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派文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墨派】“特等功臣”“一级英雄”王学风和刘维汉(纪实故事)

  【墨派】“特等功臣”“一级英雄”王学风和刘维汉(纪实故事)


作者:碧薇萍 童生,712.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68发表时间:2017-08-31 22:16:08
摘要: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王学风和刘维汉的英雄事迹。

王学凤,1926年生,安徽砀山县人,1948年参军,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20师358团1营3连1排3班副班长。
   刘维汉,1925年生,湖南省桃源县人,1947年8月参军,中共党员,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358团1营3连1排5班副班长。
   1951年4月23日,志愿军第40军完成了第一步阻击任务,向后转移至金化以南新的阵地阻击敌人。120师358团1营加强一个山炮连,坚守三八线上的国望峰、华岳山、鹰峰山,这里山岭连绵、白雪皑皑,正面和纵深都达十几公里。部队高度分散,大多只用一个组或一个班守卫一座山峰。团长宋宪孔在团指挥所举着望远镜也看不见部队在哪里,敌人更不摸头绪。敌人开头几天只出动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的侦察活动,4月初才开始了大举进攻。1营3连首当其冲,1排更是敌人必经之路。志愿军3连控制要点,把防御地段编了号,采取了纵深5步的战斗方案,以短兵火器来打冲击之敌,轻重机枪和火炮支援前沿分队反击或转移。战斗5天,杀伤敌人百余人,志愿军仅伤亡两人。
   战斗日益激烈,逐渐升温。3班副班长王学风带领他的战斗小组守卫1200公尺的华岳山1号阵地。像一根钉在山岩上的钢钉,敌人连攻数日,丝毫没有撼动。4月4日,敌人首先用两个班攻击王学风小组,被打退之后,又增兵到两个排向山上猛攻。王学风两腮被子弹贯穿,牙碎舌烂。他顾不上包扎伤口,吐掉碎牙和鲜血,坚持战斗,打退了敌人。
   敌人又出动一个连,在5挺重机枪掩护下,发起第3次进攻。战士邓兴祥负伤了,王学风不能说话了,用手势让战友把小邓背下阵地,他只身留在山上,跳出工事投弹射击。他的两腿又被敌人的重机枪打断,不能站立,他就跪着爬着继续战斗,不幸头部又负伤昏迷了。敌人爬上山来嘈杂声把他吵醒,他又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然后摔断自动步枪,滚下悬崖,壮烈牺牲。
   4月5日,敌人又向鹰峰大举进攻。3连5班副班长刘维汉带领一个小组,守卫前沿阵地。连续打退敌人两个班到一个连的4次进攻。敌人久攻不下,便施展火海战术,集中火炮向山上猛烈轰击。上千发炮弹,成百吨钢铁,把工事几乎全打平了,战士陈学海不幸牺牲。…
   几分钟后,200多个敌人又从四面围攻上来。刘维汉和雷树清把枪膛压满子弹,把手榴弹都揭开盖子,沉着地迎击敌人。众寡悬殊,雷树清又中弹牺牲。冲霄入云的鹰峰山上,只剩下刘维汉只身一人。他打完枪膛里的子弹,握着最后一颗手榴弹,准备去拉响埋在阵地前沿的两根爆破筒。可是敌人已经围上来,10多只冷冰冰的枪口,抵住了他的前胸。刘维汉镇定自若,拉响了手中最后一颗手榴弹。
   战后,120师党委追认他们为“模范共产党员”。志愿军党委为两位烈士追记“特等功”,追认为“一级战斗英雄”。
   (选自碧薇萍编著《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传》)
  

共 11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乐见碧老继续谱写英雄篇章。(东方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