起了香气。
“小丫头”伍丽,悄悄踅进厨房,大口呼吸着菜香。
“王大哥啊,我们中午有口福了。这么香啊!”伍丽称赞道。
“快出去,回你的工作岗位去,一会儿有你大吃的时候。”王思茂把“小丫头”撵了出去。
中午时分,大伙儿轮流在食堂大快朵颐。
“思茂大哥,咱嫂子可真有口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