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收获】半斤菜籽油(散文)

精品 【丁香收获】半斤菜籽油(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92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77发表时间:2017-09-05 09:36:34
摘要:一天放学后,我想吃点油馍,把馍拿上,揭开辣子盒,蘸了一下,没想到辣子盒盒空空的,我这一举动,被细心的妈妈发现了,她看到后心痛地对我说:“娃,你给咱好好念书,等你今年考上个好成绩,妈妈给我娃做油馍吃。”

【丁香收获】半斤菜籽油(散文) 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包产到户,那时农业社吃的还是“大锅饭”。上工一窝蜂,干活磨洋工。岀工不出活,人穷骡马瘦。
   那年夏季,眼看麦子黄了,队长让村民们收拾镰刀、杈把扫帚、推耙、扬场掀等。要龙口夺食,把到手的麦子抢收回来。
   一日大清早,村中间那棵上百年的大土槐上的铃响了,一阵铃声过后,只听队长在树下大声喊道“快拿上家俱,去保管室分油,每人半斤”。
   那时村上男劳力都上工了,有些收拾农忙用的东西,有些收拾光场,有些去大田地里查看麦子。剩下的都是些婆娘娃娃,她们一听说分油,都高兴得不得了,妈妈顺手提了个瓷罐罐,我跟在她后面,一块儿分油去了。
   农历五月的天,热浪滚滚,不亏是熟麦的天气,虽然是早晨,但已热得人们透不过气来,几只“算黄、算割”鸟儿叫着从头顶飞过,还有几只叫不上名的小鸟,站在树杈上,喳喳喳地叫着,给“三夏”大忙带来欢乐。
   那时我上小学二年级,整天吃的是玉米糁子、高梁面和玉米面馍,有时是糁子面,有时是搅团,有时妈妈给馍里掺和到一丁点儿的麦面。
   一天放学后,我想吃点油馍,把馍拿上,揭开辣子盒,蘸了一下,没想到辣子盒盒空空的,我这一举动,被细心的妈妈发现了,她看到后心痛地对我说:“娃,你给咱好好念书,等你今年考上个好成绩,妈妈给我娃做油馍吃。”
   妈妈二个月前说的话,我牢牢记在心里。
   那年考试,我清楚地记得,算术考了95分,语文考了97分,可惜家里没一滴油,妈妈的话实现不了,但她告诉我,等队上分了油,回来不停给我做油馍吃,以鼓励我考出的好成绩。
   不一会儿,等候分油的人们,手提上油壶、瓷罐罐、挂完吊瓶用的瓶瓶、小瓦盆等排成了一长行队,妇女们、老人们还有小孩三五成群地站在一块,有谈论今年收成的、有说谁家娃学习好坏的、有讨论今年能分多少粮食的,也有议论谁家媳妇又生了个儿子娃的等等。有时一家分油,来了三四个人乘兴的,也有的人夸队长会弄事,忙前分点油,让社员好好干活,把成熟的麦子及时抢收回来。
   我看见会计和保管员俩人认真地按人头分着,一个打着算盘记账,一个连除皮带灌油忙着,有些妇女为秤一高一低争执着,搞得保管员哭笑不得,难以应付。我家六口人,能分到三斤油,这三斤油,要满打满算吃上一年时间。
   看到队上分油,我不由得想起去年爸爸给队上榨油,那天正好是个星期天,妈妈让我给正在榨油的爸爸送饭,临走,妈妈给我了两个玉米面粑粑馍,说有机会让我在油瓮边擦一下吃了,香香我馋猫一样的嘴。我还没走到油房,一股菜籽油的香气扑鼻而来,香气弥漫着油房周围,撒向了天空,沐浴着周围的树木花草,就连周围树上的小鸟也多了起来,仿佛它们也是冲着这浓浓的香气而来的。不知什么时候,香气勾起了我贪婪的食欲,我顺手摸了摸妈妈给我的粑粑馍,一溜小跑地进了油房。
   进门一看,我十分好奇,一座长约十多米、直径粗约一米多的大梁,一头压榨着油饦,一头放着个磨扇,还有一块大青石吊着,爸爸一身油衣服,在搬着一个大木牙轮,牙轮上胳膊壮的粗绳缠着,据说是上大梁挤油用的。
   我趁爸爸吃饭、二叔和三爷忙碌着,偷偷拿了一个馍,在淌油用的油瓮边擦油,一不小心,粑粑馍掉到了油缸内,我吓得大哭了起来,还没等爸爸赶来,三爷就到了,他用手在我头上摸了摸,让我别怕,然后用一根长扫帚棍把馍从油瓮里扎了上来,又放在锅里热了一下,我看到三爷爱护我,又从身上掏出另一块馍,让三爷一块热了,爸爸见了,瞪了我一眼,大声说道:“快吃,吃完回去,下次再不要来了,日事闯祸的。”我不顾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了这香喷喷的油馍。由于急,也没尝到油馍香不香。
   妈妈看我呆呆地站在那儿,不知我想什么,大声叫道“快来,到咱跟前了”。我才如大梦初醒,回过神来。
   妈妈提着三斤油,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我蹦蹦跳跳,妈妈说这就回去给你做油馍吃。
   我突然好象长大似的说道:“不,妈妈,我不喜欢吃油馍。”
   我知道,这每人分来的半斤菜籽油是多不容易呀,听爸爸说“去年队里种了近二十亩菜籽,由于干旱减产,原计划每人分八两,不知怎么,每人才分了半斤,而这半斤油,要吃一年呀”。平时妈妈很少炒菜,干面面辣子常常用开水一泼,再少倒些醋,辣子上面多少撒几点油,这在那时就叫油泼辣子。
   记得有一年过端午节,我外婆和我舅给我送兜兜,上午吃辣子面,妈妈做的面上面只漂了几个油花花。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那慈祥的面孔,怎能再想着吃油馍呢。
   这一人一年半斤菜籽油啊,放到现在想都不敢想。

共 18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八十年代初还没包产到户,人们上工一窝蜂,干活磨洋工,物质很匮乏。本文作者所在的队上每人一年只分半斤油,分油时大人们高兴的神态让文中幼小的我记忆犹新,分油时的场面让我终身难忘。那个年代生活很清贫,家里整天吃的是玉米糁子、高粱面、玉米面馍等,我想吃油馍得考了好成绩才有机会吃,但家里没有一滴油,得等分了油才能实现奖励。那时爸爸给队上榨油,我去油坊给爸爸送饭,想给玉米粑粑馍在油瓮边擦点油解解馋,哪知粑粑馍掉到了油缸,我吓得大哭起来……作品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动静结合,描绘了那个年代分油、去油坊擦油等情景,让我们仿佛走进了那个一人一年半斤菜籽油的时光,想起了面上只漂了几个油花花的生活。现在物质丰富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都不能想象那是怎样的生活,但那样的生活给那个年代的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现在回味起来不只是清贫,还有温馨、忘不了的情愫。好文,推荐阅读。【丁香编辑:柳絮依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91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9-05 10:57:48
  一年一人半斤菜籽油,真是如今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闻杰
12 楼        文友:娇娇        2017-09-05 11:19:24
  一日大清早,村中间那棵上百年的大土槐上的铃响了,一阵铃声过后,只听队长在树下大声喊道“快拿上家俱,去保管室分油,每人半斤”。
   时代的烙印,给读者展示出那个年代朴实的记忆。
娇娇
13 楼        文友:娇娇        2017-09-05 11:20:08
  不一会儿,等候分油的人们,手提上油壶、瓷罐罐、挂完吊瓶用的瓶瓶、小瓦盆等排成了一长行队,妇女们、老人们还有小孩三五成群地站在一块,有谈论今年收成的、有说谁家娃学习好坏的、有讨论今年能分多少粮食的,也有议论谁家媳妇又生了个儿子娃的等等。有时一家分油,来了三四个人乘兴的,也有的人夸队长会弄事,忙前分点油,让社员好好干活,把成熟的麦子及时抢收回来。
   朴实的故事,透着生活的艰辛。
娇娇
14 楼        文友:娇娇        2017-09-05 11:22:56
  记得有一年过端午节,我外婆和我舅给我送兜兜,上午吃辣子面,妈妈做的面上面只漂了几个油花花。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那慈祥的面孔,怎能再想着吃油馍呢。
   这一人一年半斤菜籽油啊,放到现在想都不敢想。
   新旧对比,真是不堪回首。感谢老师分享您朴实的故事,期待而更多精彩!敬茶!祝秋安!
娇娇
15 楼        文友:樱雪        2017-09-05 11:40:23
  文章再现昔日的辛酸。半斤菜籽油,在曾经的艰苦年代里,是必须要吃一年的。半斤菜籽油,勾起了一段难忘的记忆。细细品味,感动不已。虽然那时很苦,但却充满了乐趣。正所谓“苦中有乐”,无数的老前辈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为后辈创作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对于当代人,是值得学习的。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16 楼        文友:樱雪        2017-09-05 11:41:28
  农历五月的天,热浪滚滚,不亏是熟麦的天气,虽然是早晨,但已热得人们透不过气来,几只“算黄、算割”鸟儿叫着从头顶飞过,还有几只叫不上名的小鸟,站在树杈上,喳喳喳地叫着,给“三夏”大忙带来欢乐。
   文章写意淳朴,忆苦思甜,这是一份宝贵的人生财富。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17 楼        文友:樱雪        2017-09-05 11:49:40
  一天放学后,我想吃点油馍,把馍拿上,揭开辣子盒,蘸了一下,没想到辣子盒盒空空的,我这一举动,被细心的妈妈发现了,她看到后心痛地对我说:“娃,你给咱好好念书,等你今年考上个好成绩,妈妈给我娃做油馍吃。”
   母爱洋溢于字里行间,爱意中透漏着贫苦的无奈,然而又有对未来美好的期盼。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18 楼        文友:樱雪        2017-09-05 11:59:49
  那年考试,我清楚地记得,算术考了95分,语文考了97分,可惜家里没一滴油,妈妈的话实现不了,但她告诉我,等队上分了油,回来不停给我做油馍吃,以鼓励我考出的好成绩。
   老师早年学业如此的优秀,只可惜,年景不好啊。好在如今好了,也算是补偿吧。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19 楼        文友:江山娇        2017-09-05 12:02:51
  艰苦的岁月,淳朴的民情,有无奈,有感动,也有难忘的甜蜜。拜读学习
20 楼        文友:庄稼        2017-09-05 12:52:05
  拜读老师佳作!回味那段艰苦的岁月,悠悠的记忆里仍然迸发出人们艰苦奋斗不畏贫困,为了美好的生活努力工作的精神,俗话说过哪河脱哪鞋,一个时代一段历史,在老师字里行间依然流淌着浓浓的乡情亲情,令人感受到苦中有甜,恬淡客观的生活观念,不乏积极向上的民俗家风。很好的怀旧作品!问好老师!
共 28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