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专栏作家】采光权

精品 【专栏作家】采光权


作者:老话 秀才,1231.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022发表时间:2017-09-01 16:09:32
摘要:我们一单元楼的邻居,吵吵嚷嚷,一地鸡毛,突然凝聚起来了……


   老赵把自己的那部用了七八年,上边缺了一个按键,用透明胶带包着裂缝的黑白屏直板手机给了母亲。随后,母女俩人一人骑了一辆自行车匆匆离去。父亲做好了汤面,回到卧室里批改起作业。时针分针指到一点四十时,母女俩无精打采地回来了。父亲看了下她们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什么也没有说,而是把两碗热腾腾的面端到了她们跟前。母亲让女儿吃,女儿一点胃口都没有。
   过了半晌,父亲打破沉闷的气氛,在客厅里走了几步,像站在讲台上讲课:“丢得好,丢了旧的换新的;丢了赖的换好的。”接着又问:“咱们双手还在吗?”说着伸出双手,又说:“还在!”最后,激情昂扬地说:“只要双手还在,就能再扫出一部手机来!
  
   一层二号
   胡丽是位寡妇。可每年情人节时,她都会买一束玫瑰花捧回家。对她而言,这是一年中心里最畅亮的日子:她将玫瑰花摆在丈夫的骨灰盒上,经年淤积而丈夫健在时又欲言又止的郁闷与悲憷,便一古脑地倾向黑色相框中的人。
   二十年前经父亲的同事介绍她与他恋爱结婚。他长她五岁。他喜欢她聪明、窈窕,她被他的文质彬彬、内秀质朴所吸引。互敬互爱地度过三个年头,又迎来了儿子的出生——这根纽带更加牢固地将两人拴在一起。她秉承了母亲持家理财的天赋,上班之余帮助小姑推销化妆品,兼职当了一家针织厂的县级代理。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有了资金积累,她利用丈夫无线电专业特长,买了一台摄像机,搞婚丧节庆摄像。由于当时在全县是头一家“独行买卖”,当年收回投资还有结余。接着他们又扩大经营,开办了“家用电器维修门市部”。他技术精通,为人实诚,小修小理从不收钱;她既热情大方,赢得“热心肠”的美誉,又精打细算,进货出货两头赚钱。那时候,身上就不知有多少劲儿。她回忆这段时光对儿子总是这样说。儿子从母亲眼里看出了自豪和幸福。
   这样打拼了五年,她手中已积攒下足够买一套商品房的钱。那时,饭后睡前,他俩谈论最多的就是房子。他们设想买一座宽敞的小院。她是有浪漫情调的人,她说:院子要像我娘家的那么大,我要像我妈那样栽些韭菜、茄子、豆角、南瓜,除自家吃外,就送前后邻居。再喂几只鸡。吃鸡蛋在其次,我就想听公鸡打鸣的声音——那声音会使你想到田园生活,想到陶渊明的诗。丈夫开玩笑说,农民意识,难怪中国发展慢。
   而就在这时,骑自行车下乡的丈夫摔了一跤,到医院一检查,俩口子都愣住了:他患上了严重的关节变形疼痛症。那时,上幼儿园的儿子扁桃体发炎,正在县医院诊治,她实在脱不开身,就请婆婆和小姑陪丈夫去西安一家大医院就诊。西安的专家给他服用大量的激素。不料他是特殊体质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他感到嗓子眼在冒烟,从暖瓶刚倒下滚烫的开水,一把夺过就喝,而且要一杯接一杯地喝;短短十几天体重增加了将近二十斤。他发誓再不用西药治疗,一个疗程没完就离开了西安。
   “我已到妹妹家了。我在这儿静养一段吧。咱妈陪护,你放心吧。”丈夫在电话里告知她。她一愣,一句话也没吭。那一刻她气极了。一是养病如养虎,小姑家又不是医院,静养能代替治疗么?何况,她已给北京的一家医院联系好了,专家号都托亲戚挂好了,西安不对症,不等于北京也治不好吧?二是我是你妻子,你出院也该提前跟我商量一下吧?简直是无视我的存在嘛!
   去小姑家有百十里的车程。每个星期天她都会领着孩子去那里伺候陪护他。
   那天夜晚她才明白他去妹妹家的原因。小姑家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楼房。小姑夫妇住一间,他们女儿和婆婆住一间,丈夫住一间。有几个星期天的夜里,儿子睡着后,丈夫都要跟她亲热。面对骨节疼痛的丈夫她一点欲望都没有。但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她不得不应承。说实在的,她不但满足不了反而徒增难熬。他不无愧疚地说,等我病好了,好好伺候你。每逢这个时候,客厅里就会传来婆婆的干咳声。半夜,她开门去卫生间,却看见婆婆在他们卧室外坐着一把椅子打瞌睡。婆婆惊醒了,脸上是一种鄙薄的表情。此刻,她完全明白了婆婆的用意。
   天不亮她就离开了小姑子家。
   心里下决心:这个地方我再不会来了。他不完全痊愈永不见他!
   自那以后,她曾四处寻医问药,制订了不少治疗方案,但都被他一句“我的病我知道”否定了。买下房子后,她也想过接他回家,也做过必要的准备,但一想到婆婆的举动和眼神,她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些打算。
   那夜以后,发生了一连串至今都让她揪心的事情。
   一天清晨,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雷声闪电像在伴奏。她与六岁的儿子把盆、桶摆在脚地上接漏下的雨水。
   “妈妈,我多会上学去呢?”儿子问。
   “雨小了就走。”
   “那要一直不小呢?”
   “会小的。”
   就在这时,一辆面包车停在了门外。她的同事老李敲门进来了。他说路过这里把她娘儿俩捎上。
   丈夫离家的第二年的正月,她接到一纸盖章的通知:他单位要拆掉她住的宿舍建办公楼,限她一个月内搬家。这么大的事,要不要告知他呢?再三考虑后,她决定不让他知道。因为他自身难保,知道这档子麻烦事说不定会加重病情。
   但往哪儿搬呢?找了几处出租房屋,不是太远,就是条件太差,都不合适。就在她犯愁的时候,同事老李又救星似的出现了。他说,租房子不是长法,还不如干脆买套房子,那怕小点儿,差点儿,终究是自己的。于是,她就买下了这套楼房。考虑到丈夫行走不方便,她特意选择了一楼;装修房子时,她请工人把房门、厕所的门槛都去掉了,地下都换上了防滑地砖。
   这期间,同事老李自动当起了总监工和备料员,从买水泥、砖、沙,到换门窗、防渗、油漆都是他一手操办。看着老李一手两裤腿的泥灰,她从内心感激。
   搬家后,父母来暖房。父亲挎着一个黑色塑料包。母亲从包里掏出一把斧子,与父亲一起给她劈柴。母亲是个要强的女人,父亲在外地教书,她既要种地劳动,又要拉扯五个孩子,从不叫苦。但现在看到孤独无援的女儿,她的泪水打湿了柴禾。她听见父亲低低地对母亲说,别让孩子看见伤心,绷着点……
   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母亲。从她家回去,三天时间,50出头的母亲就因心脏病过世了——母亲曾是她寒夜里的启明星,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然而,现在这一切全都没有了。一星半点都没了。她绝望了,她看不到一点生活的曙光。她整夜整夜地失眠,吃不吃饭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于是,在一天夜里她吞下了一大把安眠药寻求解脱。又是同事老李出现解救了她……
   得救后,躺在床上,她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同事老李是我的什么人呢?仅仅是同事么?单位里同事那么多为什么别人不关心你,单单他关心你?是朋友么?朋友又有几位时刻帮助你,处处呵护你?哪怎么定位呢?然而不久发生的一件事给出了她明确的答案。那是她过生日那天的事。她的生日正值正月人们上班的头一天。单位的领导召集大家说,共同聚个餐吧,免得今日你请明日他请影响工作。大家并不知道她的生日。但同事老李却记着,他披露了这个消息。大家陡时情绪高涨,变着法儿,你敬一杯,他碰一杯,一顿饭下来,她感到天旋地转。同事老李开车把她送回了家。
   不料,一进门,同事老李关了身后的房门,从后面一把抱住了她。说实在的,那一刻,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异样感觉像巨大的气浪冲向自己,有那么一瞬,她完全失去了知觉,脑子一片空白。但,立即她又清醒了,她下意识地一抬手,“啪”地打在了同事老李的脸上。“你需要,你需要。”老李分明被她的举动惊呆了,连连嘟囔着一句话。
   “你,出去!”她怒不可遏,但还是把“滚”字咽了下去。
   老李仓皇开门走了。她一头扑倒在床上,嚎啕大哭。她怪同事老李别有用心,更怨丈夫将自己置于现在的境地。她恨丈夫、恨同事老李,甚至恨天下所有的男人。
   过后,同事老李碰见她就讪讪地走开了。她记得他还给她打过一回电话,说:“有事甭客气。”也算是一种道歉吧。她想,如果不是那样的行为,她真愿把他当最好的异性朋友,甚至恩人对待的;他若有她能帮上忙的事,她真会“两肋插刀”的。然而,她竟然打了一巴掌有恩于自己的人,自己是否太过分了呢?就不能换个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吗……她还记得另一件事:一天半夜,丈夫单位的一个同事喝上酒敲她的门窗,咕咕哝哝道:“我想帮帮你。你别苦了你自己。”她手里抄起擀面杖躲在门后,心想,只要他敢强行破入,就奋力自卫。为了女人的名声,她没有报警,而是愤怒而恐惧地等候着……她这时才体会到“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含义。自己虽有男人,但与寡妇又有什么两样呢?这时,她想,如果同事老李没有那样的举动,有他在身边还会有坏男人来骚扰吗?但那可能吗?
   说实在的,与丈夫分开的前两年,她确有过不适应,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段,孤寂和浑身的燥热曾使她彻夜难眠。她曾试图用香烟和酒精麻醉自己,但都无济于事。有一次,在大量服用安眠药都无用的情况下,她一发恨,将点着的烟头戳向自己大腿。一股焦糊味伴随一声惨叫升腾。从此后,她的大腿上的烫伤逐年增加。这也是她从不穿裙子,从不去公共浴室洗浴的原因……
   时至今日,她还记得与丈夫的最后诀别:那天,在小院门口迎接她的儿子一把抱住她,嚎啕大哭起来。那是一个十八九岁男子汉的悲嚎,像绝望狮子的凄怆吼叫。她咬着嘴唇,努力克制自己,尽量减少儿子内心的悲痛。
   逼窄的客厅里,人们给她让开地方。当她瞅见丈夫双眼紧闭,面如土色的脸孔,她没有悲伤,早年间对他的怨和恨,刹时变成了愤怒。“骗子,你不是说病好了伺候我吗?”她咆哮着,像癫狂的困兽,一把夺过闺蜜青平抱着的包袱,狠狠地朝他掷去,用变调的嗓音骂道:“老子给你买下新衣服了,你穿上滚吧!”
   一声撕心裂肺的长嚎之后,她晕过去了。
   三天后她抱着他的骨灰盒坐车离开了殡仪馆。之前有一场争论。
   亲戚问:“往哪里埋?”
   她答:“不埋。”
   亲戚说:“胡说哩,不埋咋成?”
   她说:“火化。”
   婆婆反对:“咱这里不兴火化。”
   她说:“别人不兴,我兴。”
   亲戚和稀泥说:“再商量商量吧!”
   她说:“我的男人我做主,不需要商量!”
  
   庭院
   楼前西北角上,有一棵歪脖子槐树,半枯半荣,有人说唐代栽植,有人说宋代栽植。这棵树是我们院儿里唯一的风景。我们在这棵树下,用四摞砖支撑起大半块青石残碑,一圈又摆了些没棱没角的石头,茶余饭后,我们就在这儿谈天说事。
   最近一些日子,我们坐在树下谈论的议题就一个:我们南墙外头建楼房的事儿。
   南墙外是县轴承厂的厂房和宿舍。年前这个厂改制,据说,一个煤矿老板做了董事长。他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把厂房和职工宿舍统统拆掉进行开发。
   靠南墙挖根基的时候,我们坐不住了。孙老师平常备有两付眼镜,这时他戴上了那付折叠式的老花镜,手里捧着一本小册子念道:“采光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从室外获取适度光源的权利,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采光权是一种相邻权。对此,我国《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老王性急,打断孙老师的话,问:“那是些大道理,没有条条框框顶毬用?”
   孙老师从老花镜上抬起眼睛,瞅着老王嘟囔了半天,才又翻开另一本书,继续念道:“对于住宅采光的标准,建设部《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修改本)第5条规定,住宅日照应符合如下标准:大寒日不少于2小时,冬至日不少1小时,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南北朝向排列:房高的0.7倍
   东西朝向排列:房高的0.5倍”
   念罢,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说:“他给我们留的距离,连一半也不够。”
   孙老师像当年在讲台上问学生一样,眼睛扫视着把目光落在了老李身上。
   “钓鱼还有个禁渔区呢,他决不能影响咱采光。”老李说着把钓鱼竿在地下墩了一下。
   孙老师又把目光投向老杜。老杜沉吟半晌,边搔头边细声说:“这事咱得问问律师,咱要用法律作武器。”
   老梁,老王,好像注入了兴奋剂,拍着大腿说:“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孙老师、胡寡妇连夜起草了请愿书,并印制了一条红底白字的条幅:我要阳光,还我釆光权。翌日清晨八点钟,全楼十二户人家,每家至少出一个代表,组成了一支请愿队伍,直接挺进政府大院,把政府的大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格外兴奋,彼此也格外亲热,宛如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

共 22504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这是发生在一幢单元楼里的故事,家长里短,大事小事,喜事烦心事,一地鸡毛。但万事归一,其实就是“权利”两字。围绕权利两字,演绎出了一个个或悲或喜或幽默风趣的故事。这里有孩子玩游戏的权利、有母亲与儿媳争风“亲子权”、有夫妻间的“面子权”、有儿子要的“婚姻自主权”、有上下级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权、有老师和学生的“终生教育权”,还有邻里之间的人格尊严权、通风采光权等等。百姓无小事,人民群众的事看似鸡毛蒜皮,但对他们来讲都是“天大的事”。所以,邻里间应互让互谅,家庭成员间应相互尊重和理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更应关心老百姓的痛痒和呼声,及时公正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说的是鸡毛蒜皮,道的则是社会百态,一篇以小见大的好文章,力荐共赏。【编辑:醉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902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童        2017-09-01 16:11:10
  作者你好,小说耐人寻味。欢迎继续赐稿短篇栏目。
2 楼        文友:老话        2017-09-01 17:42:21
  醉童老师辛苦!
董爱民
3 楼        文友:醉童        2017-09-02 09:32:28
  恭喜作者获评精品,祝你佳作不断!
4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9-02 12:50:48
  美文佳作,拜读学习了,祝贺精品!周末愉快。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5 楼        文友:阳媚        2017-09-02 16:24:50
  祝贺我们的作家又一篇精品佳作!
6 楼        文友:雅润        2017-09-02 16:58:52
  小说文笔厚道,主题深刻,学习欣赏了!祝贺作家又见精彩!
雅润
7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9-02 17:10:16
  祝贺获得精品。
寻找姚黄
8 楼        文友:老土        2017-09-02 20:47:43
  欣赏佳作,祝贺老乡再获精品!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9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03 16:26:38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问好学习。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