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拾玉记(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拾玉记(随笔)


作者:李自立 秀才,281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38发表时间:2017-09-07 15:08:48
摘要:《礼记》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于是乎,求厂锅炉工西元,此人虽庶民百姓之流,手巧善刻镂,工具乃钢锯条一根,一夜之间辛苦,条状蓝田白玉,忽然成开屏孔雀,栩栩如生,令我爱不释手,自叹不如,实乃神人出自民间也。

【丁香】拾玉记(随笔)

共 1452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只要提起“蓝田玉”,我们都会想起那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文章开篇描写了蓝田玉的神话传说,为蓝田玉增添色彩;另外引用古典名著以及文人墨客对蓝田玉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蓝田美玉的喜爱以及拥有的愿望。97年,作者恰巧遇到蓝田工友惠仙,而且两人有相同的命运,促使其二人语言交流颇丰,而后惠仙送作者一枚蓝田玉。经过工友的细致打磨,美玉呈现人间,令作者爱不释手。多年以后,每每看到那块玉,总会勾起那一段真挚的友情。一块玉承载着一段美好的友情,这是难能可贵之处。文章质朴而触人心扉,以玉为题,引用典故及传说,表达作者对蓝田玉的喜爱以及对往昔友情的眷恋。很好,特此推荐。【丁香编辑:樱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雪        2017-09-07 15:11:20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玉闻名于世,正是这句诗。一块玉,一段情;玉还在,人却无;唯有,挂念。
   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39:21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2 楼        文友:樱雪        2017-09-07 15:12:22
  说起蓝田玉,我也有块。今边读老师美文,边看我脖子上的玉。老师对昔年好友念念不忘,我也是如此。问好老师,期待更多佳作。遥祝秋安。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2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39:32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3 楼        文友:樱雪        2017-09-07 15:13:52
  以神话传说开篇,给文章增添色彩,也烘托出蓝田玉的美。很棒,很精彩。文章不长,但却面面俱到。很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3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39:42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4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9-07 15:40:57
  蓝田玉在中国很出名,都说玉石养人,这话有道理。
天使的左翼
回复4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39:54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5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9-07 15:41:36
  玉不雕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话更有道理。
天使的左翼
回复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40:05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6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9-07 15:43:23
  金镶玉,更加耀眼。
回复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40:16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7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9-07 15:44:04
  玉石如人品,透明纯净。
回复7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40:25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8 楼        文友:娇娇        2017-09-07 17:01:07
  蓝田玉,自古有名。当然产自古城西安东南部的蓝田县。蓝田有个传说,很早以前,蓝田乃终南山古驿道小山庄。庄里穷书生杨伯雍,年轻好学,心地善良。看到过往旅客,长途经过村庄,缺歇脚喝水之地,便搭蓬草凉亭一个,供旅客喝水用茶。光棍人一干3年有余。
   与玉结缘。
娇娇
回复8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40:57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9 楼        文友:娇娇        2017-09-07 17:01:49
  蓝田玉是古代名玉,秦代采石制玉玺,有著名的和氏璧。唐及以前古籍,蓝田产美玉均有记载。唐明皇曾命人采蓝田玉,为杨贵妃制作謦。《汉书·地理志》说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而后,《后汉书·外戚传》《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均提到蓝田美玉。文人墨客,更是笔墨不断,李商隐、白居易、陈陶、储光羲、杜甫、韩愈、贾岛、李贺、刘克庄、卢炳、李昴英、邵亨贞、王安石、魏万、魏了翁、辛延年、许有壬、杨子咸等等汉乐府,唐宋诗词,音韵飘然,千年吟唱。可见蓝田玉,名扬天下,并非一日。
   好深刻的解释。
娇娇
回复9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41:05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回复9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2 09:41:16
  感谢点评支持鼓励,谢谢
10 楼        文友:娇娇        2017-09-07 17:03:12
  《礼记》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于是乎,求厂锅炉工西元,此人虽庶民百姓之流,手巧善刻镂,工具乃钢锯条一根,一夜之间辛苦,条状蓝田白玉,忽然成开屏孔雀,栩栩如生,令我爱不释手,自叹不如,实乃神人出自民间也。
   经典的古训,好文章,感谢赐稿丁香,期待更多佳作亮相丁香。敬茶!祝秋安!
娇娇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