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儿(散文)

精品 【荷塘】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儿(散文)


作者:西部老土 童生,661.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31发表时间:2017-09-02 18:06:25
摘要:我讲完故事后,大家捧腹大笑起来,宝民做了总结发言:“今天说的就是偷鸡摸狗的故事,当年也是为生活和环境所迫,这些经历给我们的人生提出了反思,时时在提醒着我们怎样去做人!”

已经是隆冬的季节,茶楼里面三三两两坐满了品茶的客人,茶博士手拎着锃亮的大铜壶,从两米开外摆出架势往茶碗里斟水,不时赢得茶客的叫好声,茶楼很大,按照中国明清风格装饰,檀木雕花的茶几,宽宽的太师椅,条案上的香炉冉冉散发着阵阵清香,古香古色的氛围沁人心肺。
   花格窗户下面坐着几个中年人,他们一边品着“六安瓜片”的茶香,一边热烈地交谈,忽然有人哈哈大笑起来,又有人用双指放在嘴上,示意不要大声喧哗,我忍不住只能捂住了嘴巴,可还是笑出了声。这天,我与几个同学在这里忆苦思甜。
   “那一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同学们来到了关山脚下的小村庄,每天清晨,队长都站在大树旁边敲响上工的钟声,我和同学们装着没听见,拉上被子把头蒙上,队长气得大声喊道:鸡都叫了,还不起床!大家悄悄地说:好像是周扒皮来了……”有人津津有味地说起了当年的往事,引得大家又是一阵哄笑,邻座的几个男女也跟着笑了起来。
   宝民往上掳了掳袖子,大声地说:“不过瘾,不过瘾!我来说一段!”宝民已经是古城里有点名气的文化人了,电影“关中风云”据说就是他的编剧,可惜大家谁也没有看过,俊康在一旁嘲弄着说:“你狗嘴里还能吐出象牙来?不就是偷鸡摸狗的那些事吗?”“那我就说一段偷鸡摸狗的事情,让你们见识见识!”,宝民一边回答,一边作出一副调皮的模样。
   宝民开始讲述起第一个故事:初秋的季节,关山脚下已经是寒气逼人,离秋收大忙还有一段时间,丰云、德水还有小雨来到宝民插队的村里做客,知青们在农闲季节出门相互拜访是常有的事情,美其名曰:吃大户!这次也不例外,只两天的时间就把宝民知青点的面柜吃了个底朝天,中午大家只能用仅存的苞谷面做了一顿糊糊来充饥,吃完饭几个人坐在炕上谝了起来,从文成汉武到抗美援朝,从渣滓洞集中营到水浒的浪里白条,席间有人还拿出了新创作的阶梯诗歌朗朗地抒发起情感来。
   天渐渐地黑了,丰云大声问道:“说啥来?肚子饿了木有?”这时大家才感到肚子骨碌碌在叫唤,宝民讪讪地回答:“我们队上的粮食已经吃完了,下个月的粮还要等七八天才能领到,咱们去偷菜吃吧!”听到要去偷菜,德水兴奋起来,这个德水身材短小,从小练拳脚身手不凡,上中学时回家路上遇到几个大孩子劫道,他左肘右拳双脚旋风腿,瞬间把几个劫匪打得躺倒在地,功夫可见一斑,德水自豪地嚷嚷着:“我来给你们护驾”,宝民不示弱地说:“我来给你们带路!”
   夜深沉,四下里一片寂静,月光在云层中时隐时现的,只有农田里的蛐蛐在不停地歌唱,田埂的小路上出现了一队人影,他们模仿着平原游击队队员的形态,矮身出没在青纱帐里,丰云悄声对宝民说:“咱们得走远点,不要偷你们村里的菜,兔子不吃窝边草!”保民点了点头。
   大家怀着紧张、兴奋、好奇的心情一路往前走去,天空中的云彩越来越厚了,月亮已经没有了踪影,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大片菜地,一般这么大片的农田菜地,都是生产队里种的,不会是农民自家的“自留地”。
   宝民发出了口令:“都把口袋张开,鼹鼠行动现在开始!”菜地在一片低洼处,距离路基还有两米多高,丰云首先跳了下去,他用手捋了捋地上长的菜叶子,高兴地说:“快来啊,遍地都是菜啊!”大家一个接着一个跳了下去,打开用床单临时缝起来的口袋,不管三七二十一拔起地里的青菜就往袋子里装,不一会功夫,口袋就装满了青菜,丰云坚定地说道:“撤退,回去煮着吃!”
   “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小雨领头哼起了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东边的太阳快要上山了,菜地旁边静悄悄,背起我心爱的大口袋,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有人又唱起了临时改编的“铁道游击队之歌”,一行人就像当年的游击队神出鬼没地行走在关山脚下。
   正当大家得意之时,突然听见后面不远处有嘈杂的人声,回头张望,隐隐看见有火把的照明,宝民打趣说:“糟了,我们被鬼子发现了!”丰云不客气地训斥道:“什么时候了,还开玩笑,赶紧跑!”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快步向前小跑,后面的人声越来越近了,火把照亮了半边天,丰云问宝民:“这是什么地方?”宝民回答说:“看样子好像是XX村吧?”丰云说道:“咱们赶快去他们队知青屋里躲一躲,我们跑不过村民的!”丰云边说边改变方向跑去,大家跟在他的后面,一刻都不敢停留,要是被抓住了可不是闹着玩的,轻则被五花大绑去大队部拷问,重则可能在混乱中被赶上的村民打成重伤的。
   老天有眼,这个村的知青点就在路旁,宝民上前叫开了门,大家一窝峰似的涌了进去,丰云示意不要点灯不要说话,关上了屋门,扔下了口袋,大家倦伏在窗户底下,屋里的主人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平时经常来往都很熟悉,也就没有多问,这时候只听见大队的人马从门前不远处通过,小雨伸出头来从窗户向外张望,心里一惊:唉呀,我的妈啊!足有几十号人马,手中擎着铁锹和锄头,打着火把,浩浩荡荡一路追下去了。
   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屋里点起了煤油灯,宝民给主人讲述着刚才的经过,德水已经开始往灶台上的大铁锅里舀水,嚷嚷着说:“快饿死了!小雨你快来烧火,咱们煮菜吃溜!”其他人七手八脚地打开了口袋,把菜倒在地下,接下来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放盐的放盐,咕嘟咕嘟地煮上了一大锅青菜。
   一会的工夫菜就熟了,大家席地而坐,每人都盛了满满的一大碗,首先由丰云大哥致开宴辞:“弟兄们,今天俺们经历了千辛万苦和惊心动魄,但是,游击战还是相当的成功!我宣布,现在开饭!”话音未落,德水和宝民就大口地吃起碗里的菜来,忽然听见:“哇呀!啊!呸!”这二人忙不迭地连喊带吐,表情惨不忍睹,大家赶忙停下送往嘴中的食物,丰云大声地问道:“你们两个兔崽子又在耍什么把戏?”大伙仔细地看去,这俩人没有做戏的意思,面部表情痛苦得一塌糊涂,只见这两人飞跑到大水缸跟前,用舀子舀起清水往嘴里灌,还不停地骂着娘:“他奶奶的!这菜有问题!”
   还好青菜没有煮完,是给屋里主人留着明天吃的,大家聚集到地上的青菜跟前,仔细端详着,是白菜?不像,是油菜?不像,那是什么菜?谁也说不上来。
   后来在村里农民的帮助下,才知道那晚去偷回来的是“旱烟叶”,难怪村民会明火执仗地紧追不舍呢!
   宝民说到这里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急忙端起青花瓷的茶碗咂了一口,洋洋得意地说:“俊康,崽舍地砸个向?”(陕西话:咱说的怎么样)
   俊康发话了:“到底是文人呀,故事编得倒是挺圆的!”我在一旁没有吭声,因为今天丰云和德水都没有在场,只有我知道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俊康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开始讲述第二个故事:一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了,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饭菜,那个年代,村里的农民都非常的贫穷,长年耕作在田野上,但是很少能吃到肉和菜,平时都是玉米面和小麦面来做饭,饭桌上能有几根“包包菜”就已经不错了,生产队在年前通常都要杀猪宰羊,给每户人家分配几斤肉来改善生活,过年的美餐也就是肉哨子和核桃馍,没有人会舍得炖红烧肉来解馋。
   队里的学生娃有俊康和秀秀,还有程程,这年的春节不准备回家探亲了,生产队分配肉的名单上从来不把知青考虑进去,因为这个时候通常他们已经回家去了,过年了,他们用玉米豆换回来一些包包菜和豆腐,大家在古城时都不会烧饭,来到农村后勉强学会了烧火和做简单的饭,好在每天的饭不是搅团就是拌汤和窝头,并没有特别难做的饭菜,秀秀小声地问俊康:“今天我们做什么饭吃呢?”俊康回答说:“咱们今天就炒豆腐和包包菜吧,烙玉米面饼打拌汤。”秀秀又说:“咱们没有炒菜的油啊,拿什么炒呢?”程程在旁边说道:“我来想办法,你们去找麻绳和一截铁丝来!”不一会麻绳和铁丝都找来了,程程拿出一副扑克牌,胸有成竹地说:“来、来,咱们先打几圈“弥竹竿”,晚上保你们有油吃!”
   天慢慢地黑了,山村里天黑后村民们都圈在家里不肯出门了,因为没有电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大家也不愿意去消耗吃得不太饱的肚子,村子里已经看不见人迹了,只能透过各家各户的窗户看到弱弱的煤油灯光,偶尔还能听见几声狗吠声。
   程程把铁丝弯成了钩状,一头拴在麻绳上,一头让秀秀把空油瓶子拿来栓上,俊康问道:“你想玩魔术?来个空中钓油?”俊康以为他要玩魔术了,“要想看魔术,你跟我来,秀秀留下看家!”程程故作神秘的说,俊康就跟着程程出门去了。
   穿过村里窄窄的道路,没有遇上一个行人,只有各家的看门狗蹲在院里张望,大队的仓库就在他们村与邻村中间,仓库旁边就是大队部,这时大队部里黑灯瞎火,仓库也是漆黑一团,只有不远处的马厩里,不时地传出几声嘶叫声,程程示意绕到大队仓库的后面,俊康紧跟其后,走到仓库房屋的后墙跟前,程程悄悄地说道:“你蹲下,我要站在你的肩膀上!”俊康蹲了下来,程程踩着人梯爬上了屋顶,程程说:“快把铁丝和瓶子递上来!”俊康扬起手举起了铁丝与瓶子,程程接过铁丝和瓶子,慢慢地爬到了屋顶中央,他顺着大梁掀开了几片瓦,再扒开下面的草,用手电筒向屋里照了照,可以看见垂直方向摆放着一口很大的瓦缸,上面的盖子偏到了一边,缸里露出了黄橙橙的菜籽油,原来今天上午程程被派到大队仓库劳动,临走时故意把大缸的盖子挪开了,并记住了方位,现在来到此处,实在是蓄谋已久。
   程程用麻绳把瓶子从屋顶慢慢地往放下去,另一只手用电筒的光来寻找准确位置,直到瓶子准确无误地沉入油缸,片刻后,估计瓶子已经装满,再慢慢地提升,瓶子握到程程手中时已经装满了菜籽油。
   恢复好作案的现场,仍按原路回到知青宿舍,大家一齐动手烧火做饭,吃上了用油炒出来的菜。
   “说得好啊!”大家齐声赞扬,“我们唱首过去的歌吧!”我一边提议,一边给同学们斟茶,茶楼里飘起来轻柔的歌声:“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虽然已近午夜,同学们全无离去之意,茶楼里的客人已经寥寥无几,这时外面开始下起雪来,雪花在路灯下洋洋洒洒飘动着,触景生情,我想起了一个雪天的往事。
   我开始讲述第三个故事:也是一年的下雪天,知青宿舍里非常的寒冷,小雨和丰云冻得辗转难眠,屋里水缸的水结成了冰,屋檐上挂着长长的冰棱,屋外不远处的村民们早早就烧起了热炕,屋顶的烟囱冒着缕缕青烟,小雨的土炕已经塌陷多日了,丰云的土炕从来就没有烧过。
   丰云躺在炕上睡不着,就与小雨谝起了入冬前上山砍柴遇到的惊险一幕:有天早晨,天刚麻麻亮,他俩随着当地村民进山去砍柴,大约走了二三十公里的路程,带队的村民说:“可以上山了,你们自己捡能拖动的树砍,然后顺着山坡的滑沟溜下来。”丰云与小雨往山上爬了一段,眼前出现了茂密的树林,他们每人选了一棵较小的树砍了起来。
   没有用到一个时辰,丰云的树已经砍倒了,小雨还在吃力地挥动着板斧,丰云过来帮忙,不一会这棵树也倒了下来,他们用粗粗的绳子打成活结套在树上,这种结会越拽越紧,然后把绳子搭在肩上用力拉,大树就慢慢地移动了。
   丰云高声喊道:“把树往滑沟里放,推下去!”他们将树拖到滑沟处用力地推了下去,然后人跟着往下滑,感觉就像是坐滑梯一样,大树轰隆隆滑到了沟底,人也随后滑了下来,丰云和小雨气喘吁吁地躺倒在大树旁边,真想美美地睡上一觉。
   突然,小雨好像有预感,打了一个激灵,跳了起来,“丰云!赶快起来,到沟旁边去!”小雨边说着边往沟边跑,当他们跑到沟旁边脚跟还未站稳,山上的大树就一根接一根滑了下来,飞沙走石,煞是吓人。两人看着眼前的场景,实实地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再晚两分钟,他俩就命丧黄泉了!从那以后,小雨和丰云就再也没敢上山去砍柴了。
   北风呼呼地刮着,透过门窗宽宽的缝隙直往屋里灌,他俩夜晚睡觉都是穿着棉衣再盖上棉被,风大时还要戴上护耳朵的棉帽,丰云自言自语地说:“明天我们做饭的柴禾没有了,天降大雪,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小雨躺在冰冷的炕上吟起了诗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丰云说:“你说,为何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呢?”小雨诙谐地说道:“还是想想今晚怎么渡过吧,杜甫尚且如此,我们又能如何?”
   丰云说:“我们出去走走吧,看能不能拾到柴禾?”丰云督促小雨起了床,推开窗户看去,雪已渐渐地停了,大地一片的苍白,北风吹得村里的大树呼呼作响,外面寒气逼人,他俩腰里扎好了麻绳,插上一柄利斧,穿上了棉窝窝,回身掩上了屋门,往旷野中走去。
   丰云狡狤地对小雨说:“我们去找点干柴禾烧,怎么样?”“干柴禾?你做梦吧,千里冰封上哪里去找?”小雨冻得抖抖瑟瑟地说,丰云说:“你跟我来!”他在前边走,小雨在后面跟,出了村庄就上了乡间的小道,他们沿着道路一直走到了相邻的大队,进了村子丰云四下张望,只见到处都铺满了厚厚的白雪,静得连狗吠声都没有,“就是那里了!”丰云边说着边往一处大院走去,来到门前看见赫然挂着“大队部”的牌子,丰云抽出斧头用利刃拨开了朱漆大门,小雨跟着进入了大院,丰云对着一架大木梯子说:“就是它了,上哪找这么干的柴禾去?”
   第二天早晨,他们开始在灶台前生火做饭,锅中已放好了玉米面糊湖,准备打搅团吃,平时生火都要先放软柴,就是用蒿子、麦草之类的来点着火,再往上架硬柴才能烧得着,丰云对小雨说:“你划支洋火点点试试?”小雨划着了火柴,胳臂粗的梯子腿居然直接被点着了……
   我讲完故事后,引得大家捧腹大笑起来,宝民笑了几声后,一脸严肃地做了总结发言:“今天大家说的都是偷鸡摸狗的故事,当年也是为生活和环境所迫,有情可原,不过这些经历让我们深刻反思,时刻在提醒着我们怎样去做个善良的人、正直的人?”
  
   西部老土
   2006.10初稿
   2017年9月2日修改于闻声·土居

共 54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描写上山下乡趣事的回忆性散文。“偷鸡摸狗”本不是光彩的事,可在艰苦的年代,人为了生存而可能会偶尔为之,也无伤大雅。作者用风趣诙谐的语言,讲述了那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宝民讲述第一个偷菜的故事,初秋时节,关山脚下寒气逼人,丰云、德水还有小雨来到宝民插队的村里做客,结果把宝民知青点的面柜吃了个底朝天,为了解馋,一帮人黑夜里去邻村偷菜,差点被逮住,还错把烟叶当菜吃。俊康讲述第二个偷油的故事,春节来临,几个人不回家过年了,没有油吃,于是就跑到生产队去偷菜籽油。第三个偷柴火的故事由我讲述,因为怕进山砍柴有危险,于是想到跑别村去偷一个梯子当柴烧。文章构思巧妙,三个小故事,三段“偷”的经历,让人忍俊不禁,又不免心酸。过去的岁月,让人难忘,然而忆苦思甜,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904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7-09-02 18:07:11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7-09-02 18:09:10
  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令人难忘。文章构思巧妙,情节逗趣,忆苦思甜,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西部老土        2017-09-04 14:23:56
  谢谢阿巧,问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7-09-02 18:09:49
  问候西部老土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9-03 11:37:12
  欣赏学习美文,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西部老土        2017-09-04 14:24:23
  谢谢红叶摇秋风,问好
5 楼        文友:天龙        2017-09-04 13:28:01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回复5 楼        文友:西部老土        2017-09-04 14:24:49
  谢谢天龙社长兼老乡,问好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9-04 19:56:04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西部老土        2017-09-04 20:42:09
  谢谢红叶摇秋风,问好
7 楼        文友:阿巧        2017-09-04 23:22:47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无限~!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7 楼        文友:西部老土        2017-09-05 07:55:39
  谢谢阿巧,问好
8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17-09-05 21:39:16
  恭喜红豆文诞生!
坚持原创文学,梦想将在这里起航!
回复8 楼        文友:西部老土        2017-09-06 20:12:00
  谢谢,问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