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葫芦
黄葫芦之所以叫做黄葫芦,皆由四十岁以后,后脑壳忽然长出个偌大的肉瘤。加上天生秃顶,在黄兮兮的秃顶上再加个小秃球,活像按下的葫芦起了个瓢,从左看像个葫芦,从右看还是像个葫芦。
从此后,黄葫芦的浑号一夜间家喻户晓。至于原本的官名儿,人们一下子都很难想起来了。
其实黄葫芦原本有个更加惊天地泣鬼神的浑号“半神仙”!
——之所以称之为“半神仙”,是因为天上的事他只晓得一半;但是地上的事,据他说全都晓得!
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们都记得:当年大集体时,附近的几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都对“半神仙”奉若神明。每当割稻子或拔花生等这些需要看天色行事的时候,正是“半神仙”得意的时候!但见他抬起他那稀稀拉拉的半秃黄头,微眯那双原本便细小的眼睛直视天空,那右手便在半空神神道道地掐了数掐,道:“午饭前后有大雨。”
——果不其然!三队的大队长当时不信,说看这天色中午若是会下雨我便让我小姨子给你当婆娘!
一口唾沫一颗钉,这话大家都记住了!三大队全体去收割晚稻了,一担接着一担晒在生产队的土坪上。当时的土坪为减少泥沙和小石头混入谷堆,都会先在土坪上浇上一层浓浓的稀释牛粪,牛粪晒干后浑然成为一块坚韧的膜;把稻谷晒在上面,可最大限度地杜绝沙土。
眼看着的高高的艳阳天在中午时分风云突变,三大队队员来不及吃完碗里的饭便全体抢收晒在谷场上的稻谷。但雨来得太快而且太大,大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被水浸泡的牛粪膜变成牛粪水黑乎乎地浸泡着满晒场的稻谷,再从四面八方寻找低畦处流走……
——三大队长为了自己作为大队长的伟大尊严,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头喂舒坦了婆娘,愣是把小姨子这朵鲜花插在了“半神仙”这坨黄兮兮的牛屎上!
“半神仙”绰号从此威名远扬……
只可惜天忌英才让人总无法十全十美,这不,“半神仙”原本稀拉的头发竟然在四十刚出头便掉得一根不剩,未了还在秃头上平空再添一个小秃头——这大小两个黄兮兮的光头岂不就成了葫芦?
”黄葫芦“从此代替了“半神仙”成了他的新浑号后,在百般沮丧万般无奈下只能默然接受。
黄葫芦最出名的远非他的黄兮兮的葫芦头,而是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倘若实在无人听他吹嘘,对着石头他也能自说自话并且自圆其说。
在大人眼里黄葫芦实在是根草,但在我们这些顽童眼里,黄葫芦却实在是块宝。只要无聊得泼烦,我们都爱听黄葫芦说着那些据说是书中的故事,神乎得邪乎——他竟然永远都有说不完的鬼故事,唬得我们晚上不敢出门,偏又极爱听,每每需奉上浓浓的一壶热茶。
大人们之所以烦他,只在一种情况下,便是牌桌上。黄葫芦自己不爱打牌,偏又喜欢看别人打,还一个劲在旁边指指点点。脾气好的知他脾性不予理睬,倘若遇上脾气不好的便总是争执不休。
记得有一回,我二叔打牌时黄葫芦又在一旁指责不休,二叔当时手气不好却总是包牌,结果自然一输再输直到输得上火。再听得黄葫芦在一旁唠叨不休自然是火冒三丈,起身便暴揍了黄葫芦一顿,结果弄得几家人为此成了冤家。
但大人的事我们孩子们是不予参予的,只要黄葫芦坐在祠堂门口的石椅上,我们便每每围着他转,听他讲那恐怖而又刺激的鬼故事,从此一年年陪伴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了,黄葫芦的儿女也长大了。
老天爷作美,黄葫芦的女儿和儿子的相貌都长得像他们的母亲,模样俊俏得很。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原是天经地义的好事儿,黄葫芦的女儿又是绝对的美人胚子,虽然随着南下打工热潮去了广东,可媒婆还是差点把黄葫芦家的门坎踩断。
但是黄葫芦一直也未曾答应,因为他还指望着女儿能多给他赚几年钱呢!直到有一天,乡政府的一个副乡长也托人来说媒,黄葫芦顿时激动了!
黄葫芦一激动便满口答应下来,并马上打电话催女儿回家订亲。然而一向乖巧听话的女儿这次却犯拧了,恁是不回也不答应这门亲事。
这还了得!能让副乡长这种官员看上原本就是祖坟冒了青烟,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儿,这死妮子竟敢拒嫁?
黄葫芦一怒之下,亲自跑到广东要拽将回来出嫁。
可是到了广东见到女儿之后,才知道这死妮子竟然未婚先孕已怀了别人的娃!
黄葫芦痛呼辱没先人啊——从此一病不起。
生老病死原本是生死轮回,黄葫芦自然也不是第一次生病,但气急攻心而病却实实在在是第一回。为此他拒绝他认为丢他老脸的女儿陪他就医,强撑着等到儿子赶来才被送到医院。
到底是市级大医院,一连串的检查下来,黄葫芦的小葫芦竟然癌变!
这消息吓坏了一对儿女,也吓坏了黄葫芦自己。
但黄葫芦终究是黄葫芦,他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后毅然回家了……
三个月以后,儿子带着个漂亮的女朋友走到父亲的病床前,此时的黄葫芦已油尽灯枯了,极力睁开浑沌的双眼,连笑三声“好……好……好……”就此气绝。
——后来每次来到祠堂前,我都感觉少了许多热闹;每次打牌,都觉得气氛不够热烈。仔细想想,原来黄葫芦已然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