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派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墨派】“反坦克英雄班长”雷宝森(纪实故事)

  【墨派】“反坦克英雄班长”雷宝森(纪实故事)


作者:碧薇萍 童生,717.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24发表时间:2017-08-28 21:40:34
摘要: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反坦克英雄班长”雷宝森的英雄事迹。

雷宝森,1925年出生,河南上蔡人。1948年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华东野战军任班长。1950年10月,雷宝森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第26军第78师第234团第9连第4班班长
   1951年3月25日,第78师部队沿七峰山、海龙山、旺方山纵深布防,第234团第9连在七峰山布下伏击阵势。第9连的前哨阵地设在七峰山旁299.3高地上,守卫此高地的是雷宝森带领第4班和配属的90火箭筒组,一共9名战士。这个高地西侧是清潭川,铁路和公路沿河靠山从299.3高地的西坡穿过。由于修路基,将山坡切成了一个约3米多高、200米长的断崖,公路从断崖下通过。这里是敌人机槭化部队的必经之路。
   雷宝森经和战友们商讨后,部署战斗任务,说:“咱这回不守山头,就在这断崖后面挖一道战壕,大家隐蔽在里面。敌人坦克上来时,火箭筒组负责炸掉敌人领头的坦克,我来收拾末尾那辆坦克,把敌人坦克堵在里面。然后机枪组封锁敌人步兵,大家一起上,挨个收拾这些挪不动窝的坦克。”
   3月27日下午14时,美第3师一个坦克连12辆坦克,后面跟着一个步兵连100多名步兵,朝七峰山开来。坦克开到距299.3高地500米处突然停住了,朝山顶上乱放了一阵炮,看看没动静,又接着往前开。片刻功夫,头一辆坦克已冲到了断崖北头。雷宝森对着火箭筒组一挥手。一发火箭弹出了膛,把头一辆坦克炸毁了。紧接着阵地的机枪扫射起来,把敌人步兵压在地上不敢动。
   雷宝森命令:“出击!” 两个突击组分头向敌人坦克纵队的南北两端奔去。当雷宝森提着反坦克手雷冲到南头的时候,敌人第12辆坦克已经飞快地开着倒车退出了好远。第11辆坦克刚在挪动,就被雷宝森的一颗手雷炸得爆起大火,不动了。中间的坦克被堵住了,前不能进,后不能退,乱成一团。整补了两个多月的第26军部队,反坦克手雷很多,两个突击组分别从两端向中间炸坦克。雷宝森和一个战士从第11辆打到第7辆,另一个突击组3个人从第2辆一直打到第6辆。5个人把10辆坦克全给打趴下了。
   前后不到10分钟,11辆坦大家兴高采烈地撤回了阵地。
   敌人的第2、第5、第7辆坦克只被打伤,虽然跑不动,却拼命地进行射击。雷宝森又带人扑上去,给每辆坦克补了一颗手雷。这下彻底了。不到半个小时,全班9人共击毁坦克11辆。全班无一伤亡。这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步兵班反坦克战斗的最高成绩,也是中国军队的步兵班反坦克最高纪录。其纪录迄今仍未被打破。由于战绩突出,雷宝森被命名为“反坦克英雄班长”,记特等功一次,获“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称号。
   在第二天七峰山激烈的防御战斗中,刚创造了骄人战绩的雷宝森英雄班,却在与敌人的白刃,格斗中大部分壮烈牺牲,只剩下雷宝森和战士周士武。身负重伤的雷宝森在掩护周士武滑下山坡后,自已也跳下悬崖。连队认为他必死无疑,上报他已经牺牲,还开了追悼会。但是,全身14处负伤的雷宝森在14个小时后,被两个朝鲜老乡救起,送到野战医院,不久又回国内治疗。医生从他身上取出了4颗子弹。还有一颗在腿上无法取出,留作了永久的纪念。
   第26军政委李耀文在为雷宝森记功时,想到了后来收复9连阵地时并没有查到雷宝森的尸首,怀疑他有生还的可能。战后,李耀文在《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刊播消息寻找,几经周折,才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里找到了雷宝森。雷宝森在那里当了一个端茶倒水的招待员,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七峰山的英勇行为。
   1957年,彭德怀元帅发来请柬,请已在海军任职的雷宝森上北京参加国庆八周年观礼,还专门为他举行了简朴的家宴,元帅夫人特意为他熬了小米粥,元帅则为他递馍夹菜。望着自己英勇无畏的士兵的一身伤疤,元帅的双眼湿润了。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家中,款待了雷宝森和其他几位志愿军英雄,逐个询问他们的伤情和工作情况。在合影留念时,毛泽东握着雷宝森的手说:“你是志愿军战史上的骄傲!”1992年,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年逾八旬的雷宝森“胜利功勋荣誉勋章”。
   (选自碧薇萍编著《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传》)
  

共 16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东方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碧薇萍        2025-05-07 06:46:50
  弘扬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