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塑封的书何时能揭开神秘的面纱?

编辑推荐 塑封的书何时能揭开神秘的面纱?


作者:郭军平 进士,867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5发表时间:2017-08-28 16:32:31

现在到了书店,看到满架的新书,凡是喜欢读书的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拿起书来端详,看着那精致的包装,美好的书名,简直有些令人爱不释手。
   可是,对于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大家关注地还是书的内容。内容怎么样,总不能看看作者和后面的几句提示吧!得要读者翻翻才能觉悟得到!笔者以前曾经买过这样一本塑封的书,书的作者还是一位全国著名的作家。看着那精致的包装,美好的书名,还有充满着诗意与诱惑的导读,终于还是把它买了下来。回来后,笔者撕开塑封的书皮,打开内容翻阅,谁知里面的内容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因为从导读来看,笔者以为是一本充满诗意的散文集,谁知翻阅内容却是一本小说集子,而且从文字内容去阅读,读了一页,笔者就再也没有读下去。不是笔者没有耐心,而是笔者从来读书不喜欢硬读。可以想象,这本书至今笔者还没有读完,吃了这个亏,笔者此后再也不敢买塑封的书了。
   书塑封固然好,一是防水,一是防止放在书架落上灰尘,一是防止读者翻来翻去把书弄脏;还有一好就是能够增加一层神秘感,吸引读者的兴趣和购买欲。可是,在这么多好处之外,笔者却又有了担忧:如果像笔者一样的读者在买了一本看似很好的书后,但在打开书后却又产生了诸多的失望,那岂不是让读者从此以后对所有塑封的书产生了警惕了吗?至于其他人是不是这样的心理,笔者没有调查,但是对于笔者而言,现在就是这样的心理。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阴影迟迟不能消失。
   笔者以前也曾经买过不少的书,但是以前的书很少塑封,读者是可以随便翻阅试读的。我觉得当时的书不塑封还是好,这样读者就可以直接和书的内容对话。不管是名家,还是新秀,只要读者觉得合乎自己的胃口,真正喜欢,还是一样会购买的。这并不影响书的销售,反而可能因为书内容的精彩让读者掏腰包。
   可是,看看现在新出版的书,塑封得越来越多,简直成了一种风气,反观没塑封的书,几乎看不到了。这究竟是保护书呢?还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保护”实在要不得,因为在没有塑封以前,书照样不是卖得很火吗?对于新出版的书,一般的书商除了在书架上放上一两本样书外,其他的书不是都库存得很好吗?只要读者喜欢书,难道还怕买不到崭新的书?即使书架放上很多新书,书老板难道不可以做一个温馨提示:样书可供翻阅,其他书非买勿动。这样岂不两全其美,何必要塑封呢?再说,书塑封后,难免成本要加大,可是这加大的成本作者是不会掏钱的,出版社也不会掏钱的,那么,谁会掏钱呢?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读者要承受这样的负担。再说,读者购到书后,都要撕开包装才能阅读,谁还会保留这个塑封呢?扔掉的塑封难道对环境不是一种污染?
   鉴于此,笔者还是建议:去掉塑封的书皮,还书一个清亮的面孔。

共 11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本书,包装精致,画面精美,自然会吸引来更多的关注,由此可想包装之重要;然,过度包装,甚至以塑封的方式,将书籍包装的严丝合缝,只见外表不知内瓤,未必是好事,毕竟现今人们的消费意识不断改善,理智消费,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日渐成了趋势。此篇作者,以切身经历,道出当今图书市场的一些现状,值得深思,更值得重视。话题甚好,叙说流畅,引人共鸣。推荐欣赏。【编辑:文如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如烟        2017-08-28 16:33:33
  精致背后的种种,令人深思。这是当今图书市场的一些真实写照,需要引发重视。好文,欣赏。
赐予我一双明净的眼睛,来欣赏美丽;赋予我一颗温柔的心,以保留纯净……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