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致青春,怀念我的读书岁月——谈益友

编辑推荐 致青春,怀念我的读书岁月——谈益友


作者:易知龙 秀才,2155.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63发表时间:2017-08-31 14:58:16

朋友有很多种,有益友,有损友,有谏友,有诤友,也有酒肉之朋。我所说的是益友,益友对我们的成长是必要的,而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知己不易得,恰是我们心灵那个诉求的人,遇到,需要很多条件。佛家讲因缘,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初中毕业时,我进入那所学校,很多的人都很迷茫,我也不例外,而在这么多人中,我认识了一位同学,看到他清癯的脸颊总泛着光芒,感觉很朴实,也很坦率,我们真正认识是从下象棋开始的,他下棋水平不高,却非常喜欢下棋,动辄就是十几盘地下,而几乎在我这里全军覆没,但是他并不恼,我很欣赏他那份乐观与豁达。他家里不富裕,那时我家开着一家饭店,经济条件还可以。看到他常常饿肚子,我于心不忍,就经常请他吃饭,有时我也怀疑我的那颗心,为什么对他会那么无私,有时,一个月我会请他半月的饭,他不是那种曲奉迎巧的人,面对我的所谓“布施”,他没有过分感谢我,我也觉得很理所当然。
   第二年大专升学考试期间,我和他经常在一起,那时节,我们会在学校操场散步,谈学习,谈人生,谈理想,谈认识,谈很多很多,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在那时,他推荐我读一本书,说会改变我的价值观,这本书就是明朝洪应明所写的《菜根谭》。毛泽东主席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菜根谭》是真正引领我走上传统国学之路的基石,读着那本融合了儒释道思想的书籍,我渐渐被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字倾倒,发现我找到了文化的根脉,找到了那汪源泉活水。渐渐地,我延伸了读书的广度,那年我十九岁,开始读《金刚经》《坛经》《心经》,学过《陋室铭》的都知道刘禹锡也曾是个“阅金经”的高人,而那年,我也装模作样地读世界上最拗口,最难懂的书之一的《金刚经》,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懵懵懂懂,但是我知道它的魅力和潜藏的般若智慧,虽然我没有六祖慧能大师闻经得法的智慧和机缘,也没有我的老师读《金刚经》契入法界大光明的喜悦,但为当年困惑的人生找到出口,我努力读着每一本给我启迪的书籍。那些年,我是读着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古书,而它们也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个迷惑的年龄,我遇到了这位朋友,甚至我觉得他是上天带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人生得益友不易,得知己更难,仿佛他知道我心里的需求,也愿意与我分享那一朵朵智慧的奇葩。只是遗憾的是,当年我错过了他的一些话,如果那些话我能听进去,也许,我的命运不会那么曲折,他有意无意和我说他的爷爷是一个六爻高手,在晚年断卦能达到90%的水平,那个年龄,我甚至不知道六爻是什么,也无心去思考这背后的价值。我在那一年,体会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实益,专科考试,我考年级第三名,他第一,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愚钝如我者,是不会有那么高的成绩的。我怎么能不感激他呢?
   缘聚缘散,毕业后,我的择业梦破灭了,也就没有与他再联系,现在想起来,是我的错,不过古语亦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想,我们的交往是淡入清水的,来与去都不该成为障碍。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样,谨以此文,纪念那逝去的青春年华,祭奠那纯洁高尚的友谊吧。

共 12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讲述了作者的读书故事,讲述了作者和一个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家里不好,生活困难,于是作者经常给予他生活上的帮助。后来,两人都上了大学,这位同学推荐给作者《菜根谭》,作者由此拓展了阅读视野,甚至连《金刚经》也读。虽然后来没有再联系,可是作者回忆起这段生活,还是受益不少的。文章标题为益友,朋友的时间不再长短,只要能给彼此受益,就是值得思念的。从同学的角度讲,作者是益友;从作者的角度讲,这个穷困的同学也是益友。这是一篇能带给我们启迪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8-31 19:55:48
  同学家穷,作者也给了不少的帮助,但是,同学的骨气仍然在,那种不卑不亢赢得了作者的尊重,是一个益友;同样,作者也表现出了感人的美德。学习了。期待着老师更多文章的到来。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