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最美儿媳

编辑推荐 最美儿媳


作者:唐成元 秀才,189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3608发表时间:2017-09-02 12:54:41

春回大地,府河新星社区,花红柳绿,春意浓浓,居住在小区的两千多户人家,男女老少都注视着从没引起人注意的艾兴梅家,不知什么原因,市、区、镇的领导都先后来过她的家,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也先后来她的家,人们猜测是不是她家出了什么大事,是不是有什么喜事,是不是她老公的弟弟在外面出了问题?是不是她新找的老公干了坏事?……大家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设想。
  
   一
   艾兴梅是许中山大儿子许维全的媳妇,他们是在建筑工地结识的。这个许维全身强力壮,忠厚耿直,有一套开山打石的本领,在建筑工地,他的本领就大有用武之处。艾兴梅觉得找个这样的男人,一辈子都可靠。许维全看到艾兴梅虽然长相一般,但不多言多语,干活勤快,心地善良,他要找的媳妇是要会过日子的,他觉得艾兴梅就是他心中要找的人。他们彼此都看中了对方的优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见了双方的父母,都觉得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心里非常满意。于是,去民政局领了证,选了良辰吉日给他们成了亲。一年后还生了一个胖小子,取名叫来富,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艾兴梅自走进许维全的家门,就把公婆当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每时每刻事事处处都在为自己的老公、公公婆婆着想,默默地为他们付出着,她心里认为只要他们过得好,她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一生,左邻右舍都羡慕许维全娶到了一个好媳妇。
   过了两年,比许维全小两岁的弟弟许维德娶媳妇,艾兴梅为弟弟结婚四处张罗,忙前忙后,甚至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给弟媳买了衣服,她想的是家里多了弟媳,人多力量大,家庭会搞得更好,照顾公婆她也有了帮手。可没有想到弟弟结了婚成了家,两口子的私心重,一切都为他们自己着想,婚后两个月,他们就自立门户,两口子去了深圳打工,公公婆婆唉声叹气。艾兴梅对公婆说,许维德两口子出去是好事,他们出去多挣钱回来孝敬二老,你们就等着享福吧,把两位老人劝得破涕为笑了。
   春节到了,艾兴梅两口子把过年的一切都准备好了,两位老人眼巴巴地望着二儿子许维德两口子回来团年,东张西望,直到腊月三十也没见人影,打电话问他们,方知他们已回到岳父岳母家过年,叫两位老人和哥嫂不要等他们,两位老人听了眼泪只有往肚里流。
   过了春节后以后,许维德俩口子也没回来,连个电话问候也没有。不久,艾兴梅的婆婆,可能是因二儿的不孝呕气呕狠了,大脑有些不听使唤,有一天不慎摔了一跤,倒在地上人事不醒,经医生诊断,是突发脑溢血,虽然抢救过来了,却已是半边瘫痪,左手左脚失去了知觉。许维全在外做工,没有回来,照顾婆婆的担子全落在了艾兴梅的身上,她每天既要要给婆婆洗屎洗尿,喂汤喂药,又要做全部家务事和带儿子来富,忙得没有一点空闲,几乎洗脸梳头的时间都没有。一个多月的功夫,她的身体明显地消瘦了。丈夫许维全回来看到很心疼地说:“兴梅,你嫁到我家来没过到好日子,妈又瘫痪,你太辛苦了!”可她说:“你的妈就是我的妈,我总不能让你这个大男人来照顾她,我决定把来富送到我娘家,叫他外公外婆带,我好一心一意照顾咱妈,只要妈的病一天一天地有点好转,我就不感到苦了。”许维全第二天就把来富送到了岳父岳母家里去。他的岳父母也很通情达理,对许维全说,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外孙子来富带好!
   许维全的岳父母担心,莫把他们的女儿累垮了,劝他赶紧给他弟弟许维德打电话,叫他把弟媳安排回来,一起照顾婆婆。他回来同艾兴梅商量,艾兴梅开初不同意,说自己能把婆婆照顾好。许维全不听,强行打了电话,可他打多次电话都不接,好不容易才打通了,许维德说他们忙,走不了,再说他们是分了家的,没同父母一起住,今后父母的财产他们也不要……艾兴梅听了非常失悔,心说,难道我们是为父母的财产才照顾的吗?再说,父母也没有什么财产,她责怪丈夫不该强行打这电话。她心里暗暗地说,没有这样的兄弟,我也一定能把婆婆照顾好。
   艾兴梅从来都是说到做到,她对婆婆照顾细致入微,根据医生的嘱咐,她帮婆婆翻身、变化体位,白天2-3小时,夜间4-5小时翻一次身,而且左、右侧翻交替进行,翻身后立即按揉受压肌肉没有反应的部位、并进行热敷。生活上,她想方设法做有营养的饭菜,尽量多样化,把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切细,慢慢喂进婆婆嘴里,一切都为婆婆身体早日康复着想。
   到了夏天,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艾兴梅想到婆婆不能用自己的手摇动扇子,必须要给婆婆的屋里买个电扇才行,她把妈屋里妹妹给她买衣服的钱,拿去给婆婆买了电扇。冬天半夜里觉得冷,她半夜三更起来给婆婆换热水袋。晚上她还陪婆婆聊天,使婆婆心情愉快。
   婆婆在艾兴梅的精心护理下,没有发生褥疮,神志开始清醒、思维障碍显著改善,但因活动能力的丧失、减退而悲观失望,自己丧失了信心、情绪低落,要求艾兴梅不要管她,让她死了算了。艾兴梅对她说:“妈,你的病一定会好起来,你的孙子来富,还只盼望你把他带大。”经过艾兴梅的耐心劝说,使她精神上得到了安慰,建立起了生活的自信,消除了自卑心理。
   但艾兴梅的婆婆由于长期卧床不起,心里想的与常人有异。有时无缘无故发脾气,艾兴梅从不还嘴,并尽最大的努力让婆婆开心,只要婆婆高兴,她再累再难都能忍。有一次,艾兴梅外甥过生日,她在外甥家吃完午饭才回来。一进家门问婆婆饿了没有?想吃点什么?可他刚踏进房门,婆婆手中的棍子一下戳了过来,张口就骂:“你怎么没死呢!”
   艾兴梅知道,婆婆是嫌她出去的时间太长了,能理解她的心情。所以任凭婆婆怎么骂,她都一句话不说,只是默默地去把饭做好端到婆婆的床头。看到她端起碗来吃饭,艾兴梅夺门而出,伤心的眼泪夺眶而出,痛哭了一阵。立即擦干眼泪返回来,给婆婆一口一口地喂饭喂菜。她就是这样尽心尽力照顾婆婆,一直照顾了三年多到婆婆再次中风,抢救无效离开人世。给许维德两口子打了多次电话,他们竟没有回来见老人的最后一面。
  
   二
   许维全和艾兴梅一手一脚料理完了母亲的后事,两口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却又没有想到公公因没了老伴过度悲伤,加上许维德两口子没回来呕气,精神上受到打击,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行船遭遇打头风。
   艾兴梅想到他们的生活还要继续,许维全还必须继续出去做工,公公的饮食起居又落在艾兴梅的身上。三伏天,骄阳炙烤,室外温度直逼40℃。许中山坐在床沿,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卧室内的电风扇,艾兴梅不敢开,不是她舍不得开,而是公公吹冷风后容易受寒,只有给公公冲凉,才是最好的消暑方式。她协助公公脱掉衣物,再将他带进厕所,随着温水从喷头倾泻而下,她不断地为公公擦拭着身体。冲完凉,她又走进厨房,为公公准备午餐。她长年累月的照顾,对于公公喜好淡食,艾兴梅早烂熟于心,并总是变着花样弄各种菜品。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做好了饭菜。除了番茄炒蛋,还有凉拌猪耳朵、两个清炒素菜和一个汤菜。锑锅熬煮的绿豆稀饭,早已在凉水中降温。她盛满一碗稀饭端到公公面前,招呼他吃慢点的同时,还不时往他碗中夹炒蛋……
   公公患病前,艾兴梅在建材厂上班。公公生病后,她再也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在外住过,哪怕是一个晚上。她知道公公需要照顾,一刻都不想离开他。每天清晨6点过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餐。上午9点至10点,公公要睡回笼觉,趁着间隙去买菜,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然后回家做饭、收拾家务。她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周而复始未曾有过改变。
   更使艾兴梅作难的是,许中山由于记忆缺失,不能辨别回家的路。害怕他独自出门走失。有一天中午,公公说要去小区走走,她答应了。“嘴上是答应了,心里还是担心。”随后,她也下楼跟在公公身后,整整在小区和周边街道转了3个小时,公公竟然自己回到了家。
   第二天中午,公公再次出门散步。她以为公公能自己回来,就没有再跟在他后面。可到晚饭时,公公还没有回来。她立即下楼寻找,在整个小区和周边街道,都没有发现公公的身影。晚上9点,经过多方寻找都没有结果后,她只好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派出所出动警力连夜寻找未果。
   艾兴梅也一直没有停止寻找,在寻找公公的途中,她热得中了暑,晕头转向,也顾不得去医院看病拿药。好在公公迷路走失30小时后,警方终于将她公公找到并安全送回。以后,她每天都不敢大意,基本上寸步不离地跟着公公。她说许维全不在了,我也要好好地把公公带着,心里面才觉得对得起他。
   人们都说,艾兴梅太傻,不晓得把公公甩给弟弟,可她知道许维德是个完全没有孝心的那种儿子,他的妈过世都没有回来看一眼,要把公公甩给弟弟,她想肯定不会接,即或接了,弟弟也不会对公公好,艾兴梅压根就没有这么想。
  
   三
   常言道祸不单行,福不双至,临近春节,在外打工的许维全,带着酒水、糖果等回来。当天下午5点过,她去车站接他一道回来。两口子还在商量去岳父母家把儿子来福接回来过春节。然而,就在次日凌晨3点过,许维全突然喊肝区疼痛,当晚去医院挂急诊,作了CT,,医生断定是肝癌晚期,办了入院手续住院,不到一个月,医生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许维全的生命定格在了38岁。和艾兴梅10多年的相濡以沫,就此阴阳两隔。丈夫给她丢下未成年的儿子来富,还有一个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公公许中山。
   好心的居民组长,帮她给许维德打去电话,说他哥哥不幸去世,父亲老年痴呆无人照顾,劝他尽快赶回家,回答还是冷冰冰的一句话:“我们是分了家的,我也有困难,实在没有办法!”人们说他的名字,不该叫许维德,应该叫许缺德,简直没有一点起码的做人道德品质。把父母的养育之恩忘得一干二净,对哥没有一点手足之情。有人劝艾兴梅起诉告许维德,她说,她没有时间去告,告了亲情就彻底没有了,再大的困难她自己都能承受,只要有她在,她就不会抛弃患病的公公。
   艾兴梅娘家人得知,都为她着急,为她心焦,她两个妹妹常年工作和生活在深圳。以往春节都是把她父母接到深圳团聚,本想叫艾兴梅也去深圳,考虑到她家的实际情况不方便,两个妹妹回来同父母一大家子人,带着她的儿子来富,赶到她家来团聚。看到艾兴梅如此的艰难,都劝她再结婚组个新家,或是到深圳,给她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她说再组一个家庭,她可以考虑,但不管怎样她不能离开这个家,如果离开了,抛弃痴呆的公公就是没良心,永远都会受到遣责。
   光阴荏苒,时间过得很快,艾兴梅照顾公公,一晃就是六个年头,亲友为她找个依靠的人操碎了心,她说如果对方不答应她的择偶条件,她情愿不再婚嫁。她说作为一个儿媳,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公公如今年老,我今后也会有老的一天。
   过了不久,也可能是老天有眼,终于有一个同意艾兴梅条件的男人张永和,来到了她身边,他比艾兴梅小两岁,也是个搞建筑的工人,父母早逝,一直单身,忠厚老实,为她的孝心所感动,他同意共同孝敬公公,承诺把她的公公当自己的父亲一样孝敬。
   张永和同艾兴梅结婚后,就把这个家完全当着了自己的家。公公不愿出门,张永和就把外面的理发师请到家里来,给老人理发。细心的他还专门买了个电动剃须器,隔三岔五给公公剃胡须,为他修剪长长的指甲。艾兴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把她的儿子来富也从外公外婆家接了回来,艾兴梅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她公公的痴呆症也有了好转。
   记者以“最美儿媳”为题写了长篇报道,人们看了方知,艾兴梅是个心灵最美的好儿媳!她丈夫的弟弟张维德,看到了对她的报道,铁石的心肠也受到了感化,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我愧对母亲父亲,对嫂子长达9年时间的付出,我不知怎么感谢才好。嫂子这些年照顾父亲、母亲实在太凄苦了,大哥走了,嫂子没啥收入,现在连侄儿的学费都是嫂子娘家人在资助,却从未向我开过口,作为弟弟的我很是过意不去,我和媳妇商量决定,每年拿15000元给大嫂,作为赡养痴呆父亲的补贴,虽然这些钱对于嫂子的付出和父亲的赡养远远不够,但多少能为嫂子减轻一点负担。所幸的是嫂子组成了新家,我祝愿嫂子一家今后永远幸福!”站在旁边的许维德媳妇也流着泪插话说:“嫂子是你们记者所肯定的‘最美儿媳’,我很佩服她的勇气,对以前的事,我很愧疚,我会把手头的工作忙完,回去和嫂子一起照顾老人……”

共 48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勿望报,回头但看你儿孙。孝顺父母是爱之源泉,艾兴梅无怨无悔孝顺中风的婆婆,谁知,婆婆去世不久,公公患了老年痴呆症,然而祸不单行,丈夫因病去世,她一个人挑起了全家的重担,生活还得依靠娘家接济。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艾兴梅数年如一日,精心侍奉公婆,她的孝心感动了单身的张永和,一道和她照料公公。她的事迹被记者报道,感动了很多具有爱心的人,也唤醒了小叔子夫妻俩的良知。小说语言流畅,细节刻画生动,人物形象饱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一篇具有正能量的小说。欣赏学习,推荐赏阅!【编辑:老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7-09-02 12:55:14
  问好老师,祝写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9-02 15:18:37
  谢谢问好,祝你事事顺心如意!
2 楼        文友:老土        2017-09-02 12:57:07
  唐兄您好!开学之初,工作繁忙,近几日都无暇顾及编辑,以致拖延至今,还望见谅!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9-02 15:16:17
  你忙开学,又忙江山文学的编辑,确实很辛苦,你的敬业精神值得点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