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我的读书生涯

编辑推荐 我的读书生涯


作者:易知龙 秀才,2155.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66发表时间:2017-08-30 13:00:27

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读书无用”的观点,持这种论点的人,是针对时下人们对读书的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的偏见。人们往往把读书与就业直接划了等号。这种读书还停留在经院式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权宜,读书固然是进阶学业走上工作,进入仕途的主流,但我认为,读书还应是一种持续性的生活状态,一种人生渴望知识,获得智慧,追求幸福、寻觅真理的过程。在我看来,读书是人最大的乐趣之一。对我,它是唯一的、颠簸不破的至理。
   不谈古人治学读书的严谨和求实的态度,也不谈伟人临终前还抱持《容斋随笔》那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仅仅分享我自己的读书体验,让更多有识之士喜欢读书,爱好读书,甚至把读书变成一种体悟,一种生命的升华阶梯。
   我很小就喜欢读书,但是过去能读到的书大都有限,邻居家一位叔叔喜欢藏书,他有很多武术方面的书籍和杂志,限于那个年龄,读书对我是奢侈的,也许是慧业习气的影响,那个年龄的我认字还不全,就把叔叔的《少林拳谱》《武林秘籍》等书借来用铅笔拼音标注,并模仿里面的动作。没有人引导我读书,可骨子里渴望读书的愿望,让我对书籍有一种特别的眷恋。
   上学的时候,我并不喜欢那种填鸭式教学,尤其在初中以后那种目的性不强的学习氛围,让我有很大压力。随着生活变迁,我失去了恬淡的读书环境,在枯燥乏味中,我走过一年又一年,到后来,父母认为我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很多时候缺乏正确引导和鼓励,而把读书的功利性变成一种束缚,那时候我最讨厌的是带着盲从性的学习,不明白数理化、史地生等学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没有人告诉我这些学问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和背后潜在机理,老师只是单纯的教,学生只能亦步亦趋的学,学的意义在盲从枯燥中变得越来越模糊。我知道,学习最大的“老师”不是老师本身,而是产生这门学科的兴趣。一旦兴趣被乏味的概念定理充斥,而看不到它背后的成因和终极的追求结果,面对这样的学习氛围,对应试教育引导学生的质疑,我也随缘一叹吧。
   喜欢读“闲书”一直贯穿于我的求学生涯,但因某些原因,在一个学习阶段里,我对读书同样失去兴趣,自己变得昏昏沉沉,不明所以。那段生活,我迷茫,困惑,无聊,生命进入了灰色的状态,把宝贵的时光挥霍,虽然我从不玩游戏,但是我也有其他的爱好,诸如集邮、武术、象棋等,我在玩乐中体会的是一种欲望的强化,人变得贪婪,变得执著,变得睚眦必较。
   步入社会的我开始发现,我所学的大多都没有派上用场,就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很早以前人们都曾戏谈“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街头俚语。确实,残酷现实的生活也真让我体味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我明白我学到最后,还不如那些初中辍学,早早就业的同学来的实在。那时候,我质疑我们的社会在培养什么,在造就什么?最终把那些读书学习的人引向何处?面对这些时,我开始了创作之路,用诗词排遣心中的压抑。一个人的思想成熟是需要过渡的,在王明阳知行合一的理念里,让我看到读书不能死读书,生不起智慧的读,其实是一种负担,一种宣泄,却不明白读书最终的意义。那一年,困境演绎的生活,让我逐渐的理解了读书,他们,在我的生活中,渐渐变得明朗起来,我也开始了真正的读书生涯……

共 13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一生如果不爱读书,或者没有机会读书,那是很可悲的,很可怜的。文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感悟,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还应是一种持续性的生活状态,一种人生渴望知识,获得智慧,追求幸福、寻觅真理的过程。接着联系自身的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表达了对填鸭式教学的不满和厌恶;作者所喜爱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尽管到了社会上没啥用处,但是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看法。读书,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喜欢。文章语言朴实清新,感情真挚。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8-30 13:01:0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一生如果不爱读书,或者没有机会读书,那是很可悲的,很可怜的。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