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经”音得
那日,文联主席邀我去参加唐山市音乐文学协会协办的滦州“音乐文学协会”成立庆典活动。在活动中,我有幸结识了一些有着文学底蕴的音乐老师、学者和有着音乐梦想的文学作家、爱好者,很高兴我们县也有了这样一支由“文学与音乐”结合的社团,“音乐文学协会”成立,为更多有着音乐梦想的人,搭建了一个良性沟通平台。
在活动中,我认识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妈,她虽只有小学学历,却写了很多歌词曲目,而她在饭桌上的表演,一首自编自唱的《大哥》让我们都很感动,唱出了乡音里夹杂的淳朴和沧桑。我虽然也曾写过几首歌词,但自觉没有达到什么高水平,“音乐文学”,其实是以创作歌曲中的歌词为主,它与中国古代诗歌、词曲有着相当深远的血缘关系。而歌词的创作在当今歌曲大唱流行的时代,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所以,它体现的文学价值值得关注。
那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和列席的一些老师开始随意交流。一位老师饶有兴致的和我谈起往日对《心经》的体会,他让我再谈谈自己的见解和感悟。而有趣的是,传唱、诵读、书写、研习《心经》的不仅有这位长辈,还有一位和我非常熟悉要好的老师,他听说要谈《心经》体会,便主动参与交流的话题,没想到,他对《心经》解读别有一番体味。中国文化的根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能够开枝散叶,是社会大环境的必然趋势,值得欣慰。比如《心经》在推广传播上,既有历代先贤大德的推崇和重视,也有当代学者、文化名流的倡导,当然最显效的,还是与现今很多歌坛歌后、影帝等明星们广为传唱有直接关系。
我突然觉得,佛学思想的弘扬对促进社会文明建设有如此裨益,应该借此来探讨一番。既然这种文化现象可以贯通内外,在地方音乐文学建设发展中,必然会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在音乐文学领域里,何不扩展一宗思维,把宗教文化也带入地域民俗音乐创作中呢?所以,我借谈歌曲创作这个因缘,本着与前辈们多学习的精神,和那些喜欢佛学思想的老师们开始了交流。
我谈到,文学和音乐都是文化的一个分支,而佛学,也属于文化领域的独特分支,佛学体系博大精深,自然也包括佛教音乐。当然,过去很多师傅都曾用歌曲的唱诵方式布道,这里有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音乐本身的感召力会与受众有一个很微妙的互动,或者用现代科学可归类为“音波磁场共振”,让唱者与听众达到一种和谐的动态平衡。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悟道修行,而且利于人们消融对教理的误解和困惑,它仿佛一束清凉的甘泉,对洗涤、净化心灵有所帮助。老师们又继续谈对心经的学习和体悟,我不敢大放厥词,只保守的引申一些学者的言论,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交流。我说,《心经》版本有十几种之多,最有名的当属玄奘法师和鸠摩罗什两位大师翻译的本子,《心经》按玄奘本来说,原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点算是常识。而“般若波罗蜜”,可以说是“以大智慧之法船引领我们到达所谓的彼岸”,达到一种究竟涅槃的境界。《心经》的“心”字,不是指的那颗肉团心,也不仅是我们所谓的意识心,不是妄想分别的那颗散乱心,但也不离这颗心。心的妙用很奇特,所思所想是这颗心,而这颗心在“经”意中,应该是我们那灵明绝妙,真空妙有的本源心。谈到这里,我想到《西游记》有一集故事:妖道蛊惑国王,说以小孩的心肝做药引子吃了能长生不老,但不如唐僧的心效果好。孙悟空代师献心,变化成师傅模样和妖道谈“心”,妖道说要挖出他那颗黑心献给国王,悟空吐出来很多种心,指给妖道看,如惩恶心、捉妖心、良善心、至诚心、向佛心、求道心等,但就是没那颗黑心。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我们的心有如此多么?有些学者认为此经称《多心经》不合逻辑,学界觉得此经题目有传抄之误,把“多”字写多了。我倒是觉得,经题暗含玄旨,无所谓对错。只是角度不同,我们简称“多心经”或“心经”都可以,对我们普通人言,这颗攀援的心、妄求的贪心、痴心、嗔心、慢心、疑心、妒心等等杂念纠缠的心,不可谓不多,从这点来说,我们的心够多了,也称得上是“多心”。唐僧给孙悟空念得紧箍咒就是观音大士传的《多心经》。为什么叫多心经?我想是孙猴子的心念太多,动不动就打杀谁谁谁,没有一颗平静的心,而是不断的攀援跳跃着惹事,所以,用紧箍咒来约束它,约束的其实就是它那颗意识心。当真正的那颗浮动的心变得沉静,本源的佛心显现,犹如水中明月不再泛起波澜,归于澄明时,也就是所谓的《心经》了。这时,我们会从经题里面,去分析那些后面的内容。《心经》通篇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却道出了人生宇宙的真谛。它犹如一个高度浓缩的大容量U盘,也像一把能够开启智慧之门的心钥匙,是对宇宙和人生法则高度的概括总结。那位老师和我谈起心经的内容,梳理中,多以体验为主,在修行的道上,有很多美妙的风景。我细细品读,感受《心经》的不可思议。每个人体悟到的东西并不一样,但它似乎都能够含涉其中,仿佛大海有百川容纳之德。在随后的交流中,我发现,我没有能力用“讲”经的方式来谈,因为心经讲的是甚深微妙的体证,而用后天思维去谈,早已离题万里,与道转远了。所以,我尽量用一颗开放的心来感受那部伟大经典带来的智慧之水。其实,我们都并没有真正读懂心经,在那种场合表现的笑谈,也不过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罢了。
借由谈《心经》,启发了我创作歌词的方向,我时常听王菲等女歌手演唱心经,这种力量,比起通俗的流行歌曲来,多了一分淡雅,一分清净,一分洒脱,给人以无限的自由和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