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寻找李有才(小说)

精品 【流年】寻找李有才(小说)


作者:李永庆 布衣,45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09发表时间:2017-08-30 16:11:12


   客车在山路上前行,我的耳边又响起了昨天区宣传部张部长交代的话:高良出人才,李有才就是其中一个,明天你下去好好采访一下。
   这李有才是男是女,是胖是瘦,还没来及问,张部长就忙着开会去了。我想李有才是个名人,下去就应该知道了。
   临座是一个小伙子,看样子三十多岁,穿一身运动装,体格很壮,裸露的手臂有我的大腿粗。一交谈,知道他姓李,是区体校的拳击教练,培养输送了王俊。王俊我知道,是赫赫有名的全国冠军,这可咱全省、全市、全区的骄傲。李教练一定是看我穿个马甲,口袋鼓不郎当的,还带个相机,问,您是记者吧?我说是。您是要下去采访?我说对,采访高良的名人李有才。
   才说李有才这三个字,李教练眼睛放出光来,他说,那您先采访我吧!
   我说,莫非你就是李?
   李教练搓着手憨厚地笑起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李有才,但我是李有才的外孙,外公的事我比谁都清楚。外公今年92岁了,这不,我这趟回去就是要给他老人家祝寿去。
   这真是瞌睡遇上了枕头,车上就遇上了最了解李有才的人。我忙不迭拿出了笔和纸,还打开录音笔。我对李教练说,用录音笔不介意吧。李教练说,不介意,但我外公的事恐怕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我捡重点的说几件。
   第一件:上甘岭上夺阵地。
   那是抗美援朝烽火时,战事已到最紧急的关头,外公他们面前的阵地几经争夺,得而复失,上级命令组织人马立即把阵地夺回来。看着身边一个个战友倒下,连重伤员都在坚持战斗,连长急了,他要亲自带人上去。外公急忙拉住他说,连长,你是指挥员,你应该在指挥员的位置上,你不能去。我是副连长,我去,我保证把阵地夺回来。连长知道,这次出击,凶多吉少,敌人的两挺重机枪就架在对面两侧的高地上,居高临下,虎视眈眈,黑洞洞的枪管像两只吃人的老虎。中间地带,敌人布置了一溜人马,敌人的装备好,火力就像收割机。
   外公说,连长你负责给我进行火力压制,我们尽量避敌锋芒,掘进前进,阻击手专门对付敌人的机枪手。
   连长给外公郑重地敬了个礼。外公郑重地回礼,目光很坚毅。这是个弦月之夜,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战场两边都在紧张地准备。月亮时而躲在暗处,时而探出身子,也在紧张地注视着。
   忽然间,枪声如炒豆一般响起,子弹射出的亮光一路奔向对方,黑暗的夜空顿时亮如白昼。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外公他们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接着跟上,他们都知道唯有前进,没有退路。杨茂才,李继贵,张改方……一个个战友先后倒在了血泊中。
   外公重伤也倒下,见状,连长喊一声,跟我冲!带着人就继续往前冲。阵地夺回来了,连长却牺牲了。外公是被人抬下战场的,后来,外公昏迷多日终于醒来,却不能再上战场奋勇杀敌,为战友报仇雪恨,就主动申请回到了家乡高良。
   第二件:敢叫荒山变绿翠。
   外公回到家乡,他向所有人隐瞒了他冲锋陷阵的事情。村里人只知道,外公一条腿瘸了,成了一个伤残老兵,打不了仗才回了老家。以后,当别人问起他打仗的事,他绝口不提。
   外公经常想,那些战友牺牲在保家卫国的战场,而自己却侥幸地活了下来,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幸运的人必须努力建设好这个国家,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友。
   一天外公上了山。他立下了宏伟的志愿,要把对面的几乎是荒秃秃的圪针山变成满目青翠的宝山。他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后来,村上的张群方也来了,他是张改方烈士的弟弟。张改方在牺牲前的那一晚,还在与外公在一个战壕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张改方说,有才,假如战争结束了,我要回到咱老家高良,咱那地儿天宽地阔。你看,对面的圪针山要是能披上绿装,咱出门抬头一看,天蓝山美水清,不就是一幅好看的画吗?才几句话,张改方就说了几个“咱”字,显然,他的心早跨越重重大山万道河流回到了家乡高良。据不完全统计,圪针山上前后有八位志同道合的老人参与进来植树造林。现在,圪针山满目青翠,专家说,这片山单是林木,价值就上亿,要是从生态的角度评估,那是无价之宝。八老的事迹感天动地,后来,市委把高良八老所战斗的地方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正门两边书写着十四个大字:高良八老多奇志,敢叫荒山披绿装。
   第三件:倾情资助贫困生。
   外公出名了,他的历史背景渐渐显露在了人们的面前。历史还原了本来面目,原来这是一位革命老兵,战斗英雄。组织给外公补办了离休手续,还补发了工资。外公拿到了厚厚的一摞钱。人们劝外公,也该好好修整一下你那破烂倒闭的住房,改善一下居住条件了。外公却萌生了另外一个想法,他要资助贫困学生读书上大学。外公提了四个条件:一高良人;二家庭贫困;三积极向上;四每学期末要亲自见一见他所资助学生。他说,娃娃们是高良的未来和希望,这个事可不能整瞎了。
   李教练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车吱的一声停下了。李教练看看窗外,回过头来对我说,实在对不起,记者同志,我要在这里下车。外公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我得帮他去看看学生,说完便下了车。
   李教练下车走了,我的思绪却还在延伸。这个李教练,恐怕也受了外公很多的影响,这些还没来得及问呢,再说,说了半天连个电话都没留。
   想到这里,我赶紧下了车。可就是这么一恍惚,环顾四周,再不见了李教练人影。
  
   二
   我懊悔不已,在街上茫无目的地走着。看看路边的标牌,知道这里就是高良镇了。这里,国道变成了一条长街,从这头通到了远远的那头。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前面是小吃一条街,远远地看见有个招牌,上书三个鎏金大字:“老砍刀”,这名字挺有意思,哪有开饭馆的说自己刀子快的?
   老砍刀的生意显然要比别家的好,一大早,外面排起了长队。有人催促,老板,我们可是从远处来的,能不能快点。老板听了显然不高兴,回了一句,远?有多远?你不见这北京来的客人也在等着吗?
   我问,老板,米线多少钱一碗?
   十五元。
   十五元?怎么这么贵?这个价格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县城里一碗米线也不过八九块钱而已,莫非真的遇上了“老砍刀”?
   嫌贵,都别家去。老板口气很生硬,一副我不宰你谁宰你的模样。
   看看一溜的队伍,我下了决心,今天我还非要尝尝这十五元的米线不可!
   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线端上来了。这是个花瓷碗,碗的四周是一幅画,高山流水,小溪潺潺,有些人正在田里耕作,一条曲曲弯弯的公路通向山外,路的尽头上方写着四个字:高良一景。
   赶紧拿起筷子挑了挑,热气袅袅向上升腾,一股特殊的香气直钻鼻孔。我咽了一下口水。
   这米线真的好吃。我边忙不迭地吃,边顺口说了一句。
   那是,老砍刀,高良名小吃,精工精料,每道工序我都要亲自把关,几十年如一日。老板随口接了我一句。
   老板最后这句话,让我忽然间想起一句名言:把简单的事情重复一千遍就叫不简单,把不简单的事情重复一千遍就叫更不简单。这个老板真不简单。我给老板竖起了大拇指。旁边有人说,估计你还不了解,这位李老板还很有个性,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对那些红头发,绿眉毛,奇装异服的人他坚决不卖。还有,李老板也很有爱心,每碗米线的收入里他要抽出一部分,资助高良贫困的学生。
   原来是这样!老板叫什么名字,我更加好奇。
   叫李有才,高良的人谁不认识大名鼎鼎的老砍刀李有才?
   呀!又是一个李有才。这个李有才也“有才”,莫非也是采访的对象?
   李老板,我是区里的记者,领导安排我采访高良李有才,我可算找到你了。
   听我这么说,李老板紧张起来。我们高良叫李有才的人多了去了,你怎么知道我就是你要采访的李有才?
   经李老板这么一说,我顿时哑了。李老板说的对呀!有打江山,保家卫国的李有才,还有眼前这个搞建设搞经营的李有才,莫非还有别的李有才?
   李老板看我在愣怔,说,我不值得采访。我隆重给你介绍个人,今年考起清华的李有才,这可是咱高良未来的代表,你要采访就采访他。
  
   三
   我是在圪针山上找到考上清华的李有才的。小伙正在山上做观察记录,他说,这片山是好山,但植物品种有点单一,必须要在植物多样性上下功夫,那样,这片山林就会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当我提到要采访他时,没想到他摆摆手,说,我没有什么好采访的。要采访你就采访我哥,我哥叫李长才。
   怎么钻出个李长才?
   也许是看到我一脸的疑惑,李有才说,我考上清华不算什么,无非是多记多背多做,刚好又碰上了好运气。我哥那可不一样,这是个能力超强的家伙,连区长都表扬了他,我都是他的粉丝。
   我哥在读大学时,是学生会主席,是学校叱咤风云的人物。我哥长得身材高挑,容貌俊朗,是众多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在众多的角逐中,唐浩燕足捷先登,成功与我哥牵手,这让其他女生既高兴又伤心。高兴的是,长才终于心有所属,伤心的是与长才牵手的那个女生怎么偏偏不是自己?
   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毕业分配的时节。这也是对多少红男绿女考验是时节,我哥也不能例外。浩燕姐的爸爸看了我哥,越看越喜欢。唐爸爸私下里感叹,这小伙儿怎么有那么多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唐妈妈却在心里打了咯噔。唐妈妈说,长才,我直说吧,我了解,你是农村的,家境并不好,如果你非要与浩燕好下去,你得证明给我们看,除了风花雪月外,你能力很强,真的行!
   唐妈妈这话让我哥受了莫大的刺激,我哥想,我是学生会主席了,还需要证明什么?不过,他转而一想,唐妈妈说的也有理,毕竟辉煌已经过去,一切还真得重来,是骡子是马就得要拉出来遛遛,如果自己平庸了,就主动撤退。
   我哥分在了咱和平区里隆小学,他是学体育的,所以一毕业就教起了体育。他一直在想着唐妈妈讲的话,非要搞出个名堂来不可。
   那天,我哥带着十多个学生,拿着扫把棍棍在体育教室里舞来舞去。旷校长问,李老师,你这是在舞什么?我哥说,舞龙。校长,我成立了个红领巾舞龙舞狮队。旷校长听了,再没多言语,说了句,你们练,便背着手走了。可能旷校长觉得,几个扫把棍棍还能舞出个名堂来?旷校长底下说过,张老师组织了个篮球队,经费都支了一万元,结果雷声大雨点小,到现在都没造出个阵势来。
   时间过得很快。上次体育教室门口的梧桐树才发出了嫩芽,现在满树已披上了绿装。旷校长发现,我哥这个人还真不一般,学生们练习从不间断,经费的事却绝口不提。
   梧桐树由淡绿变成深绿了,我哥还在带着学生舞弄扫把棍棍,学生们依然很专注。旷校长不知道,我哥给学生们早讲了,不管你们是学习好还是学习差,以前是行还是不行,这次一定行!我要带你们上大场面,让你们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面前好好露一露脸,我相信梧桐树里一定会飞出金凤凰。噢,对了,刘小虎,你爸不是舞狮的好手吗?你帮我探探他的口气,他愿不愿意当我们舞狮队的狮头?就说我们请他,我们需要一个高大威猛的“狮头”。还有,其他想要参加舞龙舞狮队的家长,有愿意来的,也主动邀请邀请,我们都欢迎。
   这天,旷校长又来了,说,李老师,恐怕只舞个棍棍不行,得有个龙头狮头才行。
   我哥说,就是。
   旷校长问,龙头狮头要多少钱?
   我哥说,大概每个一千。
   买两个,学校出钱!旷校长没打一个咯噔,很爽快。
   时间过得飞快,上次,体育教室门口的梧桐树还是绿油油的,现在已经发黄了,梧桐树都准备要过冬了。
   旷校长又来了,他看了一通学生们的表演,说,李老师,恐怕只有龙头狮头还是不行,我给你们再配上身子尾巴,鞋帽服装还有龙爪狮腿也一并配好,这样就齐全了。
   谢校长。我哥说,当时,他的内心真可以用策马奔腾,激动万分来形容。
   得到旷校长的大力支持,红领巾舞龙舞狮队终于有模有样了。我哥知道躲在深山不识货,酒香还怕巷子深。现在,该是红领巾舞龙舞狮队表现的时候了。我哥带着队伍走出了体育教室,在社区举行的文化活动节上进行了首场表演。
   广场上,一对狮子时而互相争斗,时而互相爱怜,模样憨态可掬,表现活灵活现,引来了一阵阵掌声。边上,有人在指指点点,告诉旁边的人说,大狮子头是刘小虎的父亲扮的,小狮子头是李小虎,这是父子俩。狮子表演还没有结束,舞龙队又上场了,又有人在指指点点,说那个正要舞过来的龙头是李晓燕的妈妈扮的,李晓燕的妈妈还是文化局的什么领导呢。观众们的兴奋点被红领巾舞龙舞狮队一次又一次引爆。
   一天,区长打电话给旷校长,说,你们学校红领巾舞龙舞狮队是怎么回事?害的我儿子都要转到你们学校去。
   旷校长呵呵呵地,说,不是明天要在区文化周开幕式上表演舞龙舞狮吗?我不好说,我说了,您说我王婆卖瓜,区长,您还是自己看吧,您看了就知道了。
   区长对红领巾舞狮队并不是一点不了解,区长就是区长,区长的“耳目”多着呢。区长想,这个李老师年纪轻轻的,还蛮有特点呢。
   其实,我哥早考察过了,舞龙舞狮这个项目,热闹,容易调动气氛,家长参与,互动性就会更好,效果一定不错。
   区文化周上的表演正式开始了。广场上,鼓点一阵紧似一阵,阔脑门大眼睛的红毛狮子一跃跳上高高的桌子,狮头高扬,血盆大口大张,狮头、狮身、狮尾都在得意地抖动着。人们的眼睛还没有停歇,一条长龙舞了过来,长龙摇头晃脑,扭腰摆尾,围着狮子很兴奋,快速地转了一圈又一圈。鼓点越来越密,长龙越走越快。忽然,从长龙中掉出一只小花鞋来,顿时,引来了一阵会心的哄笑,紧张的气氛一下轻松了许多。
   主席台上,庄区长侧过脸来,对文局长讲,这是民族传统文化,要好好传承发扬。
   文局长说,是,区长,眼下我们正在筹备区舞龙舞狮队协会。
   区长接着又说,这个李老师蛮不错呢!
   文局长说,是。
   区长不知道的是,他说李老师蛮不错的时候,唐晓燕和唐妈妈正在往这里赶。
   李有才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我忽然意识到,这次来高良,不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要找到真正的“李有才”,看来,要好好呆上一阵子。

共 553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寻找李有才》是一篇一寻到底寻到也似寻不到的小说。小说的情节设置极为巧妙,顺着“我”寻到不同的李有才,倾听李有才的故事,而立体地呈现高良人才的精彩。从打江山,保家卫国的李有才,到搞建设搞经营的李有才,再到考上清华大学的李有才和他的哥哥李长才,看似是偶遇,实则是架设层层伏笔,落地的是高亮值得人们称颂的不忘历史,荒山育林,经济强民,注重教育,还有资助贫困生等。这些种种,形象地描写出高良的兴起,是老少高良人善行传承的结晶。小说收尾处,用开放式的结尾,说要继续寻找,与开篇呼应,留下悬念到同时,打开人们的思索空间。小说行笔若流云般流畅,情节假设缜密,环环相扣,立意向上,主题突出,饱含正能量的小说,倾情推荐给大家。【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31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7-08-30 16:13:59
  感谢李老师支持流年,此篇小说书写手法很独特,不断的寻找中,寻出多层次的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李永庆        2017-08-31 08:56:49
  谢老师鼓励,继续努力。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8-31 08:33:23
  创作手法新颖,满满的正能量,语言极好。
回复2 楼        文友:李永庆        2017-08-31 08:56:01
  谢领导鼓励,我继续努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